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化市2004—2018年HIV/AIDS 患者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0-12-02

交通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兴化市抗病毒艾滋病

洪 剑

(泰州市兴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225700)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至2017年底全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AIDS)病人321233例[1]。近年来,兴化市艾滋病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不及健康人群[3]。为进一步了解兴化市HIV/AIDS 患者生存率并探索影响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指导开展随访干预工作,本研究对兴化市2004—2018年报告的244例HIV/AIDS 患者的人口及行为学特征、生存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04—2018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现住址为兴化市的244例HIV/AIDS 患者的信息资料,病例均经确证实验室明确诊断。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行为学、诊断时间、抗病毒治疗、首次CD4+T 淋巴细胞计数等信息。随访从诊断时间起始,截止至2019年7月31 日。观察结局为患者死亡或随访结束时存活。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 建立数据库,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HIV/AIDS 人口学、行为学等进行描述;使用寿命表计算患者生存率、生存概率;绘制Kaplan-Meier 累积生存率曲线,运用log-rank 法比较治疗者与未治疗者生存率曲线差异;采用Cox 回归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生存风险比HR 95%CI>1 为危险因素,<1 为保护因素。

2 结 果

2.1 人口及行为学特征 244例HIV/AIDS 患者进入队列时中位年龄41(7~76)岁,男性83.6%,女性16.4%;农民46.3%,家政、家务及待业19.7%,商业服务15.2%,工人7.0%,散童、学生及干部4.9%,其他和不详7.0%;初中及以下70.5%,高中及以上29.5%;已婚有配偶65.2%,未婚20.5%,离异或丧偶13.9%,不详0.4%;异性传播59.8%,同性传播38.1%,其他2.1%。

2.2 生存率 截止2019年7月31 日,累计观察1009.8 人年,中位数为4.2(0~13.6)人年。患者第0、1、2、3、5、6、7年的累积生存概率分别为91.0%、88.9%、88.0%、86.4%、85.6%、83.3%、81.5%,累积生存曲线见图1。接受过抗病毒治疗199例,中位生存时间为4.7(0.1~13.6)人年,患者第0、1、2、3、5、6、7年的累积生存概率分别为99.0%、97.5%、96.3%、95.0%、94.1%、92.7%、90.5%;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45例,中位生存时间为0.8(0~10.1)人年,患者第0、1、3、6 的 累 积 生 存 概 率分 别 为55.6%、51.1%、48.3%、41.4%,抗病毒治疗组与未抗病毒治疗组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法,χ2=79.59,P<0.01)。累积生存概率及生存曲线见表1、图2。

表1 2004—2018年兴化市244例HIV/AIDS 患者生存率

图1 2004—2018年兴化市HIV/AIDS 患者生存曲线

图2 2004—2018年兴化市HIV/AIDS 抗病毒与未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曲线

2.3 死亡因素分析 运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分析的变量包括患者性别、报告HIV/AIDS 时的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可能感染途径、首次检测CD4 计数和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模型。结果显示,首次检测CD4 计数≥350/mm3组死亡风险是CD4 计数<200/mm3组的0.21 倍(95%CI=0.063~0.672),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组的死亡风险是未治疗组的0.09 倍(95%CI=0.035~0.236)倍,首次检测CD4 计数≥350/mm3、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全因死亡概率低于CD4 计数<350/mm3、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时年龄与死亡风险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004—2018年兴化市HIV/AIDS 患者生存影响因素分析例(%)

3 讨 论

兴化市244例HIV/AIDS 患者中男女比为5.1:1;年龄以21~50岁组最多,占75.0%;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占98.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6.3%;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最多,占70.5%。这与我国其他地区流行状况相似[4-6],说明兴化市艾滋病患者以性传播的男性青壮年人群为主,与接受文化教育程度有关。提示要进一步加强对男性青壮年、学历水平较低等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普及安全套等安全性行为知识。

生存率分析显示,抗病毒治疗组累积生存概率由第0年的99.0%降至第7年的90.5%,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组累积生存概率由第0年的55.6%降至第6年的41.4%,两组累积生存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抗病毒治疗能延长HIV/AIDS患者生存时间,是影响生存时间的保护因素。提示在今后艾滋病患者管理中,要进一步加强与艾滋病患者的沟通,对于服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予以指导、调整,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提升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率与生存质量。数据显示,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组第1年生存率下降最显著,可能与部分患者发现时已为艾滋病期,无法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及患者对生活丧失信心等心理因素有关[7]。提示要提高HIV/AIDS 早发现率,增强对首次发现HIV/AIDS患者的随访及心理辅导,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创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确诊年龄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时年龄增加,其死亡风险相应增大,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5,8],这可能与年龄增长,特别是50岁以后,机体免疫力水平逐渐下降,伴随其他慢性疾病等原因有关。首次检测CD4 计数≥350/mm3以及接受过抗病毒治疗患者,其死亡风险低于<350/mm3和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者,说明CD4计数高以及抗病毒治疗是患者死亡的保护性因素。提示要进一步扩大艾滋病检测范围,降低艾滋病患者的晚发现率,力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提升兴化市HIV/AIDS 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应强化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在重点监测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老年人群的同时,扩大艾滋病检测覆盖面,提高早发现率。加强与HIV/AIDS 患者的沟通,在做好检测咨询服务的同时,给予心理辅导,提升抗病毒治疗率。

猜你喜欢

兴化市抗病毒艾滋病
兴化市精准推动液氨制氢专项整治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 世界艾滋病日》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兴化市旌凖泡沫灭火剂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做月饼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