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论我省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1-26王东

西部论丛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建特色小镇对策

王东

摘 要:目的 分析特色小镇创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积极推动特色小镇提质增效。方法 基于调查分析法提出创建特色小镇的对策。结论 特色小镇的创建,可通过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环境建设和培养产业人才等方法,加快产业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形成新的产业增长极。

关键词:特色小镇;创建;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特色小镇是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新时代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特色小镇创建虽然在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精神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环境建设和产业人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精神文化建设滞后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是特色小镇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是特色小镇产业发展个性的体现,它对启迪小镇居民的智慧、开阔小镇居民的视野、优化小镇居民的个性人格等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精神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就医疗器械企业来说,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发展动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一方面,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员工舒心静气地工作,惬意地生活。

由于我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速度总体上缓慢,围绕医疗器械特色产业开展的精神文化建设也相对滞后,表现在,一是文化的定位不清,特色不够鲜明。二是传统文化价值观宏远不够,地域民俗民间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不够,尚未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三是工匠精神培养不足,尚未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四是外部环境建设不够。

(二)体制机制活力不足

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是特色小镇创建的保障,是创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制度设计或安排。所谓体制,是指一定的组织制度;所谓机制,是指一定的体制框架下发挥功能的活动规则,它从属于体制,体制决定机制,机制落实体制。体制是立目标、立规范,是刚性的;机制是抓落实与实现,是动态的;科学完备是体制的要求,灵活创新是机制的体现。体制对机制有决定作用,机制对体制也有反作用,好的机制并不是灵丹妙药,包治百病,如,中国的义务教育是举国体制,在沿海发达的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很好,但在中西部贫困山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就不是很好。

当前,一些特色小镇的体制机制创新还不够,如理念缺乏创新,特色小镇类型缺乏创新,设计规划缺乏创新,政府的支持政策缺乏创新等。

(三)环境建设短板多

环境建设是特色小镇文化的“形”,特色小镇作为具有一定区域的聚集地,环境建设直接影响特色小镇的发展。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环境建设还存在诸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一是空气质量亟待改善。随着许多企业落户乡镇,特别是一些高粉尘、高排放、高污染企业的落户,许多乡镇的空气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如PM2.5值逐年上升。二是农村长期以来粗放的生活方式,垃圾、污水、废气、大型固体废弃等处理不及时,随意丢弃成堆,乱停乱放,造成了农村居民生活、农村生态环境与特色小镇环境需求的不和谐。三是交通区位优势不明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四是已有地域文脉保护与开发没有协调好,如,一些地方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徽派民居,但由于以前大多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杂乱交织在一起,虽有青山绿水、粉墙黛瓦,但也风格凌乱。

(四)产业人才短缺

目前,我省医疗器械特色小镇尚未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医疗器械产业低端、落后,而医疗器械产业低端、落后的根本原因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具体表现在, 一是能够开展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研发、设计等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缺乏,产品自主创新少,拥有核心技术少。二是掌握了计算机、电子、机械和医疗等知识的复合型技术工人数量少,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和培训。三是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如,对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年薪、住房、家属及子女落户就学、荣誉称号等的激励机制不够。

二、对策

(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有成效

文化是医疗器械特色小镇发展的灵魂,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软实力、形成凝聚力、增强竞争力和扩大影响力。加快我省医疗器械特色小镇文化建设,就是要让小镇与小镇之间的差别、发展脉络更加清晰,就是要不断提升小镇的内涵和品位,就是要形成具有独特个性和风格的文化品牌,就是要为我省创建医疗器械特色小镇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一是要准确定位特色小镇的文化,我省进贤县文化底蕴深厚,孕育的董源、徐熙、巨然等画坛巨匠光耀史册,艺术与崇商文化兼收并蓄、历代传承,因此,该县医疗器械特色小镇文化建设可以围绕“医疗器械+艺术+体验”定位做文章,走出特色。二是要大力弘扬“崇德、向善、务实、创新”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医疗器械特色小镇建设奠定扎实基础;要加强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让当地优秀的民俗民间文化进企业,企业文化丰富当地民俗民间文化,当地民俗民间文化感染企业员工,丰富员工的生活和认同感。三要培养工匠精神,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将追求卓越、精致、创新和完美的工匠精神融入医疗器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发扬光大,通过“人化” 与“化人”的过程,使之在滋养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中得到验证和释放。四要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在我省进贤县医疗器械特色小镇的标志性建筑、壁画等的设计中注入医疗器械元素,有助于让特色小镇的形象信息更加突出;把一些老工厂、老住宅等做成一个个健康体验民宿,实现从初级的医疗器械产业层面延伸到医疗器械文化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健康服务、商务旅游、休闲旅游等的深度融合;将建筑室内外环境建设的清爽、生态和方便,有助于员工舒心静气地工作,惬意地生活。

(二)创新体制机制有活力

首先,医疗器械特色小镇的发展理念要有创新,坚持“创新引领、特色发展、市场主导、产镇融合”的发展理念。所谓创新引领,就是加大体制改革,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规划建設管理和社会服务管理,发展医疗器械新的产业;所谓特色发展,就是根据区域实际发展医疗器械特色主导产业、特色生态文化,不断推动传统医疗器械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培育和壮大医疗器械新兴主导产业,防止盲目造镇;所谓市场主导,就是尊重市场规律,企业为主,政府主要重在创业创新新平台的搭建、到位的服务;所谓产镇融合,就是围绕医疗器械产业创建特色小镇,依靠特色小镇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加强机制创新。建立交流研讨结对机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到特色小镇发达地区学习取经,积极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现场指导,拓展医疗器械特色小镇创建思路,积极加强上下级、同级政府部门、企业之间的协商对接,解决医疗器械特色小镇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重点项目推介机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重要大型医疗器械企业落户特色小镇;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对发展前景好的医疗器械企业积极扶持,对没有前景的医疗器械企业淘汰出局,对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好的承建单位大胆使用,对偷工减料的建设单位淘汰;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细化评价指标体系,提升医疗器械特色小镇的建设进度和质量。三是在医疗器械特色小镇的发展中,政府和企业之间不是分工,而是叠加合力,尽全力推动。因此,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积极鼓励和扶持那些真正想为医疗器械特色小镇发展尽心尽力的企业和机构;要建立健全健康保险体系,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保险,鼓励医疗器械企业之间、医疗器械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企业要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遵纪守法,共同推动医疗器械特色小镇建设。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有优势

环境是医疗器械特色小镇的“形”,医疗器械特色小镇需要围绕主导产业做好生态环境建设。具体做法,一是保障良好的空气质量。如,空气负离子(又称“空气维生素”)标准浓度要大于或等于5000个/每立方厘米。因为空气负离子能够通过人的神经系统及血液循环过程对人体的机体生理活动产生影响,具有抗氧化(还原性)防衰老、消减自由基的突出作用。负离子浓度是空气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不低于1000—1500个/每立方厘米。二是保障良好的村鎮生活环境。村镇内外、房前屋后、沟塘河渠等无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干干净净;无乱堆乱放、乱涂乱贴、破危建筑、违章搭建等,整整洁洁;无骑路逢集、出店经营、乱停乱放,有条有序。三是保障良好的交通环境。医疗器械特色小镇所在地应属于重要的交通枢纽或者中转地区,交通便利,区位条件良好;应处于大城市圈,100公里之内就有高速、机场、高铁、轨道交通或城际快速路与主城连接。四是做好规划。要在对地域地形地貌、民俗文化、大众生活习惯等展开调查的基础上,坚持文脉延续的原则,围绕医疗器械产业需要做好道路路网、市政设施、街巷建筑、住区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建设和谐宜居、低碳、节能、可循环的美丽环境。如,可以将分散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集中起来,在交通便利、拆迁补偿小、大型企业集中的区域建立医疗器械特色小镇。

(四)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有保障

医疗器械产业的竞争是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竞争,其本质就是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因此,为满足我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推动我省医疗器械特色小镇的创建,笔者以为,一是要加强对国内外领军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的引进,如结合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组织企业到国外医疗器械产业发达地区招聘高端医疗器械人才。二是要加强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自主培养,这一类人才由于对企业有深厚的感情,往往对物质、待遇看的较轻,留得住、留得下、奉献精神大。三是要加强对复合型技术工人的培养。一方面,通过高校培养医疗器械生产、研发、检验检测、装配维修等高技能型专业人才;一方面,企业通过在岗培训提升工人的计算机、电子、机械和医学知识,满足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对复合型技术工人的需求。四是要采取倾斜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工作创业、生活学习、人际学术等事业发展环境,为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作用,推动我省医疗器械特色小镇的创建。

三、结尾

我省医疗器械特色小镇的创建要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发医疗器械特色小镇创建活力,进位赶超,形成新的产业增长极,推动我省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国平.产业形态特征、演变与产业升级[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06).

[2] 刘志彪.产业升级的发展效应及其动因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10.

[3] 进贤县人民政府网.徐贵文.进贤新型工业实力板块调研报告[EB/OL].http://www.jinxian.gov.cn/ngdjxzz/24662.jhtml.2019-07-02.

[4] (美)彼得·F·德鲁克著.后资本主义社会[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1.王  东(1969-),男,江西广昌人,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主要从事美术与设计艺术教育及理论研究。(江西 南昌 330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2017年)规划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YS11)

猜你喜欢

创建特色小镇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