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康复训练对老年肺癌放疗患者短期肺功能与依从性的影响

2020-11-27赵小静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依从性肺癌

赵小静

作者单位:安阳市人民医院 肿瘤放疗科455000

最新调查显示,中国每年有400多万人被诊断为肺癌,占全球新增病例的22%[1]。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侵袭性强,病情发展迅速,多数患者被确诊已在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放疗是临床治疗肿瘤的常用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患者五年生存率较低,且可引起消化道不适等较多不良反应[2]。有研究显示,肺功能障碍是影响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提高患者肺功能水平可提高患者对放疗的耐受力,提高生活质量[3]。肺康复训练是对有症状、生活能力下降的患者采取循证、综合性训练,优化患者肺功能状态,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4]。研究表明,长期的肺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5]。然而,关于肺癌放疗患者肺部康复训练对肺功能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肺康复训练对老年肺癌放疗患者短期肺功能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1例,男性32例,女性19例,年龄63~82岁,平均(72.53±3.25)岁,其中吸烟45例,鳞癌13例、腺癌22例、小细胞癌11例、鳞腺癌5例。对照组49例,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62~84岁,平均(72.56±3.31)岁,其中吸烟42例,鳞癌14例、腺癌21例、小细胞癌13例、鳞腺癌1例。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与入组标准

1.2.1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6]:①经细胞学、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②气短或喘鸣,可发现局限或固定性哮鸣音;③体重下降;④影像检测确诊。

1.2.2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③血流动力学稳定;④病情稳定,无生命危险;⑤预计生存期>3月;⑥无手术治疗指征或患者不愿行手术治疗;⑦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①重症、有生命危险患者;②患有意识障碍、精神障碍者;③肿瘤细胞远处转移者;④合并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⑤急性感染者;⑥其他位置恶性肿瘤者;⑦依从性较差者。

1.2.4 脱落标准:化疗药物效果不佳,出现严重并发症;活动受限,不能参与康复锻炼;心肺功能异常等病情严重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肿瘤治疗,并给予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宣教内容包括观察化疗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饮食指导、运动锻炼及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环境消毒等;出院时给予居家生活指导及常见并发症预防;出院后按时进行电话回访并接受网络健康咨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肺康复训练:①腹式呼吸训练:取卧位,将患者手放在胸口和上腹部,同时放松背部、肩部肌肉,吸气时用力抬胸廓、呼吸气收缩腹部,每天2次,每次10~15分钟。②缩唇呼吸训练:通过鼻腔吸气至最大肺容量,通过口腔缓慢呼气,每天2次,每次15分钟。③咳痰训练:感觉有痰液时用力咳嗽。④体操运动:上臂负重外展、前伸、上举、下垂,每3小时1次,每天3次。⑤有氧运动:慢跑、定点行走,根据自身状况调节运动强度,每次10分钟,每天3~5次。共训练1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肺功能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②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进行评定,每个方面100分为满分,得分越高说明代表生活质量越高。③BODE指数:包括呼吸困难、肺功能、BMI和运动能力4个方面。④MMRC评分:分值越高,呼吸越困难。⑤SAS评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越焦虑,其中标准分≥50分表示存在焦虑症,50~59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分表示中度焦虑,大于70分表示重度焦虑。⑥SDS评分:包括20个题目,各项相加后,再乘以1.25,四舍五入得到标准分,大于53分即为抑郁。⑦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⑧依从性:采用自拟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价,分为依从性好、依从性一般和依从性差三方面,连续观察1月,患者每天坚持完成2次所有锻炼,并严格按照锻炼方法为依从性好。评分由两名高年资神经内科医生完成。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以SPSS 18.0软件包处理,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MVV、FVC及FEV1/FVC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水平比较

2.2 两组依从性比较 两组总优良率分别为94.12%与55.10% ,差异显著(P <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SAS与SD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AS与SDS评分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SAS与SDS评分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2 两组依从性比较 单位:例(%)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4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单位:分

2.5 两组BODE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BMI、MMRC、BODE指数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MMRC、BODE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BMI显著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放疗是肺癌中晚期常用的治疗方案,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7],加之受疾病的影响,肺癌患者的负面情绪严重,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低,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提高肺癌放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8]。

表5 两组BODE指数比较

肺康复训练可改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预后,肺康复治疗是基于循环医学的非药物治疗手段,是一项有利于稳定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已被临床广泛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9,10]。肺癌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部分患者在肺功能下降的同时心肌顺应性随之下降,因此改善肺癌患者肺功能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11]。MVV、FVC及FEV1/FVC是反映肺功能的主要指标,本研究使用肺康复训练的患者MVV、FVC及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总优良率为94.12%,也高于对照组,提示肺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赵莉莎[12]等研究也显示,对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肺康复训练可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增强运动耐力,提高患者肺功能水平,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呼吸训练是肺康复训练的基础训练,主要通过腹式呼吸训练促进塌陷的肺泡扩张,将气体排出,缓解膈肌疲劳,改善肺顺应性,提高通气功能,从而提高患者肺功能水平。

据调查显示[13,14],确诊肺癌后31% ~45%的患者出现焦虑抑制症状,负面情绪可影响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释放,加重呼吸困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肺康复训练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水平明显升高,SAS与SDS评分水平显著降低。侯晓营[15]等研究显示,肺康复训练可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情绪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肺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需全身心投入,转移注意力,从而减少负性情绪;同时坚持运动,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可减少患者负面情绪。有研究显示,BODE指数可全面评估患者肺功能变化,主要是评定体质量指数、呼吸困难等[16]。本研究比较了两组患者BMI、MMRC、BODE指数水平,结果显示患者各指标均有所改善,且使用肺康复训练的患者改善情况更明显,提示对于肺癌放疗患者肺康复训练是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肺康复训练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康复训练,在老年肺癌放疗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依从性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