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生本核心”课堂 挖掘学生数学学习潜能

2020-11-28李同学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核心数学课堂教学

李同学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能够实现“充分挖掘每个学生最大潜能”的教学目标?我们认为,展现了“生本、自主、平等、发展”课改理念的“生本核心”课堂教学模式,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答案: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中合作探讨、展示质疑、教师指导,课后学生拓展实践。基于此,我校开展了数学“生本核心”课堂的教学模式探索,落实了深化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立足生本教育,践行 “生本核心”课堂理念

提高教学质量,主渠道在课堂,我们从“生本核心”课堂模式解读入手,想方设法改革课堂教学,努力构建数学“生本核心”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有以下四点:

(一)培训促动

我校通过召开数学核心教研组和年组长专题培训会议,组织数学教师学习“生本教育”的基本理论以及“生本核心”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育人目标,使教师明晰了数学“生本核心”课堂的概念,明确了数学“生本核心”课堂的目标。

(二)示范带动

我校推行“四课”活动,以议促研。一是示范课引路:骨干教师主动上数学“生本核心”课堂观摩课,坚持课后及时集体评课议课。这种交流和切磋对提高数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达到了“锻炼一人成长一群”的目的。二是评优课激励:学校开展数学“生本核心”课堂教学竞赛,通过竞赛活动,推出一批数学“生本核心”课堂观摩课。三是研讨课提高:数学教师人人在组内上一节数学“生本核心”课堂专题研讨课,课后围绕主题进行專题研修。四是常规课指导:学校随时进到班级听课,课后针对授课教师的“生本核心”课堂教学进行现场诊断,并且及时跟进指导。

(三)集团互动

为了推进“生本核心”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教育集团内部每学期都召开“落实生本核心课堂,实施有效训练”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活动先由授课教师执教数学课,然后由授课教师进行说课展示,最后由数学核心教研组和集团内部教师进行点评。授课教师精心备课,将数学“生本核心”课堂教学探究与成果呈现给大家,课后还组织其他数学教师进行专题研讨,提出急需解决的问题,如 “数学学科如何引导学生有效预习”“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探究”等,在下一步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探索实践。

(四)竞赛推动

我校开展了“构建‘生本核心课堂,落实有效训练”达标活动,认真考评,根据数学“生本核心”课堂的评价细则,进行量化评分。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年组长具体组织各年组教师的听课、评课、评分等工作,提升了全体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除此之外,我们还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市级和省级优秀课例的展评活动。

二、构建生本模式,开发 “生本核心”课堂教法

我校的“生本核心”课堂可归纳为“11225”教学模式。第一个“1”是指“一个核心”,即以“自主+合作”为核心;第二个“1”是指“一种形态”,即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基本形态;第一个“2”是指“两条主线”,即以任务和展示为主线;第二个“2”是指“两个平台”,即以国家和地方课程为基础平台,以校本课程为提升平台;“5”是指“五个基本环节”:即前置性学习环节、创设情境环节、自主合作环节、展示反馈环节、课外拓展环节。

(一)保证前置性学习的质量

教师设计学案,应确保前置性学习的效果。学案可以将单元课程以若干问题的形式呈现,同时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效果的检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前置性作业的布置要把握几项基本原则:低入原则、指导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监督性原则;要针对前置作业的完成情况设置相对应的评价机制,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展示作业成果的机会,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二)营造真实有趣的学习情境

我校采取的策略是:创设现实、有趣、探究、开放、新奇、喻理的问题情境,通过实验、操作、数字媒体,再现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激趣驱动。如在执教北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一位教师在教室内模拟了一个小小超市,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

(三)实施小组有效合作学习

上数学课之前,教师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成学习活动小组。让学生组内分工,合作互助,小组考核,追求整体进步,选择合适的小组长。课堂中,要遵循自主尝试在前,合作交流在后,共享共进的原则,尽力做到:①小组里每个人都发言;②一人发言完,组长要完成和组内同学做互动交流的任务;(如发言完,组长要问:谁有不同的看法请补充,谁还有疑问?谁想做评价?)③组长还要要求小组里的学生认真倾听发言,做好及时针对性的发言并进行评价、补充和质疑。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用少而精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学生释疑。这样,通过展示、点评、质疑,实现了生生、师生的互动成长。

(四)提高展示反馈的实效

要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地表达,不要干预学生的思路,要在他们交流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可以采取小组问题讨论、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反馈。我们一般要求学生按照这样的方式汇报:①我们是用某方法来做的(我的解题方法是什么);②我们知道了(发现了、学会了)什么;③我们认为在解题时应该注意的是什么;④我们还不懂的问题是什么。教师需要思考以怎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同时在学生精彩生成时给予合适的肯定和鼓励。

(五)进行有效课外拓展延伸

要以教材为原点进行主题再拓展、方法再运用等,将学习延伸到家庭、社会的各个层面,利用丰富的课外教学资源,跳出教材本身去实践,拓宽学生的视野,使课堂更为开放、更有活力。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正方形的面积”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块正方形的草坪,边长是4米,如果要给草坪围上隔离带,隔离带要多长?这块草坪有多大?”学生很快地解答了出来,其中一个学生说:“老师,它的周长和面积正好相等。”对此,该教师没有急于肯定或否定,而是问:“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真的相等吗?”结果有的学生认为相等,有的学生认为不相等,产生了两种分歧。于是,该教师马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在辨析中纠正了错误,拓展了思维空间,所学习的知识也得到了巩固和延伸。

三、抓住基本特征,体现“生本核心”课堂要求

“生本核心”课堂的基本特征有三个方面,在教学中我们抓住了这三个特征,较好地体现了“生本核心课堂”的要求。

(一)突出学生主体

首先,是以“學”定教。我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需求、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制定教学方案;其次,是为“学”而教。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教学方案由“教案”变为“学案”,由“研究教案”变为“研究学案”,把“讲授课堂”变为“讲学课堂”;最后,是以“学”评教。我们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作为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二)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合作者和帮助者。通过激发兴趣,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通过保护童心,能让学生自信地学习;通过提升思维,能让学生高效地学习;通过探究质疑,能让学生有个性地学习。

(三)全面达成学习目标

通过“生本核心”课堂教学,学生应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具有积极参与的学习体验,得到不断积累的学习经验和系统掌握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获取新知、发展智慧。

四、规范教学行为,保障“生本核心”课堂实施

规范教学行为,能够为“生本核心”课堂的实施提供保障,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有如下五种做法:

(一)在教学设计中关注生本

我们要求教师做到:备课时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抓住关键,对教学资源进行精心整合;设计教学时要遵循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从“五个基本环节”入手,力求吸引学生全心参与;教法选择上要蕴含智慧,有预测性和生成性,既要做好教法预设,又要善于抓住课堂的即时生成资源,从容冷静应对。

(二)在教学组织中体现生本

我们要求教师要做到“三慧”,即练就一双慧眼,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情举止,随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安排;练就一副慧耳,留意倾听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采取恰当的方法灵活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的异常反应;拥有一颗慧心,教学中要灵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问题面前自我求解,探索规律,思考领悟。

(三)在作业设计与批改中彰显生本

教师要设计差别化、分层次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让学优生“吃得好”,中等生“跳一跳够得着”,潜能生“吃得饱”。作业批改时,要实施多元评价,引导学生把做作业当成一种乐趣。

(四)在学习延伸中拓展生本

我校探索课堂开放,设计了校本课程《数学+》,紧扣数学教材,注重对数学内涵、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思维的挖掘。通过数学绘本、数学步道、数学游戏、数学文化四个主题单元,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满足了学生的多样性需求,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课程能力,助力师生共同成长。

我校坚持把学生放在课堂中央,把学生放在教改中央,在创新中凸显生本,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努力构建数学“生本核心”课堂,是在践行生本教育,也会收获幸福教育。这种幸福不仅仅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学生,还将延伸到课堂之外的生活中,延伸到学生未来的学习中,延伸到教师的职业生涯中。

(责任编辑:杨强)

猜你喜欢

核心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参考答案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