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制造企业业财融合路径探讨

2020-11-27李豪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6期
关键词:业务人员业财财务人员

李豪

(江西昌河天海电装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景德镇 333000)

一、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制造业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属于支撑主体之一,通过增强生产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实现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现阶段,我国生产制造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进一步推进业财融合,能够减少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内在动能及发展后劲,有利于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过程。具体而言,生产制造业推进业财融合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能够进一步满足内部控制管理需求。一般而言,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管理,主要是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对内部的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需要各部门相互协作,才能充分地体现内部管理的作用。在实施业财融合的过程中,需在基于多角度预测及风险评估的前提下进行,不可只是将重点内容放在经济效益方面,要加强对事前风险的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合理地制定解决计划,从而可进一步改善财务风险管控的薄弱环境,能够实现对经营环境的动态监督,从而更好地满足内部控制要求。

其次,促进财务信息质量的改善。针对财务信息而言,其主要是指财务部门的核算及分类工作,在收集完各部门的财务数据后以报表的形式呈现出来,是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关键,可为管理及外部人员提供参考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财务信息虽然是由财务部门提供,但其与企业各部门有直接联系,特别是业务部,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及业务程序的合理性决定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实现业财融合后,在满足财务、业务需求的同时,也可在一定成功度上促进财务信息质量的改善。

最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通常情况下,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需动态掌握市场情况,并进行全面的分析,实施业财融合后,可增强内部管理及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为经营决策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以成本管理为例,业务部门需将生存经营信息及时反馈至财务部,通过成本计算、分析等工作环节的展开,就可有效提高生产成本的精确性,避免产品价格不合理等情况的出现[1]。

二、生产制造企业业财融合的难点和问题

(一)业务及财务工作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

针对生产制造企业而言,其财务与业务存在密切的联系,但受内部财务部独立性的影响,故其与业务工作的目标及重点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业务人员的工作核心内容就是实现绩效的最大化,从而为企业及自身争取更大的效益,而财务人员的工作核心内容就是对成本进行控制,以促进整体利润的提高,并落实财务风险防控,避免风险因素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由此就可看出,业务人员不会过多的关注财务风险、成本费用等方面内容,而财务人员也不关心业务人员的个人绩效,在基于工作目标差异化的前提下,就直接影响了业财融合的顺利实施。

(二)员工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企业在实施业财融合后,往往就撤掉单独的财务部,此时不仅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会发生变化,业务人员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在基于财务人员的角度来说,其工作内容除了要包含财务信息收集、整理等工作外,还需参与到各业务的经营中,从而就在一定程上提高了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财务人员并没有全面了解、掌握业务工作内容及流程,加之业务工作经验的缺乏,在业财融合的模式下,人员就难以适应全新工作要求,不利于企业的日常经营。同时,受传统固定工作思维及习惯的影响,财务人员在对业务问题进行处理时,很难及时地将工作思维转变过来,往往会极大对分析、计算等工作的关注度,这不仅会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度,且还会降低工作质量[3]。

(三)考核制度有待完善

现阶段,一些生产制造企业的业财融合虽然是在基于业务、财务两方面工作内容的前提下展开,考虑到业务工作往往需要财务信息、数据等方面的支撑,故在业财融合的实施中,大多还是倾向于财务管理,在对工作考核制度进行调整时,往往是由财务部门来完成,但受考核制度缺乏完善性等因素的影响,财务人员往往会出现不够重视业务人员绩效等情况,从而就会引发业务人员的不满,降低其对工作的热情及积极性,如若财务及业务人员无法协同发展,业财融合就难以顺利推进。

(四)信息化水平较为滞后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信息融合是企业实现业财融合的关键,但大部分生产制造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信息化水平难以满足现代化要求,不仅无法简化人员的工作内容,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员的工作压力,不利于企业业财融合的顺利实施。

三、生产制造企业业财融合的具体路径

(一)贯彻业财融合的先进理念,促进部门价值协同

针对制造企业而言,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没有及时的转变管理理念,仍然使用的是以往传统管理方法,未做到与时俱进,一些管理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面理解、认同新理念,认为业财融合会对财务管理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没有站在企业长远效益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阻碍了业财融合的顺利实施。因此,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在基于企业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贯彻业财融合的先进理念,对业财融合进行合理的规划,让员工进一步认识到业财融合的重要性,促使全员参与到业财融合中。另外,随着业财融合的落实,财务及业务人员的工作内容融合的同时,其工作目标也实现了统一,因此促进各部门价值协同就显得尤为重要。生产制造企业应加强对财务及业务人员的培训,重点强调经营管理目标,加强财务和业务人员的交流、通过,促使其可更进一步了解、掌握双方的工作内容,秉持统一的工作目标。同时,还需积极转变财务人员的工作思维,及时摒弃以往的传统观念,做到与时俱进,以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更好的展开业财融合工作[4]。

(二)强化员工业务素质

企业应在基于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合理的调整培训体系及内容,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人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加大对后备人才储备的重视度,适当地对企业人才选聘标准进行调整,充分考虑财务、业务人员的工作要求,并对各岗位素质要求进行明确,确保构建一支高能力、高素质的业财融合队伍,提高业财融合管理效果。

(三)健全、完善考核机制,重视风险评估及防控

近些年来,在人才竞争白热化的趋势背景下,想要提高人员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开展绩效管理是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业财融合的实施,调整、完善考核机制就显得极为关键。制造企业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应将绩效目标与经营预算有效的结合,对经营预算予以细化处理,分解、落实绩效指标,并加强对考核标准的细化,尤其是要重视考核标准与业务的实际联系,以确保人员的个人利益,进一步促进业财融合的顺利实施。同时,考虑到生产制造企业在运行管理中,往往会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干扰,不利于管理效果的提高,对此就需在基于业财融合模式的前提下实施内部控制,以达到预防或止损的目的。例如,企业在开发新业务、推广新产品时,财务部就需加强与业务部的沟通、交流,落实经费投入、费用使用、产品销售等信息汇总工作,并合理的展开风险评估,在明确风险因素后,继续积极与业务部,抑或是企业决策层进行配合,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及补救措施,一种最大化的起到止损效果,从而实现风险防控。

另外,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资金流向主要包含外部投入、内部经费开支等内容,在开展业财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可只是将重点放在外部投入产出、效益等方面,还需加强对内部资金周转等方面的监控,落实跟踪反馈,财务人员要充分发挥出自身价值,进一步对内部运行、生存等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对经费使用进行严格的审核、记录,并加强对各岗位部门的考察,及时找出问题及时解决,之后为企业的决策经营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

(四)增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业财信息共享

针对生产制造企业而言,在落实业财融合模式的前提下,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及信息化水平有直接关系,增强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业财融合效果的前提,故企业就需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包括通信、大数据、数字等,构建业务、财务一体化平涂,展开多维化管理,落实异构数据的有效转换,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及沟通互联,促使财务和业务人员能够有效地沟通,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以最大化的提高业财融合实施效果[5]。此外,制造企业,需加强对业财融合的了解,认识到业财融合并非是指部门合并,抑或是智能整合,而是要实现双方智能的互相渗透,而信息共享及互联就是渗透的主要路径。例如,在展开日常事务管理时,财务部可将企业各业务进展情况,包括设备淘汰、技术人才培训等进行严格把控,让各部门以报表、报单等形式,将所需经费的详情进行填写,这样就可在一定程度上简化财务部信息汇总及分析工作,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及质量[2]。

四、结语

综上,在生产制造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业财融合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是业务、财务信息分享的桥梁。但是,目前生产制造企业在实施业财融合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对此就需加强对业财融合的分析,找出关键点、难点,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不断增强生产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业财融合作用,促进生产制造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业务人员业财财务人员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90%的奶粉企业要瘦身,谁会被裁掉?
快消品行业业务人员流失的原因与影响浅析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浅议服装销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