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与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2020-11-27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血脂胰岛素血糖

刘 宁

作者单位: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00042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会引发多种并发症[1]。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目前,糖尿病尚无根治方法,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目标为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反应。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基石,若无禁忌证应该一直保留在糖尿病治疗方案中,如果单独使用未达到控制目标,加用胰岛素可以起到较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2]。为研究地特胰岛素、门冬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开展本次研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62~82岁,病程3~8年,合并高血压22例,合并冠心病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9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3]中诊断标准;自愿加入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胰岛素、二甲双胍过敏者;有其他脏器严重疾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体质指数、并发症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检测所有患者血糖水平并记录。对照组采用地特胰岛素[生产企业:丹麦诺和诺德公司Novo Nordisk A/S,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40107,规格3ml:300 单位(特充)]与二甲双胍(生产企业: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289,规格:0.5g/片)治疗,二甲双胍口服,0.5g/次,2次/天;睡前22:30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以0.2μ/(kg·d)为起始剂量,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监测情况,遵医嘱对剂量调整。

研究组采用地特胰岛素、二甲双胍与门冬胰岛素[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53001,规格3ml:300单位(笔芯)]联合治疗,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起始剂量为0.6U/kg,2次/天(早、晚餐前),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监测情况遵医嘱对剂量调整。地特胰岛素、二甲双胍用法及用量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并于3个月后入院复查,记录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变化情况。

表1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数据比较

1.3 观察指标 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指标水平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血脂指标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控制血糖目标:FPG 4.4~7.0mmol/L,2hPG <10mmol/L,HbAlc <7.0% 。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研究指标,以()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反之采用秩和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校正卡方检验;检验后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比较,FPG、2hPG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血糖水平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的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TG、TC、LDL-C、HbAlc水平在治疗后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 单位:例(%)

3.讨论

2型糖尿病对老年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均造成极大影响[4]。如果患者长期处于高糖状态,会损害心、肾等组织器官,因此早期治疗非常重要。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关键,通过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延缓并发症发展,对预后改善起到重要作用[5]。目前,若经过6个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同时采取积极的生活干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仍不理想,则建议应用胰岛素治疗,以改善患者胰岛功能,达到降糖目的。

地特胰岛素为胰岛素类似物,具有作用平缓、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脂肪细胞、肌肉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从而加快细胞对葡萄糖吸收,并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从而达到降糖目的。二甲双胍为临床常用的降糖药物之一,其主要机制是减少肝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小肠内葡萄糖吸收以达到降糖目的[6]。近年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还可进一步降低HbAlc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体质量以及低血糖风险[7],且二甲双胍在血浆中不会蓄积,安全性较高。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优势在于更贴近生理治疗,可以模拟生理状态下正常人胰岛代谢过程,能减少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可最大程度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FPG、2hPG、TC、TG、LDL-c、HbAlc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两种控制血糖治疗方案均可以使患者的血糖、血脂得到改善,不同在于联合应用门冬胰岛素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更明显,其原因是门冬胰岛素是速效型胰岛素,起效时间15~60分钟,峰值时间在2~4小时,作用程度强,快速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能明显看到血糖波动[8]。此外,门冬胰岛素分子量重塑技术可以延迟胰岛素皮下吸收时间,能使其稳定释放,有效防止了作用高峰,降低了低血糖发生风险性[4]。地特胰岛素起效时间比门冬胰岛素慢3~4小时,峰值时间是3~14小时,作用持续时间长达24小时,与门冬胰岛素联合应用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明显,整体效果更理想。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有体重增加、恶心呕吐、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但症状较轻。此外,门冬胰岛素价格也相对昂贵,治疗费用相应增加,对于家庭经济差的患者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可以结合患者自身病情、家庭状况等,选取合理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研究时间短、样本量稍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增长研究时间、扩大样本量,深入对患者胰岛功能相关指标进行研究,以丰富医学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血脂胰岛素血糖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你了解“血脂”吗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