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活动的探索

2020-11-30姚雪英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农村

姚雪英

摘要:课外阅读不仅对儿童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儿童的道德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也有重大的影响。所以,少年儿童应“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可是身处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阅读条件和正确的家庭辅导,多数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爱读书,这就必然影响他们语文学业成绩的提升。如何才能让农村留守儿童喜欢阅读、主动阅读,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业成绩呢?笔者就此谈一些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时期不在身边,缺少家庭教育,学习上除了教师提供的指导外,大多数时间需要靠他们自己,所以他们在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非常欠缺。然而,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农村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留守儿童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阅读兴趣

1、积极创造阅读氛围

为了让留守儿童喜欢课外阅读,首先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宽松的家庭阅读环境。有条件的要在家中为孩子安排一间小书房,配备为孩子量身定做的书桌、椅子、书柜,还有孩子自己挑选的心爱的小台灯。在书桌上放一张温馨的全家福,放上《成语大字典》和《新华字典》等工具书,方便阅读时使用。书柜里、书桌上摆放着各式各样孩子喜欢的图书。这样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孩子也就能在属于自己的阅读小天地中自由地享受阅读的快乐。另外,家长是孩子阅读的榜样。要求孩子阅读,家长应以身作則,带头养成阅读习惯。比如,关掉电视机,离开麻将桌,在家远离手机,饭后随手拿起身边的书籍或报纸等。孩子注意到了家长的阅读习惯,也会学着家长的样子拿起书一起阅读。家长就可以抓住这难逢的好机会和孩子边读边交流.边交流边指导。同时,课余时间,家长应尽量多陪孩子到图书馆走走看看。当然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如果父母都不在家,爷爷奶奶应挑起这个担子。爷爷奶奶也做不到的,教师要尽力给予更多的帮助。

2、提供合适的书籍

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关爱,存在戒备心理,情感不易沟通,在书的选择上更不能强迫。要尊重孩子,顺其自然,重在培养阅读的兴趣。我们提倡的是快乐阅读,将阅读的自由还给孩子.不要一味地逼着孩子读他不喜欢的书。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增加孩子对书的厌恶。家长应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易后难,为孩子提供科学的指导。先选富有童趣的书再选稍深奥的书,先选国内作家的书再选外国作家的书。学校要加大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料建设的投入,让学生随时随地有喜欢的书可读。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应该购置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随便摆上没用的、过时的、或超出小学生阅读水平的书籍。每周按规定时间让学生阅读。班上可建立图书角或图书柜,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书可读。不论在家还是在校,孩子们都能沉浸在书的海洋里。以书为话题,相互沟通交流。

二、加强阅读指导

1、提倡“晨诵、午读、暮省”。“晨诵、午读、暮省”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长期坚持“晨诵、午读、暮省”可以使学生饱览群书,拓宽知识面,养咸常思考、勤写作的习惯和能力。有效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语文学业成绩。

晨诵:早晨,在教师或值日班长的组织下,学生拿出书本,端正坐姿,放声朗读。读的内容可以是书本里的课文,可以是唐诗宋词,也可以是教师指定的课外文学作品。早展,是学生记忆力最好的黄金时间。充分利用晨读时间,有计划,有指导地诵读,既可以扩大阅读面、增加语文积累,又能有效提高朗读能力。

午读:中午从来校到上正课这段时间,学生可以看带来的书,或是班级书柜里的书.或是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或是教师指定的书。午读时,每人一本书,齐刷刷地坐着,全神贯注地阅读,教室里一片静悄悄,学生沉浸在书的海洋里,贪婪地汲取丰富的课外知识。

暮省:晚上回家,学生回顾一天的读书收获,写写读书笔记。有的教师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要求两天写一篇读书笔记,或一周写两篇笔记等,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批改。日积月累,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不断的扩大.语文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2、举行读书交流会。首先由家长或教师推荐大部分孩子都喜欢的课外读物,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完毕。根据不同年龄的特征,选择不同的课外书,比如低年级.可以推荐《猪八戒吃西瓜》《安徒生童话》《木偶奇遇记》等;中年级可以推荐《淘气包马小跳》《哈利波特》《窗边的小豆豆》《绿野仙踪》等;高年级可以推荐《城南旧事》《鲁滨孙漂流记》《昆虫记》《童年》等。然后开展读书交流会,其形式要多样化。比如,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笔记,师生交流共读一本书的心得.积极参加每次的征文活动,不定期地进行读书评比等等。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交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促进他们掌握各种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保证阅读时间自觉读书的好习惯,需要每天坚持。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教师应和家长互相配合,分配好孩子的阅读时间。同时,允许学生每天带一本课外书进校,利用在校的课外时间自主阅读。一周开设一两节课外阅读课,让学生在课上进行阅读、交流.有条件的学校则让学生走进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进行阅读学习,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才能得到真正的保证。

三、家校互相配合

留守儿童自制能力比较差,在学校里常常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各类书籍,到了家里,容易受到电视、游戏等影响,导致课外阅读的连续性和效率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所以,我们要积极与家长配合,共同管理督促儿童的课外阅读。教师应将学校的阅读任务及时传达给家长,请家长帮忙督促孩子完成当天的阅读任务。家长应将孩子的阅读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鼓励有条件的家长参与阅读.与孩子共读一本书,一起制订阅读计划,一起实施阅读过程,一起欣赏美文佳句,一起分享阅读心得。

结语:

社会的不断进步,城镇快速发展,导致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群体也在逐渐扩大,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教师应该对留守儿童课外阅读进行正确的指导,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使农村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J].张海燕,刘佩军.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05)

[2]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J].唐腾全.求知导刊.2020(05)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农村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