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

2020-11-28王永涛

时代人物 2020年24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

王永涛

摘要: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和执政党对高校大学生群体有着不同的时代要求,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则是党和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要求。由于当代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与社会思潮的多变性的影响,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追求并不一定与党和国家对新时代青年发展要求相一致,这时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功的关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首先,东西南北中,党是管一切的。党的领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必须体现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去,完善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校党委在教学育人过程中的主体责任,贯彻校党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第一责任的教育方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要务必须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也就是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和培养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领导的时代新人。其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树立问题意识,高校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短板,党政各部门齐心协力共抓共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要带头上好思政课。中国共产党本身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因而社会主义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通过及时更新过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课方法以及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及时规避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落后时代要求而产生反效果的风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一方面,党的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根本上来源于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坚持与弘扬。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集中了大量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有赖于青年,引导青年、教育青年则一直是我党极为重要的工作,而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和引导青年的核心内容才能保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另一方面,党的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的强弱与主流思想在社会中的流行程度呈正相关。主流思想在社会中流行程度越高,党的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越强;主流思想在社会中流行程度越低,党的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越弱。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就必须设法提高主流思想的流行程度,主流思想的流行程度与核心价值观教育频次、媒介传播工具的畅通性以及话语体系的适应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各个高校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点讲述内容并且进行常态化的宣传教育,在继续做精做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同时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思政课的教学要通过适应中国教育环境的实际情况和注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来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主流思想为重点来落实和增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党的领导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曾数次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人才的培养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事,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为党和国家服务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而在高校进行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其必要的手段与方式。对于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三是加强品德修养;四是增长知识见识;五是培养奋斗精神;六是增强综合素质。” 因此,各高校党委必须保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这六点要求。此外,建立一支优秀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条件,是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人员安排。要想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就必须打造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高尚、工作能力出众、专兼结合的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钢铁雄狮”;就必须对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和专职思政课教师进行系统的整合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力量。

坚持以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爱国主义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学生与教学设备是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完成的三个必备条件,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围绕着教师、学生与教学设备下功夫。对于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评价道:“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更好的弘扬爱国主义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思政课教师本身的知识理论水平和道德涵养的高低决定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思政课教师队伍规模与快速增长的大学生数量之间的匹配度也关系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普及。此外,对于爱国主义的弘扬绝不是在课堂上机械的、教条的照本宣科,思政课教师必须创新自己的授课方式、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生活、融入实践。青年大学生是思政教育理论课的主要教育对象,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传播者和实践者,是课堂教学顺利推进的中心环节和主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和服务学生,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动员和鼓励学生践行愛国主义精神,如积极拥护党的领导、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社会秩序与遵守法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良好的教学设备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必要物质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与科技革命给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且先进的辅助工具,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加知识容量、增强课件展示的生动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共同参与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主动接受和学习先进的教学设备,共同努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新发展。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核心章节,先进教学设备在教学课堂的应用必然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起到积极的正面效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对弘扬爱国主义的作用。曾今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说道:“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代表了过去大学教育更注重老师的学术水平和道德素质,而新时代的大学教育不仅要强调“大师”的重要性还要重视“大楼”的作用。所谓“大楼”在今天而言就是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在单一的课堂教学,外有更多潜移默化的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形式。课堂之上“大师”所传授的文化理念与大学校园所营造的文化氛围的结合,在“大思政”和“大宣傳”的方针下共同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办学育人的全过程。在具体的实践层面,在校园学术文化活动中,创立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或学术论坛,举办学习爱国主义英雄人物或先进事迹的知识讲座,开展有关描写为民族和国家不懈奋斗、牺牲自我人物传记的读书交流会;在校园的体育文化中,围绕国家重大节假日和纪念日开展与其相关的体育活动,在各种体育比赛活动中注重爱国主义仪式制度建设;在校园宣传文化建设中,以漫画、涂鸦、标语等丰富活泼的形式在校园的墙壁和走廊来展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人物与事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爱国主义社会实践不可缺失。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的目的在于推动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理论学科停留在高校课堂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也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培养人的工作,社会主义国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新时代青年,实践性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要求。一方面,高校应该设立适当的爱国主义实践课程。不同的高校可能因为经费不足或顾虑学生安全问题等各种原因对开设实践课程一直很谨慎,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要求人们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实践课程的开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环节。比如,设立普法教育实践课程,鼓励青年学生投身“拥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活动”等宣传教育活动中去;设立升国旗仪式体验课程,让青年学生在升国旗、唱国歌、敬礼等仪式中增强国家认同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参与寒暑假期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在保障学生安全的情况下,组织学生重走长征路,体验红军长征精神;組织师生参观烈士纪念碑、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受革命先烈爱国奉献的牺牲精神;号召高校青年学生在假期进入内陆贫困地区利用自己的知识与技术为国家实现全面脱贫做出自己的贡献。

坚持以新思维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民主思维。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实行“说教式”和“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仍然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形成了一种标准化的近似于工业流水线生产的仅仅擅长考试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明显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高校课堂教学中民主思维的缺失是造成这种不良现象的重要原因。当前的高校教育对象以95后和00后为主体,他们思想活跃、个性张扬并热衷在网络平台对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式显然会遭到他们的抵触,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该使教师和学生具有平等的主体地位,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创造出一种活跃、友好、热烈的课堂学习环境,建立彼此理解与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热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科学思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过去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众多有益的规律认识,主要有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这八大基本规律,这些规律都是一代又一代的高校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它们仍然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适用性,因此这些规律应该被思政课教师继续坚持。随着国内外教育形势和教育环境的深刻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急需新的指导理念,党中央适时地提出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有助于提高高校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实效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同时高校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使思政课教学与时俱进,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学俭,顾超.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的新特点与解决思路,思想理论教育,2019(02)

[2].杨平.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贡献,教育学研究,2019(02)

[3].康秀云.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论纲,东北师大学报,2019(02)

[4].王颖,侯广斌.主体间性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01)

[5].刘志,侯振中.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意义、瓶颈及挑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1).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全面依法治国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