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析仇英《仙山楼阁图》

2020-11-28林荧倩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100

流行色 2020年2期
关键词:仇英楼阁钤印

林荧倩(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0)

一、仇英简介

欲对《仙山楼阁图》进行比较准确、客观地赏析,就要对作者的生平简历、绘画风格作以基本了解。

仇英(约1498—1552),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后长居苏州①。仇英漆工出身,幸得周臣指教,且受其师陈暹之影响,为文徵明赏识,技艺大进,声名愈彰,终成绘画大师,吴门四家之一,与沈周、文徵明、唐寅三位明代画家齐名。仇英的国画功力可谓是涉广技精,颇善临仿,深得院派之风,亦富文人画之趣,精于工笔,色、墨、白描无所不长,笔法颇为丰富,或圆转流畅,或精细秀美,且不乏劲气,画风明丽雄劲,精雅灵秀,可谓是兼具阳刚之美和阴柔之致。尤擅人物画,界画,仕女画堪称一绝。花鸟画虽为数不多,但对比其人物、山水画,艺术魅力毫不逊色。颇为钟情山水画“人迹于山”之形式②,并将之推向极致。早期和中期创作中,留白甚多,笔法刚柔相济,圆方交融,设色颇重,中晚期创作则构图愈发饱满,笔法愈发刚峻,自然流畅,设色愈淡。

仇英画作传世不多,伪作颇众,足见其作在历代皆深受欢迎,今世拍卖价格屡创新高。

二、《仙山楼阁图》之赏析

1.《仙山楼阁图》简介

仇英的名为《仙山楼阁图》的传世之作共两幅。本文所赏析之画作,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者。该画作于1550年,系仇英晚年之作,材质系纸质,尺寸为118X41.5(cm)③,就画面概貌而言,青山峻拔,白云悠然,竹松点缀,两处雅阁临水,阁中有人对坐,似在忘情观望山色。

2.《仙山楼阁图》构图之美

画面构图形式近似对称,左右两部分亦似亦同,是以更有均衡之美和变化韵致;构图元素颇为饱满,角隅亦空白无多,然因整体疏密搭配颇有章法,是以满而不繁,实而不杂,整饬谨严,甚有大家之魄。

相较而言,画面上方空白较多,给人以天空浩阔之感,因此仍使画面体现出疏密之韵,给人以想象空间,符合传统国画的普遍审美法则。但是,因为上方存在大面积的题字,因此无形之中增加了画作的紧凑感和整饬感,与下方的构图特点形成了密切呼应关系,亦增加了作品的赏析深度和文化内涵。

就疏密安排而言,下方画面的构图亦分为两大部分,即“仙山”部分和“楼阁”“水域”,两大部分之间由近似空白的区域界分,空白处稍有罩染,空灵宁澈,如水如雾,拓展了想象空间,增加了画面的对比之美和含蓄之韵。而进一步界分,“楼阁”“水域”亦各自分开,其间的主要分割区域仍对应水域,与上方的构图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钤印亦在构图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多数钤印虽非最初添加,但是因历代拥有者皆为具有艺术品味或美术修养者,因此钤印的位置是比较合适的,错落有致,不仅没有损坏原画构图之美,反而愈增其色。

3.《仙山楼阁图》色彩之美

画作色彩具有鲜明的青绿山水特点,赭石做底,青绿罩染,但是又有自身的色彩之美。画面对青绿的运用颇为节制,只是在峰巅进行有限罩染,这样的色彩运用具有一定的写实特点,因为在现实之中,这般峭拔如危柱的山峰亦只能在山顶才有较多的植物。因此,峰巅色彩的表达方式有利于赏析者进入画境,亦比较符合工笔特点,还为画面增添了生动感,打破了赭石底色的相对沉闷。赭石虽然运用较多,但是主要集中在山峰部分,使山峰的整体感得到了强化;因赭石色彩主要由渲染方法完成,不仅体现了宋代院体之风,还增强了山峰的云雾缭绕感。另一种运用较多的色彩便是画面下方的陆地部分、楼阁部分,色彩近似黛色,交融颇为自然,色彩变化细腻而微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整体感,强化了“楼阁”这个与“仙山”并列的主题,营造了古雅淡远、清幽爽澈、缥缈秀丽的墨色效果,丰富了画面的色彩,还使这处局部画面的楼阁呈现出微妙的写意特点。画面的深色变化不大,有利于造型表现和色彩风格的统一,但是用于表现山峰的深色和用于表现楼阁、低地、水域的深色存在微妙差异,不仅加强了主要景物的特点和主题,还体现了构思的精妙和含蓄之美。

4.《仙山楼阁图》造型之美

画作的造型之美带有仇英晚年的鲜明特色,秀劲脱俗,清丽逸拔,工而不板,精而不紧,刚柔相济。画面主题景物十分突出,“仙山”特点格外鲜明。山体奇崛险秀,既有一定的写实之风,亦有一定的超脱之境,比较恰切地把握了虚实之度和“工”“ 写”关系,较好地兼顾了多数欣赏者的审美习惯。最为醒目的山峰当为居于群山之中者,上陡下削,形亦最大,与其他小峰的近似柱状形成了强烈对比,犹若世外之象,意境顿生,为画面添了不少仙风神韵。就细节而言,诸小峰并非柱形,上下宽度存在微妙差别,上部稍窄,下部略宽,既有挺秀之趣,亦有稳定之感,与中立之峰的造型形成微妙对比,拓展了审美趣味和欣赏深度。其山石造型则为两种风格,立峰之石刚峭冷峻,环楼山石则浑厚圆滑,从而呈现出微妙的对比之美,丰富了画面的欣赏层次。

松树造型亦可分为两类风格,立峰部分之松则挺拔劲峭,不乏秀美,较为简练,其形态既符合所处环境,亦有写意之风。环楼之松则自然秀雅,长势颇盛,符合环境特点,具有工笔之韵。

楼阁在画面之中所占面积不大,亦不居于视觉中心,较之山石松树,刻画精细程度亦无过甚之处,而且与下方景物依傍颇近,有种融于山林之中的感觉,正符合其山水画“人迹于山”的突出风格特色。

5.《仙山楼阁图》笔法之美

画作之笔法甚有院体之韵。用于描绘立峰、楼阁之线条颇显细劲,工秀严谨,清雅含蓄,有如铁丝,起止之间气韵流畅,节奏灵动,韵味充盈,情致满蓄,舒畅爽利,颇有唐代小楷之风,但不乏疏散之气,洒脱之情内蕴,秀润之美隐彰,刻画之迹不显,笔法与形体浑然一体,颇为含蓄自然。

皴法亦颇为醒目,皴中有折,率性而劲健,小斧劈皴顿挫有力,勾斫甚为遒劲,颇彰山石之美和下方松树枝叶之趣;短斫笔法尤为灵活生动,貌似乱柴,但意趣盎然,劲气张扬。

最具圆柔之韵的用笔主要集于下方岩石,流畅圆熟,细腻生动,落笔稍重,收笔较轻,与山石的浑厚圆滑之态融为一体,彰显出笔形合一的超卓功力。

最为精细微妙的笔法当为用于刻绘下方水纹者,笔势纤细,劲洒柔圆,尽得水纹之妙,与轻微罩染交融一体,给人以虚实和谐、水雾相逐之感。

6.《仙山楼阁图》书法之美

中国书画具有高度相通性,不少书法家颇擅绘画,亦有很多画家甚长书法,因此其画作之中书画一体,融合了抽象之美和具象之美,汇集了规整之趣和飘洒之韵。仇英却比较独特,其作之上甚少题字。《仙山楼阁图》上的书法系陆师道所题。陆师道是与仇英同时代的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学者、政治家,擅小楷、古篆,与当时的著名画家交往颇密。这篇题于《仙山楼阁图》之作名为《仙山赋》,正是陆师道所擅小楷,颇有颜体之韵,笔法严谨,较为简洁,畅快娴熟,柔中有刚,功力坚实,可感其厚积薄发之功,隐有洒脱之风。书法铺陈画面上方,视觉感受颇为大气雄浑,为画面增添了意蕴无尽的书法之美。

7.《仙山楼阁图》意境之美

《仙山赋》前景险山群立,风骨劲峭,更有迥然相异者,仙风凸显;中景云雾缭绕,神妙莫测,刻画精细,虚实相得益彰,刚柔交融恰到好处,而且层次颇为丰富,山雾与流水巧妙分割了楼阁和山石,趣味横生,意境深远,令观者心生向往之情。

从文化审美角度说,画面的意境之美亦是十分丰富的。可谓是对前代主流绘画意境的集大成者,既有院体之韵,亦有文人画之趣,“工”“写”自如。正如《明画录》所誉:“发翠豪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④,而当时文人画微妙写意、寄情山水、崇道尚仙之风对其的影响亦隐含画面之中,《仙山赋》含有深厚的文学功力,文学价值极高,且取法楚辞体之风,富有古雅之趣。是以,可谓是,于工谨雅致之中,隐含飘逸出尘之趣。

作为传统价值观精华的“天人合一”理念,亦通过画面的“人迹于山”的形式之美隐含画面之中。作为人所寄身之楼阁,在画面之中并不突出,静卧林泉深处,可谓是因势而成,尽得自然风景之妙,与周围景象融为一体。

大小二十一处钤印效果,有原作者之印,亦有后来收藏者之印,大小不一,深浅悬殊,但是钤印位置总体而言比较和谐,不仅未曾破坏画面意境,还增加了画面的文化底蕴之美和一定的权威效果。

结语

《仙山楼阁图》的欣赏价值极高,其构图近似对称,有均衡之美和变化韵致,颇为饱满,但满而不繁,实而不杂。色彩具有鲜明的青绿山水特点,赭石做底,青绿罩染,但是又有自身的色彩之美。造型秀劲脱俗,清丽逸拔,工而不板,精而不紧,刚柔相济。笔法之美颇为丰富,或细劲工秀,或流畅圆熟,彰显出笔形合一的超卓功力。书法严谨、简洁,畅快娴熟,柔中有刚,功力坚实,隐有洒脱之风,颇为大气雄浑。意境深远,文化内涵丰富,趣味横生,钤印效果比较和谐,隐含了“天人合一”理念,令观者心生向往之情。

注释:

① 叶雯雯.仇英青绿山水画探析[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8.

② 雷子人.人迹于山——明代山水画境中人物、结构与旨趣[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7.

③ 孙于清.浅析仇英青绿山水画风及形成的影响因素[J].爱尚美术,2018(01):68-73.

④ 吕友者.仇英绘画风格及特点探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03):82-87.

猜你喜欢

仇英楼阁钤印
仇英的绘画人生
夏昶作品欣赏
紫檀木边嵌玉 石楼阁图挂屏
担当
他用筷子搭起心中的楼阁
大秦岭·山水
仇英与丹青之缘
《剑阁图》背后的草根仇英
清 李觶 花草虫鸟册页
亭台楼阁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