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效果

2020-12-02王智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0期
关键词:并发症发生率

王智慧

【摘要】 目的 探究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89例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 根据治疗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时间指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预后情况, 并发症发生情况, 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5.26±5.41)min,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8.22±1.45)h, 住院时间为(6.15±1.12)d, 均短于对照组的(98.23±9.33)min、(26.53±3.69)h、(8.59±1.42)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2474、14.0405、9.0115, 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42, P>0.05);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GO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1.7198,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低于对照组的18.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95, 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活力、心理卫生、躯体角色、社会功能、肌体疼痛、情绪角色、总体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203、8.4615、41.6160、16.9629、12.1354、9.9461、12.7651、20.1905, P<0.05)。结论 对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 建议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 在改善患者预后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 扩大翼点入路术;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并发症发生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0.019

近年来, 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致使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已经成为外科常见的急重症;该病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 并且临床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由此可见, 对患者展开科学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至关重要[1]。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外科手术成为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重要措施。有研究表示, 在外科术式治疗中, 采取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显著。为进一步探究对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的价值, 特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11月内的89例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展开研究,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11月

内的89例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 遵循治疗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中女21例, 男23例;年龄60~84.5岁, 平均年龄(72.75±10.23)岁;体重45~72 kg, 平均体重(58.50±

12.42)kg。观察组中女23例, 男22例;年龄60~85岁, 平均年龄(72.98±10.23)岁;体重46~72 kg, 平均体重(58.88±11.44)k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经临床确诊为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者;②无语言、沟通以及意识障碍;③依从性高、配合度好;④符合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指征者。

1. 2. 2 排除标准 ①恶性肿瘤者;②依从性不高;

③精神类疾病者;④重度窒息;⑤代谢性酸中毒者;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者;⑦肺动脉高压者;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存在重大病变者[2]。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常规配皮、消毒, 全身麻醉后连接心电监护, 持续监测其生命体征。于颧弓上方、耳屏前方1 cm做切口, 向上延伸直至顶骨正中线, 分离皮瓣, 开放顶骨骨瓣, 分离硬脑膜, 清理坏死脑组织和血肿, 清除完毕后缝合硬脑膜, 术毕。

1. 3. 2 观察组 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常规配皮、消毒, 全身麻醉后连接心电监护, 持续监测其生命体征。严格依据翼点入路做切口, 同时适当扩展切口, 充分分离皮瓣, 确保额骨颧突充分显现, 外翻颞骨骨膜、颞肌筋膜至颞底, 于双侧开放钻孔(6个)去除蝶骨嵴。注意, 开放骨窗时放低位置, 确保颅前窝、颅中窝充分显现, 从而分离硬脑膜, 有效清除脑组织、血腫, 清除确认完毕后缝合硬脑膜, 根据患者脑组织恢复进行修补手术[3]。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4. 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时间指标 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1. 4. 2 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 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GOS评分评定, 分值为0~5分, 评分高、预后好[4]。

1. 4. 3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硬膜下积液、脑梗死、颅内感染、重度脑水肿。

1. 4. 4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后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 包括躯体功能、活力、心理卫生、躯体角色、社会功能、肌体疼痛、情绪角色、总体健康[5]。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临床时间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5.26±5.41)min,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8.22±1.45)h, 住院时间为(6.15±1.12)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8.23±9.33)min,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6.53±3.69)h, 住院时间为(8.59±1.42)d。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2474、14.0405、9.0115, P<0.05)。

2. 2 兩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GOS评分为(1.23±0.23)分, 治疗后GOS评分为(4.55±0.36)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GOS评分为(1.25±0.14)分, 治疗后GOS评分为(3.12±0.25)分。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GO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42,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GO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2.1330、43.2909,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1.7198, P<0.05)。

2. 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硬膜下积液1例, 脑梗死1例, 颅内感染0例, 重度脑水肿0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发生硬膜下积液4例, 脑梗死2例, 颅内感染1例, 重度脑水肿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8.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95, P<0.05)。

2. 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为(85.35±2.22)分、活力评分为(88.14±

5.11)分、心理卫生评分为(90.58±1.31)分、躯体角色评分为(88.46±5.69)分、社会功能评分为(87.12±

5.47)分、肌体疼痛评分为(70.42±6.31)分、情绪角色评分为(85.45±5.22)分、总体健康评分为(91.41±

2.11)分;对照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为(75.52±

1.36)分、活力评分为(80.33±3.41)分、心理卫生评分为(81.75±0.52)分、躯体角色评分为(70.43±

4.21)分、社会功能评分为(75.63±3.12)分、肌体疼痛评分为(83.55±6.14)分、情绪角色评分为(75.13±

1.24)分、总体健康评分为(82.25±2.17)分。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活力、心理卫生、躯体角色、社会功能、肌体疼痛、情绪角色、总体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5.1203、8.4615、41.6160、16.9629、12.1354、9.9461、12.7651、20.1905, P<0.05)。

3 讨论

颅脑损伤是一种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的颅脑组织损伤性疾病。临床将昏迷时间>6 h的患者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颅内压增高等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主要表现, 并且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逐渐加重现象, 从而致使其处于反复昏迷状态。重型颅脑损伤病势发展迅速并且变化快, 因此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临床研究证明:绝大多数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均是在外力作用下引起的, 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头颅损伤现象, 情况较严重者则会出现颅内组织损伤及颅内骨折等现象。临床研究证明, 颅脑损伤会对脑血管以及神经组织产生一定的损伤, 于此同时患者在颅内压力不断升高的情况下还会出现脑疝、脑水肿等症状[6]。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因此必须对其实施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 从而避免患者死亡或致残。

以往临床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 多以传统手术(额颞瓣开颅手术)为主, 但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 发现额颞瓣开颅手术效果欠佳, 仅切断颞肌部位并不能彻底清除脑组织内血肿, 并且手术操作过程中, 极易引发其他继发性脑损伤, 因此逐渐被临床摒弃[7]。而对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实施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 其临床疗效逐渐被肯定。因扩大翼点入路手术具备以下优势:①术中骨窗较大, 可确保视野清晰的同时充分显露额极, 操作者可在直视状态下全部清除额极坏死脑组织;②术中骨瓣位置较低, 所以可有效且彻底的清除颅中以及颅前窝病灶;降低血管压力和颅内压, 从而减少术后脑水肿发生风险[8]。

此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5.26±

5.41)min,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8.22±1.45)h, 住院时间为(6.15±1.12)d, 均短于对照组的(98.23±

9.33)min、(26.53±3.69)h、(8.59±1.42)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2474、14.0405、9.0115, 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GO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42,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GO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2.1330、43.2909,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1.7198,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低于对照组的18.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95, 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活力、心理卫生、躯体角色、社会功能、肌体疼痛、情绪角色、总体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203、8.4615、41.6160、16.9629、12.1354、9.9461、12.7651、20.1905, P<0.05)。所得结论和张泽立等[6]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均证实了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价值。提示;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 在确保手术视野清晰的同时可以充分显露患者伤灶, 进一步提示伤灶清除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预后。加之扩大翼点入路方案操作范围大, 可以更好、更完全的清除伤灶、控制病情, 从而阻止病灶扩大。

综上所述, 对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开展手术治疗, 建议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具备推广、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范柏岩, 程光大. 扩大翼点入路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和预后比较.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72):14102.

[2] 夏熙双, 栗向军, 吴星, 等. 扩大翼点入路术在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18):

91-92.

[3] 张琦玮. 扩大翼点入路手术在额颞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22):72-74.

[4] 王丹丹, 庞猛, 王辉. 电针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患者昏迷程度的影响及其机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29(1):51-54.

[5] 韩帅, 李文臣, 王海峰, 等. 基于TCD脑血流频谱评估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 6(1):53-56.

[6] 张泽立, 黄齐兵, 张源, 等.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救治中的效果分析.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99(48):

3797-3802.

[7] 刘晓杨, 王晋, 洪勇志, 等. 眶上外侧入路或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江苏医药, 2017, 43(7):457-459.

[8] 李兴, 宋志斌, 刘庆国, 等. 经眉弓锁孔入路与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对比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9, 35(6):567-571.

[收稿日期:2020-04-20]

猜你喜欢

并发症发生率
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探讨分析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监测与评估、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脑血管介入术围术期介入护士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不同护理方式对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高危妊娠患者围产期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考察
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髋关节置换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