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

2020-11-28张旭

时代人物 2020年23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理论课思政

张旭

摘要:传统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比如一元化、单向式教学较为普遍;教学形式沉闷刻板,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形式主义问题较显著等,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当更多地着眼于立体化、实践化、生活化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就是多种手段综合应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结合专业(职业)特点,突出实训过程中的立德树人;适当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

关键以学生为中心;应用型本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院级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有效性研究》(2020ZX019)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最早可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心理学界,由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率先将其应用于教育,旨在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师中心式教育的不良状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有利于促使学生回归学习主体的科学定位,而且有助于教育者、管理者改变传统模式下先入为主的教育习惯,更加关注和尊重学生的现实需求,重视教育教学对学生的激励、引导与启发作用。尤其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类相对抽象概括的专业学科而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加重视學生的体验感、获得感,有助于教育教学提升针对性、契合性。这才是新时期高校践行素质教育改革战略的正确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常见问题

一元化、单向式教学较为普遍。很长时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高度抽象与概括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思政课堂历来是教师一人掌控的“圣地”。教师讲、学生听不仅是绝大多数师生习以为常的课堂模式,而且师生之间的交流往往也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向式互动。即便偶尔有主题讨论或正反辩论等创意形式打破固有框架,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教师最后总结评价,本质上仍然属于教师指向学生的单一化方向。

这种一元化、单向式教学不仅使学生被动成为知识承载的“容器”,而且极易促使学生养成懒学、怠学的不良思想和学习态度。同时,教师先入为主的教学往往并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造成师生间教学与理解难以达成高度契合。显然,无论是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说,还是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言,这种模式下的思政课堂都存在相当的局限性。

教学形式沉闷刻板,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思想政治理论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系统,仅仅依靠文字阐释很难达到相对具象、感性的教学效果。然而传统模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恰恰只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即便舌灿莲花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平面、二维的静态教学模式。

也正因为传统思政课堂形式沉闷刻板的普遍现象,许多学生自进入高等学府开始就迅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枯燥乏味的成见与偏见。更有部分学生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生抗拒,将之视作说教而产生抵触情绪。

显然,客观层面的课堂教学缺少变化,机械僵化。而主观层面的学生心理又难以足够客观理性。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之下,传统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定难以激发起年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战略方向

立体化。时下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基本都是在千禧年前后出生的新生代,不仅普遍具有相对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绝大部分对网络与信息技术相对熟悉,更有一些已经形成了网络化生存的习惯。因此,这些新生代大学生获取资讯和信息的渠道远超前人想象,而海量信息造就的往往是更加独立的思考方式与更为鲜明的个性特色。与此同时,这些年轻大学生早已习惯了真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自由切换、频繁穿梭,更加难以忍受单调乏味的生活、学习或工作模式。因此,“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立体化发展战略。

即,线下课堂需要与线上教学形成更加紧密的关联与融合,同时更加充分地利用现代技术丰富理论课堂教学的形式及内容;应更加宽容地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相对常规的理论知识,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寻求教师的答疑解惑;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积极尝试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将传统模式下的一纸试卷与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结合起来共同考察等。

许多情况下,立体化教学就意味着动态化教学,是对课堂教学形式与手段的极大丰富。而多姿多彩的教学内容自然更加契合年轻大学生旺盛好奇心和对新鲜事物的探究欲,这便是激发新生代大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良好开端。

实践化。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概括性固然使其具有极高的宏观视角与整体思维特点,然而也极易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缺陷。不少新生代大学生之所以对大学思政课程缺少兴趣,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课堂理论难以与客观现实产生对应、对照,导致学生理解困难、认识有限。

因此,“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需要探索一条实践化的改革方向。

尤其是对应用型本科大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只是不得不完成的学习任务,而是会逐渐渗透至未来职场活动、职业空间的理念、观念和认知水平。校园内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旦与现实工作有机结合,其强大的凝聚力、指引力将促使职业人实现无可限量的价值再创造能力。而这个有机结合就需要教师和学生深入社会,在包括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实训实习等各种实践行为中加以揉合,使年轻大学生能够将课本上的文字理论具象为可感知的体验、经历。

“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多种手段综合应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信息时代背景下,技术正在成为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最强力量。无论是多媒体技术还是信息技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可以采取多种手段综合应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尤其是视频内容。据最近一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当下超过8.5亿国内网民中已有85%形成了浏览视频内容的习惯,其中约75%是相对忠实的短视频用户。视频阅读正在悄然改变着多年来根深蒂固的阅读习惯。尤其是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人群中,每日浏览视频时间正与日俱增,现已超过日均一小时的时长。

相较于书面文字来说,视频化显示在趣味性、生动性、具象性等方面优势明显。加之不少视频拍摄所处时间与场合极具偶然性,因而在真实性、客观性方面更加独树一帜。因此,只要经过恰如其分的筛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上应用视频化教学不仅更加有助于激发出年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现课堂理论固化与内化。

以时下纪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为例。十月中旬以来,央视及各地方频道陆续开始播出纪念抗美援朝的纪录片,包括《英雄儿女》、《为了和平》,且在23号并机直播纪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文艺晚会等。这些既有历史史实影像又有情景再现的纪录视频本身就是最生动直观的思想政治教学素材。无论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人道主义还是反侵略斗争,亦或是万众一心、军民团结,视频呈现的内容无不振奋人心、感慨万千。将这些既直观又感性的资源用于高校思政理论课堂更易产生润物无声的渗透式教育效果。

结合专业(职业)特点,突出实训过程中的立德树人。应用型本科大学培养的是高水平技能型专业人才,较研究型大学更加关注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正因如此,一些应用型本科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才愈发被反衬出理论脱离实际的缺陷与不足。要改变这种不良状态,就需要高校结合专业(职业)特点,突出实训过程中的立德树人。

比如在跟随企业技术专家、工程师等现场指导学习时,与精湛的技艺、熟练的技巧并存的还有精益求精、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这些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好时机与良好素材。尤其是在当下社会各界强烈渴求大国工匠的时代潮流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完全在本质上实现融合交流,形成跨专业的课程思政体系。

又如,将实训基地的环境设置与企业真实场景高度吻合,模仿客观存在的职场状态,帮助学生提前体验现实工作过程的规程、要求、步骤等实务。这个过程不仅具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代入感,也有助于在思想观念上引导学生树立更加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团队合作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及崇高职业精神。

适当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务虚的理论教学,受到学生意识、观念的阶段性成长影响较为明显,而书本教材的安排往往与学生实际情况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这就需要高校适当调整课程设置,更加实事求是地结合学生现实情况以优化思政理论课教学。

比如,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针对职业教育目标与学生需求自主研究和编撰了《形势与政策》、《思政课基础》等本地化的任务书与实践手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适应本校教学特点。

而与调整课程设置相配套的则是优化考核评价体系。也就是改变一张试卷定终身的传统模式,将学生日常学习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得到的评价等一并纳入考评体系。这种全方位的评价才是更加全面、客观的整体评价。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尽心上》)“教亦多术矣。”(《孟子·告子下》)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因材施教”的核心理念便已经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特色。只是受到相对功利的教育观念束缚,长期以来国内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渐与客观现实的发展拉开差距,不仅难以激发学生兴趣,而且理论脱离实践的“两层皮”现象愈发显著。“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需要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科学定位,而且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细分教育对象,切实掌握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精神意识层面的动态变化。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帮助和引导学生辩证分析生活、学习、工作中遭遇的各种冲突、挑战。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解决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与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现状息息相关,才能得到学生更大的认同与接受。这不仅是新时期高校提升思政教育教学品质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教育践行立德树人战略、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陈占安.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J]教学与研究,2019(04):61-62.

[2]杨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0):38-39.

[3]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9(04):52-53.

[4]邬易平,王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9,(14):33-34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理论课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