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机干预,在黑暗中遇见光

2020-11-30葡萄

莫愁 2020年32期
关键词:接线员求助者热线

文/葡萄

10 岁那年的冬天,李勇生在回家路上摔了一跤,眼睛磕到台秤上,再也看不见了。早些年,他描述失明像“眼前戴着帽子,胸口堵着馒头”;而现在,他认为看不见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作为天津希望24热线的第一批志愿者,李勇生从一名普通的自杀危机干预接线员,成长为接线团团长。

摸索中找准方向

小时候,李勇生是典型的孩子王,爱看功夫片,上树掏鸟窝,横冲直闯。失明之后也不知道害怕,连下河游泳都少不了他。但因为双目失明,李勇生勉强上到初中,就进入特殊教育学习按摩推拿。此外,他还学了相声曲艺,偶尔上台表演。

李勇生

那时,李勇生特别爱听广播里一档情感咨询类节目,心理专家接听热线,给人答疑解惑、出谋划策。李勇生也打了电话,希望借此找到另一条出路。

专家了解李勇生的情况后,建议他学习心理学,成为一名咨询师或演说家。这个提议,一下子打开了李勇生的思路。

起初,李勇生借助读屏软件在网络上自学,后来参加各种工作坊的短期培训。但凡听说有专家在哪里开课,就跟着全国各地跑。推拿按摩挣的一点钱,基本全搭在学费、路费上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勇生了解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合作,专门为残疾人办了一个心理学培训。这个培训一共只招100 来人,需要层层上报、遴选。李勇生很着急,立刻给当地残联打电话报名。结果对方说,早都报满了,已经不收了。李勇生没放弃,直接打电话到中残联,诚恳地表明自己喜欢心理学,已经自学了很长时间,很想从事相关的工作。

这样的电话打了好几次,李勇生终于打动工作人员,得到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经过专业学习,李勇生拿到了结业证,并从2008年开始正式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后来又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2014 年,林昆辉在长沙开办“生命昂扬”心理训练营,李勇生又启程了。这次行程成为李勇生人生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林坤辉是希望24 热线创始人,训练营中有不少长沙热线的志愿者。“能通过一通电话挽留人的生命”,给了李勇生很大触动。这些年走南闯北,帮助过李勇生的人很多,他一直在思考怎么样才能帮助别人,回馈社会。

回家后,李勇生一直和长沙的志愿者保持联系,关注热线的发展。“什么时候能在天津开热线就好了,哪怕是北京也行,我可以过去。”

一年后,李勇生终于盼来了这一天。2015 年 12 月,天津希望 24 热线成立,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李勇生第一时间报了名,在经过专业培训后,成为第一批接线员。

做能给予他人力量的人

这件“救人”的事,专业的说法叫“危机干预”。一通求助电话接进来,不仅要通过对方的言谈分析确定心理危机的等级,还要运用一套危机干预的“话术”,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去倾听,甚至一些感叹词的声调,都得准确把握。

近几年,李勇生发现求助者中年轻人明显多了。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各种社会问题有着密切联系。有一天凌晨,一个男孩打电话来,说欠了网贷还不上,被人追债、威胁,不想活了。李勇生一听,势态紧急,“但你不能跟着他的事情走,因为你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实,也不可能帮他解决具体的问题,比如帮他还钱。所以,必须让他暂时从事情和情绪里跳出来。”李勇生切换成不高不低的沉稳声音,让对方逐渐平静下来,然后找机会问道:“你在哪?能见面聊聊吗?”得到了地址,李勇生第一时间报警,及时挽救了一个生命。

从技术和伦理上说,李勇生不能走捷径,拿自己的经历去开导、安慰别人,既是为了保护个人隐私,也是为了避免求助者产生过度的移情或依赖,每一名接线员都要模糊掉具体的背景信息,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轮廓式的“人设”。李勇生的人设是一位40多岁已婚有娃的中年男性。但人设不代表失去血肉和温度,在具体工作中,李勇生的人设甚至需要应对求助者的情感需求实时转变。

比如,有个孩子因为与父母关系紧张,几乎每天都要打电话来,要老师“抱一抱”才能活下去。这时,接线员就要从“老师”化身为“妈妈”或“爸爸”,听孩子倾诉、发泄。

这让李勇生意识到,让人产生轻生念头的往往并不是创伤事件本身,而是身边没有理解、帮助和爱去支撑一个人渡过难关。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接线员就要充当这个角色,去扮演可以倾诉、信任、能给予他人力量的朋友或亲人。

让黑暗中的人一起遇见光

23岁那年,李勇生和喜欢的姑娘成婚了。两人打小就认识但不熟悉。长大后,姑娘来天津上班,又遇见了李勇生,自然而然成了朋友。相处久了,又水到渠成恋爱结婚。

转眼间,两人结婚已经15 年了,李勇生越发体会到妻子的好。李勇生看不见,妻子就是他的眼睛,不管走到哪里,都形影不离地跟在他身边。随着两个女儿先后到来,一家四口,有三人需要妻子照顾。就连李勇生的事业,也有不少需要妻子分担,比如数据统计或涉及隐私保密的内容。妻子的付出,李勇生都记在心上。

家庭的幸福完整让李勇生很知足。如今,大女儿15 岁,小女儿12岁,都乖巧懂事。有时间了,他也经常回老家陪伴父母。“虽然我回去照顾不了他们,更多的还是他们照顾我,但是能在老人跟前说说话,就够了。”

在人前,他似乎总是一副“我很好”的状态。他会说,视力的问题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家庭、事业、经济。但这不代表前进的路上没遇见坎儿,心理没有压力。

2019年全国志愿者表彰大会

李勇生(右一)和天津志愿者代表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李勇生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心理咨询没法开业,但是每个月的房租得照常交。联系好的心理治愈相声演出活动,也因为剧场关停而搁置了。此外,坚持经营的盲人按摩店的客流量也小了不少。“这个行业本身就不赚钱。”李勇生直言,一小时几十元的按摩收入,不景气时甚至无法支付房租、水电等运营成本。可就是这样,他也没打算关店。按摩店多年积累的会员已经记满一个大本子,“有这么多老客户信任我,不可能说不干就不干了”。更重要的是,一起开店的都是盲校里关系不错的同学,“挣不挣钱不要紧,需要我搭把手时就搭把手,挺开心的。”李勇生笑着说。

在李勇生看来,相比年幼失明带来的创伤,其他事情能影响的不过是前进的路线和节奏,“只要心态放平常,啥都不是事儿。”

从事危机干预15年来,李勇生始终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助人上。相比自己失明的双眼,他更关注电话那头正在经历至暗时刻的人,能否通过他看到希望。

猜你喜欢

接线员求助者热线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20180100,古风日历专线
拒绝的正确方式
在沉着与理智中传递希望
一例关于社交恐惧症的行为矫正方案
倪萍不厌其烦的一句话
让客服抓狂的客人
心理案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