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证候分型特点的研究

2020-11-27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病性证素病位

符 丽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 510120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过敏反应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甚至气道重塑,通常出现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气促、喘息、咳嗽或胸闷等症状,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多见,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1]。分期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临床缓解期,急性发作期病情较危急,临床医师尤当重视。本病在我国传统医学归于“哮病”范畴。本研究探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总结证候特点,为临床辨证治疗和开展哮病(发作期)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0年2月至2015年4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住院病例。

2.研究方法

2.1 纳入标准 于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的明确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病例。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2],中医证型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标准》[3]、《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4]。

2.2 信息采集 制定回顾性病例信息采集表,采集纳入病例的信息。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归纳原临床辨证的证候类型并计算比例。

3.结果

根据纳入标准筛选,纳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住院病例75例。

3.1 一般情况 7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病例中,男性18例(24.0%),女性57 例(76.0%),平均年龄(60.96 ±15.88)岁。

3.2 证素分布情况 提取证素11个,包括病性证素7个,病位证素4个。4个病位证素中,肺占比最高(62.6%),其次为脾、肾、卫表,见表1。7个病性证素中,热占比最高(29.5%),其次为痰、气虚、寒、瘀、阴虚、气郁,见表2。

表1 病位证素分布表

表2 病性证素分布表

3.3 证素组合规律 见表3。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病例中,共有6种证素组合形式。其中以二、五、六证素组合为多,其构成比为54.6%。

3.4 临床辨证分型 75例住院病例中,原临床辨证分型有19种,其中热哮(33.3%),寒哮(14.7%),肺脾肾虚、痰浊阻肺(12.0%),肺脾肾虚、痰热壅肺(9.3%),四型所占比例相对较多。其中实证所占比例最大,共47例(62.6%),虚症2例(2.7%),虚实夹杂证26例(34.7%)。

4.讨论

证候要素包括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是构成证候的基本单位,切合临床辨证的实际,更体现中医学的科学性。分析各病位、病性证素的组合关系,可能对深入研究证候标准更有利。

本次研究共提取证素共11个,其中病性证素7个,病位证素4个。得出以下结果:病性证素分虚实两类,虚为气虚、阴虚,实为痰、热、瘀、寒、气郁,其中以痰、热为主;病位证素以肺多见,其次为脾、肾、卫表。此次收集的病例中,中医证素组合形式有6种,主要集中在二、五、六证素组合,这三种组合形式中病性证素均不离热、痰、气虚,病位证素均不离肺、脾、肾,表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存在虚实错杂的复杂病机病理,且以邪实为主。从本研究可看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主要以肺脾肾三脏正虚(气虚、阴虚)为本,以痰、热等实性病理产物为标,呈现虚实错杂但以邪实证为主的复杂病情。已有研究报道指出:证素的相互组合形成了疾病临床证候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通过对证素组合规律的认识,将有助于把握疾病病机及演变规律,为临床治疗和证候规范研究提供依据[5]。

表3 证素组合形式分布表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主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在中医学中,本病以咳嗽、气急为主症,多归于“咳嗽”“哮病”范畴。病因可分为外因(感受外邪)和内因(素体亏损)。

通过此次研究综合分析可得出: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主要辨证分型为热哮,寒哮,肺脾肾虚、痰浊阻肺,肺脾肾虚、痰热壅肺。②病理特点以热、痰为主要表现。③病机为素体肺气不足,痰热壅肺,阻滞不通,肺气上逆。④病性为标实本虚、虚实夹杂。总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发病机理主要强调热、痰、寒、气虚四大病性要素,病位要素以肺为主,与脾、肾、卫表相关。中医辨证论治方面,可归纳为以“清热化痰、补肺益气”为主要治疗原则。由于本研究是一个时点横断面的观察,无法全面反映本病发展过程的动态演变,有待今后进行多中心、多时点的全面系统研究,提高准确性。

猜你喜欢

病性证素病位
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医证素及证型分布特征研究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中医证素分析
脾系藏象病位与病性特征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风痰瘀虚”的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病性证素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研究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素特征与临床理化指标相关性研究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举偶
原发性胃癌中医证候病性分布特点研究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