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都市圈背景下黄山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

2020-11-28黄夫朋ZHOUYangHUANGFupeng

物流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黄山市物流业物流

周 洋,黄夫朋 ZHOU Yang, HUANG Fupeng

(1. 江苏纬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210014;2. 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433)

现代物流业作为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产业,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随着皖浙赣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的日益巩固、杭黄高速铁路通车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持续加快,黄山市现代物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分析黄山市物流业发展现状情况,提出黄山物流发展的相应战略及建议。

1 发展现状

1.1 发展基础

1.1.1 物流规模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并逐渐向一体化、全球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物流模式转变。而我国物流总额从2009 年的96.65 万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83.1 万亿元,增长约2.93 倍。整体行业发展趋势良好。全市货运企业120 多家,4A 级企业两家,3A 级企业两家。2018 年,全市全年邮政业务总量达到7.26 亿元,增长16.8%。物流货运规模保持平稳增长,物流实力稳步提升。

1.1.2 交通基础

截至2018 年底,黄山市公路线网总里程达到7 103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353 公里。铁路方面现已形成由京福高速铁路、杭黄高速铁路和皖赣铁路构成的铁路运输网络,昌景黄高铁安徽段、池黄和宣绩(黄) 高铁关键性工程开工建设。航空方面,拥有4D 级的黄山屯溪国际机场。另外,市域旅游铁路、北外环高速、新安江百里大画廊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也在加快推进中。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黄山市物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1.3 物流政策

近年来,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 年)》、《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安徽省“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安徽省“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方案》等政策的陆续出台,进一步促进了黄山市物流资源的优化整合,为黄山市现代物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1.2 制约因素

1.2.1 物流产业布局不科学

2009 年到2018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约2.54 倍,年均增速约10.91%,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速6.9%,低于全市GDP 年均增速4个百分点。各区、县产业分布呈现“小集聚大分散”的特征,优势和特色产业亟待提升。上下游产业之间缺乏联动,物流运输各自为营,物流纽带作用大大减弱,同时各区县未发挥本土优势,产业存在规模小、均质化现象,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亟待提升。

1.2.2 物流市场无序竞争、服务同质化问题严重

目前全市物流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整体呈现“小而散”的局面,专业化、链条化、高效化水平不够,综合性物流企业缺乏。多数企业组织架构简单,经营不规范,业务稳定性差,服务质量低,市场无序竞争、服务同质化问题严重。全市产业发展集中度较低导致全市各地的物流园区综合利用率偏低,部分地区物流园区供给远大于需求。同时,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始终以企业为主导建设,缺乏顶层统筹规划,造成物流节点设施覆盖小、条件差、使用少的情况,不利于物流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另外,园区内提供的服务功能单一,仅限于传统运输、仓储等基本业务,新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增值服务有限,现代化仓储、多式联运等设施不足,物流基础设施之间不衔接、不配套问题较为突出。

1.2.3 黄山市物流业顶层规划不足

黄山市当前缺少相关上位规划指导物流行业的发展。发改委、交通局、商务局等多部门交叉管理,物流行业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传递较慢,调控措施难以发挥实效。各部门尚未制定针对物流业的政策,缺乏有效的物流行业监管法规。物流标准化建设滞后,物流信息开放共享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等问题突出。全市第三方物流占比低,同时欠缺第四方物流,物流现代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整体较低,物流整合度和物流智能化程度亟待发展。

1.3 战略机遇

1.3.1 黄山市物流业发展新格局

2018 年,黄山市正式加入“杭州都市圈”,成为杭州都市圈唯一的浙江省外城市,标志着新安江上下游的黄杭两地从“共饮—江水”迈向“共享一个圈”。黄山市应以加入杭州都市圈为契机,大力推动规划无缝对接、交通互联互通、产业联动发展、服务共建共享、合作常态长效,努力把黄山市打造成为杭州都市圈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文化旅游示范区、健康宜居样板区。杭州都市圈的不断扩张,为黄山市经济良好快速发展创造了新的环境,作为杭州都市圈西拓的重要节点,也为黄山市构筑全新的物流服务体系开启了新的格局。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我国与沿线国家或地区的产能合作和经贸往来不断深入,产业合作发展空间不断拓展。黄山市地处“一带一路”内陆腹地,必须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构建黄山市现代物流体系,通过物流支撑、推动产业融合,促进黄山市物流业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相融合,并紧抓“一带一路”战略,为物流产业发展创造新空间与新的增长点。

1.3.2 黄山市物流业发展新需求

长江经济带覆盖11 个省市,面积约205 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黄山市需积极抓住机遇,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开放模式,促进优势互补,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加快同周边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与其他城市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和联盟合作,进一步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之中,释放黄山市物流服务的需求。

1.3.3 黄山市物流业发展新基础

黄山市突出的区位优势,以及《安徽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对黄山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定位,应积极推进“一纵、一横、五连”高速公路网、黄山—金华铁路、铜陵—太平铁路、安庆—祁门铁路的铁路网以及民航机场建设,着力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黄山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将为黄山市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物流业集聚发展优势提供更为坚实的交通物流设施基础。

1.3.4 黄山市物流业发展新活力

近年来,国家和安徽省相继出台的《“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关于做好2018 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安徽省“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方案》、《安徽省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进一步促进了黄山市物流业资源的优化整合,激发了黄山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活力。

2 发展方案

2.1 深化区域联动,实现协同发展

作为杭州都市圈、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组成城市之一,黄山市应借助杭州都市圈战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从软件环境和硬件设施两方面,探索黄山市深化区域联动方案,实现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

2.1.1 区域物流发展软件环境一体化

近些年,区域间信息交流、管理、经济合作等一系列跨区域的交流合作形式的优势日益凸显,黄山市应以实现区域物流发展软件环境一体化发展为愿景,以打造皖浙赣综合性物流枢纽城市为目标,充分发挥黄山市地理条件的优势,主动对接长三角,深化与杭州都市圈的合作。共同推进新一轮规划编制,在国土空间规划、物流规划、产业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等方面相互衔接。强化区域对接,厘清区域物流一体化协作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借鉴吸收发达地区在管制政策方面的成效,更好发挥杭州都市圈地区的政府部门在合作中的联络协调作用。积极加入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联盟,加强区域经济、文化、物流、商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黄山市物流信息平台数据与全国物流信息的数据互通。

2.1.2 区域物流发展硬件设施一体化

作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跨区域基础设施的共同建设工程在沿海发达城市日益兴起,黄山市应以实现区域物流发展硬件设施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强化物流通道对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加快融入杭州都市圈的重大基础作用。充分利用黄山市优越的交通基础,加快完善运输通道和重要枢纽节点,着力提升黄山市货运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提高门户枢纽效应,有效拓展门户经济发展空间。

物流通道方面,构建以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大运量运输通道,同时要努力提升黄山民航机场服务杭州都市圈西部的能力,积极打造空港快速运输物流通道。开展新安江航道水上货运可行性研究并继续优化市域内部道路,以提升黄山市内部货物流转速度和过境货物的通行速度。

枢纽节点方面,应加强城市组团间的快捷联系,构建畅通快捷的城市物流通道网络体系。提升黄山市内部货物流转速度,提高黄山市货运服务向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强化与周边地区经贸联系。加强本地物流园区与杭州都市圈内各大物流园区的日常交流联系。

2.1.3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空间布局

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布局严重阻碍了黄山市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黄山市应以服务市域、辐射周边为目的,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打通承接长三角企业物流通道的同时,通过整合一批设施陈旧、业务传统的物流节点设施,新建一批业态先进、信息化程度高、设施完备的物流节点设施,调整一批适应本地、省际以及跨区域物流发展需求的物流节点设施,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夯实物流发展基础,形成功能完备、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物流网络体系。

以建设交通强国为愿景,打造综合型、现代化、规模化的物流园区,对接长三角、杭州都市圈,接轨国际。根据黄山市域产业分布情况以及“四好农村路”政策方针对农村物流服务点的建设要求,分别在黄山市四个县级市打造专业化物流中心。同时,依托各村镇布局,建设相应物流服务站点,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

2.2 升级传统业态,创新运作模式

黄山市应借助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和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提升民生保障能力以及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等战略为指引,从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多式联运、统筹城乡物流和倡导绿色

理念四方面加快升级传统物流业态,创新物流运作模式。

2.2.1 促进物流产业融合

“交通+”、“互联网+”等一系列产业互相融合发展举措大大促进了各产业的发展,黄山市应以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为指引,依托七大经济开发区工业组团产业发展需求、国内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需要,促进物流业与制造、商贸、金融等行业互动融合发展,实现物流降本增效,提升产业物流服务能力和物流服务专业化水平,拓展物流产业发展新空间,同时成为黄山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2.2.2 发展多式联运模式

紧抓新兴的高铁快运和航空快运业务模式发展机遇[1],从规划、政策、设施建设以及信息交流等多个层面来研究高铁快运和航空快运模式的发展。应积极响应国家和省政府在运输结构调整方面的工作,推动大宗货物由公路改由铁路运输,充分利用已有铁路专用线能力,大幅提高铁路运输比例。

2.2.3 推动城乡物流发展

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根据市场需求,依托各物流、交通节点设施以及货运通道,形成各层级配送节点有机对接的城市配送网络,打造标准化、集约化城乡配送服务网络,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城乡物流良性发展。

2.3 着眼智慧绿色,加快转型升级

着眼绿色、智能、创新发展理念,从建立智能物流信息平台、先进技术装备应用、发展绿色物流三个方面加快黄山市物流行业的绿色、智慧、创新转型升级。

2.3.1 建设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建立黄山市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整合物流各环节,形成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借助黄山市加入杭州都市圈的机遇,积极促进黄山市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全国、安徽省、杭州都市圈内各城市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互通,同时预留各个城市的交通信息平台接口,为物流车主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务功能。

2.3.2 应用先进技术装备

加快推动物流大数据技术、物流机器人、自动分拣设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提升物流服务智能化、现代化水平[2]。制定政府补贴政策,鼓励物流企业提高研发投入比例,引导企业自行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中心,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科创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强化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等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3.3 促进绿色物流发展

以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指引,积极采用低能耗、低排放运载工具,鼓励使用新能源物流车辆,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体系建设[3]。推广物流节能环保技术,减少物流仓储环节的排放。支持再生资源物流企业发展,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培育市场主体,完善监管体系

以打造物流发展新引擎为指引,以引进一批国内知名大型物流企业在黄山市设立分支机构、建立有利于中小物流企业发展壮大的培育提升机制、组建本土现代物流行业协会、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物流人才落户黄山或来黄山发展、建立现代物流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工作制度为重点,积极培

育市场主体,完善行业监管统计体系,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2.4.1 扶持重点企业

结合黄山市各物流企业发展情况,扶持重点物流企业,发挥其在当地物流行业的带头作用。同时扶持重点商贸、制造业企业,发挥其对物流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4.2 组建现代物流协会

组建黄山市现代物流协会,发挥协会会员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政府、为社会、为行业、为企业提供服务,为促进物流业发展、建立和繁荣黄山市现代物流体系做出贡献。

2.4.3 引进与培养物流人才

加快搭建高等院(校) 和物流企业之间的互动对接平台,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物流专业人才综合培训体系,培养适应不同岗位需要的物流人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加强与国内外专业物流企业或人才的合作交流,开展物流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并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网络运作能力的高端物流人才,为物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加强物流职业技能教育,开展物流领域职业资格培训工作,协调相关部门与行业组织联合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复合型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建立物流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物流科研人才培养体系,为物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3 发展保障

3.1 落实现代物流建设组织管理

构建黄山市“县(区) 分级、上下联动”物流建设工作管理体系,实现物流建设项目高效、高质 落地。做好黄山市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和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工作,定期发布黄山市物流统计分析报告和黄山市物流业年度发展报告,为行业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有力参考。优化项目建设审批流程,实现项目主体和审批部门的沟通无缝化、高效化,并明确项目申请过程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突出审批部门的服务职能。

3.2 加大现代物流建设资金扶持

由政府牵头,市场参与,设立专项资金,保障本地现代物流发展建设的资金来源。完善物流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物流企业互助融资服务平台;全面提升物流金融服务供给能力,为本地物流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统筹完善有关税收支持政策,全面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尤其在“营改增”环节,加强统筹协调,增强政企合力,全面落实物流业税收抵扣政策。

3.3 创建现代物流质量考评体系

加快组织编制各项行动规划,编制现代物流业发展年度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现代物流建设工作。打破物流管理条块分割,完善政府监管,强化行业自律。制定长效考核机制和合理的奖惩制度,鼓励和监督相关部门、企业的现代物流建设工作,保障黄山市物流建设工作又好又快进行。

3.4 完善现代物流支撑政策制度

在加强和改善管理、切实节约土地的基础上,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同时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政策的制定,并积极研究发展绿色物流扶持政策,对新能源货运车辆购置给予财政补贴和通行便利。支持大型优势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对分散的物流设施资源进行整合;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联盟合作,创新合作方式和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黄山市周边职业院校资源优势;培养以物流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物流技术人才为主的物流专业人才;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和物流企业职工开展在职培训;大力推行物流职业资格证制度;依托黄山市职业院校建立物流职业资格证考试培训中心;进一步完善黄山市人才引进政策;把物流高级技术人员与高级管理人员纳入黄山市引进人才政策范围。

4 结 论

笔者认为,黄山市应积极把握融入杭州都市圈的战略机遇,深化区域物流联动、优化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创新物流运作模式、加快绿色物流转型、不断完善政策监管体制机制,努力把黄山市打造成杭州都市圈内重要的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让现代物流业拉动黄山市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黄山市物流业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黄山市屯溪区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局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物 流 业
黄山市养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智能制造和产业互联网”研讨会在安徽黄山市召开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物流业
老年人住区交往实证分析——以黄山市“阳光绿水”小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