APP下载

小学低学段高效课堂组织模式探索

2020-12-03于亚香

名师在线 2020年19期
关键词:当堂小组长笔者

于亚香

(广东省中山市南头三鑫学校,广东中山 528427)

引 言

系统的培训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目标,成功的例子给了我们坚定的信念,教授的指导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方式方法[1]。实验组的教师,互相搀扶着,大踏步地向前走。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深知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方式方法都是空谈。汉文化启蒙能够让学生在扩大识字量、充分发挥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背诵和积累更多的经典。

一、好习惯的养成

(一)一字之师

每次接手新的班级,特别是一年级,在第一次与学生接触的时候,笔者都会将“聪”字分解,告诉学生聪明的小朋友耳朵会听、眼睛会看、嘴巴会说、心里会想。学生都不愿意让自己成为笨的那一个,都想成为最聪明的学生。就这样,他们开始进入笔者早早设下的“圈套”里,开始用心听,睁大眼睛看,大胆地说,仔细地想。同样的话,坚持两周左右,每天重复,不断地引导学生如何听、如何看、如何说、如何想,这是好习惯养成的第一步。所以,笔者班级的学生一般不会有插嘴的现象,特别是在笔者的课堂上。

(二)故事引领

学生爱听故事,每天拿一定的时间来给学生讲故事。甜美的声音配上夸张的动作,可以让学生瞬间爱上你。当学生喜欢上我们,爱上他们的老师,接下来的所有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讲课的时候,我们会设计教学情境,贯穿整节课。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情境,从教他们的那天开始用,一直到他们离开我们,开始新的学习历程。开学第一天,笔者给学生讲的第一个绘本故事是《猜猜我有多爱你》。故事讲完,笔者会告诉学生:我,我们老师有多爱他们。同样,会问学生:“你们爱老师吗?”回答自然是肯定的:“爱!”此时,相信每位学生都会用一双眼睛深情地望着你,小手规规矩矩地放在桌子上,竖起耳朵来听你说的每一句话,并会把你放在心上。每次学生表现出色时,笔者都会告诉他们:“因为有你们,我感到特别的骄傲和自豪。”并告诉学生哪个教师是如何在笔者面前称赞他们的、笔者听后的感受;也会向他们示弱,说今天自己很不舒服,或是身体上的,或是他们的某个行为让笔者感到很难过等。让自己住进学生的心里,让他们每做一件事之前都会考虑一下你的感受,同时收获情感教育、好习惯。

(三)践行《弟子规》

前期所做的一切都是铺垫、伏笔。真正的好习惯,需要班上教师的统一要求、统一口令。在每节课上,长期坚持常规管理,抓细节,如生活细节、学习细节,时刻关注学生能否做到谁在讲话就注视着谁,能否做到听清楚口令再去行动,正确的握笔姿势、写字姿势、读书姿势,学习用品摆放整齐,下课先做课前准备、喝水、上厕所,最后才去玩等小细节。背诵《弟子规》,践行《弟子规》,用《弟子规》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弟子规》将为养成好习惯添砖加瓦!

二、快乐高效课堂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堂优质高效的课堂,就是要有意义,是一堂扎实的课;有效率,是一堂充实的课;有生成性,是一堂丰实的课;有常态性,是一堂平实的课;有待完善,是一堂真实的课。”换言之,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当堂的教学内容当堂进行检测、达标,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发展[2]。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相信在自主、合作、快乐、高效的教学模式中,培养每个学生自主学习,让自主成为最重要的基础,师友合作、小组合作成为最有效的手段,快乐学习氛围是最大的亮点,高效是我们的终极目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操作中,如何调控课堂,使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达到快乐——这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最佳切入点,从而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

(一)好习惯造就快乐课堂

走进教室,看见学生神采奕奕地端坐在那等着你,整间教室清清爽爽,心情自然轻松愉快。每个学生在上课时能够养成好的习惯,加之教师的鼓励,他们自然也学得开心。当学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时,也会乐在其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好习惯造就高效课堂

在上课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快速地按照教室的口令行动,课堂自然井然有序,也就顺理成章地达到了高效课堂的目的。快速翻书、交换组长、记忆、走上讲台做展示……这些课堂上经常出现的环节,每个环节省下一分钟,学生就可以多读几遍课文、多记几个生字。所以,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就高效课堂的关键。当然,习惯的养成,也需要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

(三)抛开包袱,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有过重的心理负担,不要把教学任务想象得过于繁重。我们要学会让位,更多地将教学转变为学教。积极进行课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减轻教师的负担,用心教学,变教为学,体验快乐教学的乐趣。同时,随着学习主体地位的增强,学生开始进行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自主记忆,更能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3]。

三、班级常规管理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班级学生划分小组制

每小组4 个人,选出一名小组长,每个学生编号区分。把原本的39 个个体分为10 个小组进行捆绑制,小组长负责小组的检测、监督、监管。在课堂上,小组合作讨论、展示,课堂参与效果将其化为一体,所有任课教师根据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表现评分,每节课小组积分累加,个人积分累加,周五进行清算、评奖,颁发最优小组长、最优组员、进步之星、学习之星、展示小明星等。同时,将小组成员按照1、2、3、4 编号,再次将班级学生个体划分为四,优等生进行朗读示范,辅助过关学习,检测学习效果,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人人有事做、人人做事有监管、人人做事有检测、人人检测有反馈。这免去了教师一一叫名字、一一布置学习内容等的时间,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检测,真正做到提高课堂效率,当堂内容当堂学会,当堂内容当堂检测。

(二)健全奖励机制

一套完整、健全的奖励机制可以促使每个学生、每个小组在每节课中展示自己最佳的学习状态[4]。一直以来,笔者都用语言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不需要画星星、发奖品等,同样可以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不过,作为班主任,保证每位走进教室的教师能够开心、有秩序、高效地完成教学,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班级三科教师经常交流沟通是非常必要的,还能调动班上的所有任课教师。在班上教师使用同一套奖励机制,互相交流哪个学生在哪节课的表现如何,能够让有进步的学生坚持,出色的学生继续带动身边同学,上课表现不好的学生警惕起来,知道自己每刻的表现教师都很清楚,不要出现任何一处断层、无人监管的死角。这样,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指日可待。

(三)充分利用小组长

课堂内容当堂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小组长交换,如一、二组小组长交换检测,两个小组为一个竞争对手,这样就可以确保检测效果,保证被检测的真实性,防止出现小组长为了让自己的小组最先完成任务而徇私舞弊。同时,为每个学生选定一个竞争对手,相互比拼,较劲学习,互相提高,共同进步,坚持良性竞争。相信学生不仅成绩会有更大的突破,在为人处世中也会多一份包容、理解、尊重,面对成功、失败时更多一份从容、淡定、承受和担当[5]。

(四)卫生班长轮流制

沉浸在这份快乐的同时,课下卫生却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担忧。上周四,笔者因学习一天未进教室,当晚修再次走进去的时候,整个教室就是垃圾场。垃圾桶里的垃圾都快要溢出来了,地上满是碎纸、喝过的牛奶瓶,地上躺着的,桌子上歪着的,讲台上站着的,真是不堪入目。笔者没办法怪学生,更没办法怪当天上课的教师,唯一能怪的就是自己没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所以,本周笔者会将课堂上的奖励机制延续到下课,配备三名卫生班长,每位卫生班长负责监测、监管三个小组的地面卫生、桌面卫生、柜桶卫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查、评比,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小组长,按要求整改,进行二次或是多次的检查,直到合格为止。

设安全班长,下课负责提醒学生做有益、安全的活动,并对危险行为进行提醒。根据各位班长的负责情况、管理效果、学生喜欢程度等在每周五评选出最佳班长。同时,选出下周班长,实行班长轮流制,人人有机会做班长,为班级出力,为集体尽心,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心、成就感、自信心等,最终解放班主任、解放教师,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教材、教学方法,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拥有更加超前的教育教学理念。最后,受益的依旧是学生。

结 语

突然想起“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句子,笔者希望在班上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所有学生一起向前走,朝着最灿烂的明天!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定能轻松愉快地度过接下来的学习时光。金秋时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正准备帮学生收获属于他们的果实,帮助他们走得更稳、跑得更快、飞得更高。

猜你喜欢

当堂小组长笔者
小学数学当堂训练的设计策略
分餐小组长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老师,别走……
不怕死的留下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