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学教学中影视微课的运用

2020-11-30张年逢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色盲忠告生物学

□张年逢

(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江苏江阴214400)

微课是“微型视频课例”的简称,是以视频为呈现形式,讲解某一个知识点或一个问题,一般时长5~10分钟,具有指向明确、观看轻松、便于传播等特点。经过近10年的发展,微课现在已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很多学生通过网络主动寻找微课用于学科课程学习,也有不少教师录制微课用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拓展、课程辅导等。现在,微课的质量成为微课发展的关键之一,怎样才能设计出高质量、学生喜欢的微课呢?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实践探索。

影视作为一种可视化生动的表现形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影视资源,不少影视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微课制作中,我们可以利用影视中与生物学相关的片段,使我们的微课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吸引力。我们可以把这些利用影视片段的微课称为“影视微课”。接下来结合我们的制作实践,谈几点影视微课制作的经验。

一、利用影视中的生物学知识展开教学

平时观看影视时留个心,把与高中生物学相关的影视记录下来,做好积累。制作微课时,通过视频剪辑软件把与讲解内容相关的片段剪下来,插入微课,通过该影视片段引入微课,展开讲解。可以想象,当学生打开微课,首先看到的是精彩的影视片段,定会眼前一亮,马上被吸引。教师再设计一两个问题,引发学生对影视内容的思考,学生会自然地转到相关内容的学习上。另外可以给微课取个吸引眼球的标题,如《看……,学……》。要注意,所选影视片段一定要和讲解内容高度相关,这样才能由影视自然过渡到讲解内容,也才能在讲解知识点时,不断联系影视内容,加以说明、拓展等。

比如,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经典科幻片《侏罗纪公园》(第一部)中富含大量生物学知识,其中有个片段专门对“DNA先生”作了介绍。我们把这一片段剪下来,插入微课,由这一片段引入并展开高中生物必修二中《DNA分子的结构》的讲解,微课取名为《看侏罗纪公园,学DNA分子结构》。在讲解中,我们多次回看影片中的相关画面、台词,在影片的呈现中一步步推进对DNA的认识,让学生感觉在边看电影边学生物学。除了课堂教学外,学生可随时扫描二维码(见图1)观看。

影视中的知识是生动的,但不够深入细致。利用影片展开我们的教学内容,让我们的微课变得生动了,我们的微课讲解又让影片中的知识变得深入细致,正是相得益彰!

图1 微课《看侏罗纪公园,学DNA分子结构》二维码

二、利用影视中的错误生物学知识强化教学

一些影视中偶尔会出现错误的生物学知识,这些错误是绝好的教学资源。影视本身就能吸引学生,再发现和分析影视中的相关错误,相当于给学生双重的刺激和吸引。我们把影视中相关片段剪下来,插入微课,边呈现边对其中的错误加以剖析和纠正,必然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少年包青天》(第二部)这部电视剧中,有一段包拯利用色盲遗传断案的戏。剧中嫌疑犯仵作利用受害人樊哑子的色盲缺陷,骗他画押签字,聪明的包拯识破了这一点,但说樊哑子是遗传了他父亲的色盲,这就犯了科学性错误了。因为根据遗传规律,男性的色盲是不可能遗传给他的儿子的。另外据文献记载,国际公认的色盲发现者是道尔顿,国内最早发现色盲的据传是朱元璋,说千年之前包拯就已经知道色盲,是不妥当的。我们制作了微课《包拯错用色盲遗传断案》(二维码见图2),先分析了剧中错误所在,然后讲解了红绿色盲正确的遗传规律,最后还对编剧提出了建议:不是安排樊哑子父亲患色盲,而是樊哑子的母亲患色盲,就非常科学了。

影视中的错误是一种意外,编剧和导演都不希望出现这种错误,让人诟病。教师要善于发现这种错误,并把它转化成教学资源,用于微课制作,就显示教学智慧了!

图2 微课《包拯错用色盲遗传断案》二维码

三、利用影视中的忠告渗透社会责任

影视的一些情节中,会对某个做法或事件给出忠告,这些忠告往往反映了人类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处于影视生动的情节中,这些忠告比直接的说教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在微课中插入这些片段,再给予一些适当的评论、阐述,无疑对提升学生社会责任素养非常有意义。

比如,电影《人兽杂交》中,女主角科学家偷偷进行人鼠生殖细胞融合实验,想验证人兽杂交到底能否实现。男主角科学家知道后,极力劝阻女主角科学家,给出忠告:“这是违法的,我们会因此坐牢”“事情没这么简单,要考虑到道德问题”。我们在微课《动物细胞融合》(二维码见图3)的末尾引用了这段电影,并进一步强调:生物技术是很好、很奇妙的,但在使用的时候不能违背伦理道德,不能危害人类社会,而应该用它们去造福人类。

在重视学生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的今天,引用这样一些影视忠告片段,不仅让我们的微课变得精彩,也让我们的微课变得有温度,有态度!

图3 微课《动物细胞融合》二维码

四、利用一部影视中的多个生物学知识制作系列微课

一部影视可能会包含不同方面的多个生物学知识,结合我们的教学内容,可以制作多个相关微课,形成系列微课。

比如,超燃电影《战狼Ⅱ》讲的是非洲埃博拉病毒疫区的故事,影片中涉及一些病毒和免疫知识,另外冷锋在与敌人打斗中用了“见血封喉”毒液,这又涉及毒素机理。联系高中生物学知识,我们制作了《看战狼Ⅱ,学病毒知识》《看战狼Ⅱ,学免疫知识》《看战狼Ⅱ,学毒素机理》系列微课(二维码见图4)。当学生看到这些系列微课时,一下子燃爆了,感觉生物学知识无所不在,学习兴趣大增!

树木和森林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系列微课就像森林,给学生更强的震撼。结合某部影视,制作系列微课,是我们创新微课制作的有效途径。

图4 微课《看战狼Ⅱ》系列二维码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李祖荫在1958年曾撰文感叹,苏联的中等学校运用电影教学已经非常普遍,但我们国家应用得还很少,希望随着条件改善,能越来越多地应用电影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现在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影视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大量有教学价值的影视资源。微课的兴起,给应用这些影视资源的教学价值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让我们一起尝试制作更多的影视微课,提升我们的微课质量,丰富我们的生物课程资源!□◢

猜你喜欢

色盲忠告生物学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画与理
你我皆色盲
色盲是怎么回事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职场忠告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小黄真的是色盲吗?
螃蟹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