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中国到新时代: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几个重要启示

2020-12-02

南都学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制度

王 先 俊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安徽 芜湖 241002)

从新中国到新时代,当代中国已经走过了70年的旅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顾走过的路,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经历了探索的曲折,更创造了历史的辉煌。70年社会变革所创造的辉煌向我们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70年社会变革所留下的诸多启示则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宝贵财富。

一、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邓小平指出:“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1]第2卷,341-342这是历史的结论。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身陷民族危机之中。如何挽救民族危亡,各种政治力量纷纷登场,演绎出一幕接一幕的情景剧,可惜的是大多以失败收场。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中华民族危机存亡之关头登上历史舞台,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长期视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率领全国人民,先是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接着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之路,在东方大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由此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其间,我们取得过丰硕的成果,也走过弯路,但最终党通过自身的力量纠正了错误,并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通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今正阔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迎来了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飞跃。当今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5.2%,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这些巨大成就,这样的人间奇迹,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难以想象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2]20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实践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2]43,对此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确保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使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通过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党中央实行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确保党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既要政治过硬,还要本领高强。要着力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有一个坚强而又充满活力的党,有这样一个党的坚强领导,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二、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毛泽东曾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3]809“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3]1004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不同时期也都发表过诸多与上述类似的论述。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4]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那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中国共产党已然走过了98年的风雨历程,英雄辈出,大浪淘沙,唯有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未曾改变。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奋斗,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是实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前提条件。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此,我们党团结率领全国人民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根本的社会变革,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还必须把握时代潮流、顺应民心民意,勇于改革开放,使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自始至终充满强大的动力。为此,我们党又团结率领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5]35-36。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实践启示我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我们党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必须把国家梦、民族梦同人民梦联系起来,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实现伟大梦想的巨大动力。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百倍的努力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2]32-33,义无反顾地朝着伟大目标前进。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6]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开放的理论,始终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但是,“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7]742-743,必须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8]第8卷,109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也指出:“马克思必须发展。我们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自己的方针,所以才能取得胜利。”[9]191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的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2]33-34

在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既继承马克思主义,又不断开拓新境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之路的进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平改造”理论。与此同时,毛泽东又及时提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并取得了包括《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一系列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而且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依次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次又一次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6]当代中国社会变革所取得的巨大而辉煌的成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次又一次的与时俱进,生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生命力,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和可能。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遇到“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的干扰,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也是如此。虽然自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近30年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左”的倾向却日益严重,到“文化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彻底偏离了正确的航道。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拨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此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路高歌,但是来自“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的干扰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冲破“两个凡是”“左”的思想束缚之后,接着又受到以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为代表的右的错误思想的干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历史终结论等右的思潮一时之间甚嚣尘上。进入新时代,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右的思潮再次不断冲击着中国思想界。在这个过程中,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政治定力,反对和克服“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的干扰,这是这么多年来,党的指导理论一次又一次实现与时俱进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实践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在新时代,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时代意识,跟踪亿万人民创造性实践,借鉴吸收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回答新的重大课题,在反对和克服“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2]59其实,又何尝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主题。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很大意义上就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在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找不到现成答案,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一开始只有苏联的经验可供借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也基本上是照搬苏联模式。可是,这一模式的弊端在苏共20大后逐渐显露,由此开始,我们党便踏上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之旅。毛泽东曾经指出:“开始我们模仿苏联,因为我们毫无搞社会主义的经验,只好如此,但这也束缚了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初步实践,又有了苏联的经验和教训,应当更加强调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强调开动脑筋,强调创造性,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10]一开始,这一探索是顺利的,但随着反右扩大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步偏离正确轨道,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步入新时期。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不仅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正带领中国人民在这条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进,日益创造着社会主义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辉煌。这条道路既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是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一条新路,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幸福之路。它“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9。实践已经证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实践启示我们: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地上本没有路,路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持续奋斗探索出来的,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5]23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自信”,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谱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五、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

这个判断是邓小平在反思“文化大革命”教训时提出的。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致对党对国家对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1]333。基于以上认识,邓小平又明确提出“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1]189,“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1]146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先是颁布了带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1954年又颁布了我们党执政后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们又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和特点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此同时,党强调对于党内政治生活应当“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1]第1卷,215,党内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等制度得到了强化。这些都为党和国家后来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可惜的是到“文化大革命”暴发以后,以上所取得的制度化成果,特别是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民主和法制遭到了粗暴的践踏,使我们的党和国家陷入一片混乱的状态。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看,新中国前30年的问题在于,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在政治体制和民主法制上则缺乏确定的、权威性约束机制和制度化的程序规则,致使宪法和党章上规定的民主制度难以完全落实,无法防止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个人独断专行现象的蔓延滋长。对此,我们党后来总结道:“种种历史原因又使我们没有能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律化,或者虽然制定了法律,却没有应有的权威。这就提供了一种条件,使党的权力过于集中于个人,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滋长起来,也就使党和国家难于防止‘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发展。”[11]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这一制度体系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12]。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我们党制定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以党章为核心的党自身建设的制度体系日臻完善。包括党内法规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成为我国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创造人间发展进步奇迹有力的制度保障。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的制度优势;必须扭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关键,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永葆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定不移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定不移维护党章以及党内法规的权威,坚决破除一切阻碍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

六、坚持发展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旧中国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这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如今中国的辉煌是在70年历史积淀中创造的。旧中国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是一个“烂摊子”,生产萎缩,交通梗阻,民生贫困,失业众多,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足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如毛泽东所指出的,现在“我国又不富,也不强,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我国是个大国,但不是富国,也不是强国。飞机也不能造,大炮也不能造,坦克也不能造,汽车也不能造,精密仪器也不能造,许多东西我们都不能造”[8]第7卷,495。党的八大宣布,“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3]。1956年至1978年这二十多年,中国的发展走了弯路,经历了曲折,但在工业交通、基本建设、科学技术等方面仍取得了重要成就,原油产量1976年是1965年的6.7倍,一些工程艰巨的新铁路和宏伟的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投产,“两弹一星”等尖端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我们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03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万亿斤,“天宫”“蛟龙”“天眼”“墨子”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显著增强,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新时代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更加富裕、更加强大的中国。

发展必须以正确的发展观为指导。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经历了从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到综合协调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再到科学发展观的演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前人对发展问题认识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是对经济增长观、综合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整合和提升,是新时代的强国之道,它集中体现了今后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实践启示我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只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才能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发展必须以正确的发展观为指导,只有遵循科学的发展观,才能全面增强我国的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实力、国防实力等在内的综合实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转换发展动能,创新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七、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在当代中国,改革一直是历史的底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更是成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20世纪50年代,处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之中的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开始了改革的尝试,中国也不例外。1955年底,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问题。后来又强调:“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致失败……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8]第7卷,64由此开始,针对苏联模式弊端的改革拉开了序幕,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成果,包括提出农、轻、重三者并举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经济建设要根据需要与可能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思想,“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思想,改革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将中央领导班子分为一线、二线的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思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思想,在科学文化领域实施“双百”方针的思想,等等。与此同时,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也开始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取得了诸多实践成果。当然,这些改革总体上还只是对苏联模式进行的一种探索性借鉴,而对苏联模式“突破性”的改革则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十多年来,我们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开始,到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以后又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司法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扎实推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勇气,大胆地试、勇敢地改,闯出了一条新道路,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开放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由于受到西方国家的封锁,中国的开放大多限于社会主义阵营之间,以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改革开放后历史进入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准确判断世界和平发展大势基础上,明确指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9]90“现在是我们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的时候了”,中国必须“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并以此“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1]132-133。四十多年来,我们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从兴办深圳经济特区、推动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实践启示我们: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了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14]4;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在新时代,我们必须继续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以坚韧的毅力、不屈的意志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我们要秉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同各方一道打造合作新平台,把中国梦同各国梦、世界梦连接起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还要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八、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14]42从新中国成立到新时代,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历程并不平坦,特别是改革开放前的30年。其间,我们曾经出现过大的失误,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带有全局性的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仅用了3年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并通过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等一系列举措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接着用4年的时间就在世界东方大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迎来了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1956年党的八大前后,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开了一个好头,可惜不久就发生了反右扩大化,后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加上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挫折。第二次大挫折是“文化大革命”,这一次比前一次更严重,国家动乱、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虽然从总体上看,这些挫折带有明显的探索性质,在一定意义上似乎不可避免,但其后果是严重的,在很大程度上是“颠覆性”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发展迎来了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历史上的又一次辉煌,这次辉煌延续的时间已经有41年了,而且还在继续。然而,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41年的辉煌并不是轻轻松松得来的。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经受过多次考验,较为突出的至少有三次。一是改革开放之初,一方面我们党突破了“两个凡是”的“左”的束缚,迎来了思想解放,另一方面我们党又正确处理了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对毛泽东的评价,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克服了右的错误倾向的干扰,使改革开放步入正轨。二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国内形势严峻,在这个关口,我们党牢牢把握前进方向,反复强调,四个坚持没有错,改革开放没有错,“我们原来制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照样干下去。除了个别语言有的需要变动一下,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政策都不变”[9]307。不仅避免了由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引起的“骨牌效应”,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三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我们的国家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与过去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内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世界大势也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变局,当代中国发展又到了一个关口。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准确判断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基础上,以超凡的勇气、卓越的智慧、坚强的意志和定力,引领着发展的正确航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实践启示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进行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必须冷静观察、科学判断、谨慎从事、谋定后动,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在事关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态度明确,决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在新时代,面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面对国内改革发展与稳定等诸多问题,我们必须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坚持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聚焦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既要敢闯敢试,又要蹄疾步稳、善作善成,确保中国的发展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九、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15]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新中国70年的历史是一部探索史、奋斗史,也是一部党的自身建设史,党坚持不断地推进伟大的自我革命。新中国成立初期,鉴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后出现的新情况,先是在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接着又用了三年时间在全党开展了整党运动,通过整风整党运动,使党经受住了胜利和执政的考验,也为执政党建设积累了经验。党的八大明确提出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问题,并重点对党的思想建设、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和党的团结统一等问题做了较为充分的阐述。1957年,党根据八大的部署开始了整风运动,出发点是整顿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官僚主义“三风”,目的是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改进党的作风,只是后来出现了反右扩大化的严重失误,党的建设遭遇挫折。对党的建设来说,“文化大革命”的后果同样是严重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针对党内思想混乱、党组织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党的作风不纯、党内民主制度被践踏的状况,我们党以极大的自我革命的勇气纠正自身错误。通过清查“四人帮”及其帮派体系、平反冤假错案、真理标准大讨论、恢复和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科学评价毛泽东历史地位等一系列举措,不仅党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且党和国家事业也走上了正轨。党的十二大后,我们党又按照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的总任务开始了为期5年的全面整党。从党的十四大至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积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20年。其间,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相继开展了“三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一系列重要活动,我们党在不断的自我革命中变得更加坚强。党的十八以来的这几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郑重提出并坚定实施“全面从严治党”新战略,殚精竭虑、革故鼎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党的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谱写了我们党自我革命的伟大新篇章。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实践启示我们,“中国的事情要办好首先中国共产党的事情要办好”[16],而要办好中国共产党的事情,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只有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伟大的自我革命,以刀刃向内、壮士断腕的勇气,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全党团结统一和创造活力,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更加有力,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从新中国成立到新时代,70年在历史长河中虽然只是短暂的瞬间,但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谱写出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精彩华章。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17]70年社会变革所取得的辉煌和精彩使我们备感自豪,70年社会变革所留下的启示更使我们觉得弥足珍贵。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制度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