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文本,实现有效教学

2020-11-28郑妍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

郑妍

【摘 要】 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着其今后的学习过程,对其语文素养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落实,“有效教学”成为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小学语文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依托文本;学生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契机和依托。尽管一些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却忽略了文本的建构性,导致语文教学背离其原有的初衷,进而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只有依托文本,才能让语文教学走上正轨。

一、注重文本细节,感受文字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强调宏观把握文本脉络,将主要的教学时间用于探析文章的结构,旨在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法。这样的教学,看似把握了阅读的“命脉”,但是对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更无益于提升阅读教学效益。因此,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思路,从宏观教学转为微观教学,从把握结构转为把握细节,让学生的阅读体验全面提升,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拥有更好的文字鉴赏能力,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时,如果将全部的教学时间用来进行文章结构的解析,不仅会丧失教学的趣味性,还会进一步丧失这篇文章的审美意趣。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的着力点应放在细节的赏析上。那么,何为文章的细节?我认为,凡是一切看似微不足道的文本信息,都可视作是细节。意趣出自细节,审美同样出自细节。比如,原文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句描写:“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既然前半句已经形容了天色是浅蓝的,为什么在后面又用“很浅很浅”这样的叠词进行重复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反复品读、深入体会,最终意识到作者这样描写的好处。通过将“浅”字叠用,并且以“很”加以强调,更加突出天气晴好。正是对细节的捕捉,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

在語文阅读教学中,针对每一篇文本的教学,教师都需要立足于细节,“细节方见真知,细节方见意趣” 。可见,从微观着眼,更能体会文本的妙处。

二、在品评中体会,领悟文本内涵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学生以走马观花的态度对待每一篇文章,自然不会有好的收获。所以,教师要提倡品读文章。既然是品读,那么必然会涉及品评的过程。所谓“品评”,指的是一边品读,一边给出相应的评价,这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过程。如果学生只是粗浅阅读文章,自然读不出文章的精彩。但是通过品评的方式,学生将聚焦文章的精华处,从而获得绝佳的阅读体验,对文本的领悟也会随之深刻。

例如,在教学《那一定会很好》这篇课文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品读文本,教师不妨用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先让学生关注到原文的第二自然段,“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针对这句话,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其中的妙处,教师可以将句子稍微进行改编,“我要站起来呼吸空气,那应该挺不错的”。然后通过多媒体设备将这两句话同时呈现,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边诵读,一边体会,细细比较其区别,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通过对比的方式,学生品评出了文章语言的精确性,很好地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案例中,教师并没有采取常规的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感受原文语言的精彩。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文章的体会也会更加深入,同时更容易深入文本内涵,体会文章审美意趣。

三、引导学生质疑,聚焦文本亮度

朱熹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他认为读书贵在“有疑”,有疑者方能长进。可见存疑是学习的基础态度,更是教学应达到的目的。如果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只是一味地知识填鸭,又有什么意义呢?学生不是容器,更不是木偶,学生是有感情、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如果教师用填鸭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学又怎么可能有效果呢?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从问题开始深化思维。

例如,在教学《梅花魂》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为何作者用‘梅花魂这样的题目为文章命名?”“文章主要描写了哪几件事?”“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文中描写祖父曾经数次落泪,分别在什么时候?”然后,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试着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这个环节,学生快速默读原文,并借助批注法勾勒出相关的答案。比如,有的学生是这样思考的:“我认为作者用‘梅花魂为文章命名,并不仅仅是为了赞美梅花,更为了展现中华民族的气节。文章通过展现‘我与祖父之间的5件事,表达了祖父——这位海外华侨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还有的学生进一步补充:“祖父曾经三次落泪。第一次发生在‘我背唐诗宋词的时候;第二次发生在祖父知道‘我即将回到祖国的时候;第三次发生在祖父送别‘我的时候。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从中可以看出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凭借几个问题,成功引导学生质疑,并提高了教学效率。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所谓质疑,就是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对原文产生一种主动探索的热诚。只有这样,学生的知识才会学得更扎实。

【参考文献】

[1]姚聚勤.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中国教师,2018(S2):39.

[2]杨昱婷.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9(07):39.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特意和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