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里的中国

2020-11-26成艺璇

西部论丛 2020年3期
关键词:主持人

成艺璇

摘 要:《故事里的中国》通过在主题表达、内容创新、视觉布局、融合传播等层面建立新的范式,系统梳理和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现实主义经典作品,利用电视这一面向大众的传播形态,将时代巨制浓缩于方寸舞台,生动呈现经典作品承载的不朽记忆和时代精神,带领全国观众进行了一次跨越代际的经典重温。《故事里的中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的现实主义文艺作品中选取富有内涵与深意的人物故事,通过嘉宾与主持人的多重解读,演员的精彩演绎,彰显榜样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引领价值风向,是中国精神的最好诠释。

关键词:《故事里的中国》;原创节目;主持人

实践已经证明, 只有内容更为丰富、内涵更加深厚、形式更加新颖的文化产品才能在这种竞争中胜出。《故事里的中国》通过在主题表达、内容创新、视觉布局、融合传播等层面建立新的范式,系统梳理和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现实主义经典作品,利用电视这一面向大众的传播形态,将时代巨制浓缩于方寸舞台,生动呈现经典作品承载的不朽记忆和时代精神,带领全国观众进行了一次跨越代际的经典重温。

一、形式创新且多元,吸引受众关注度

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节目通过系统梳理与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现实主义题材文艺作品,从中选取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人物和故事,运用“戏剧+影视+综艺”的综合创新表达方式,演绎经典片段、访談主创人物、再现真实故事背后的情感力量,串联起了新中国的“影像艺术博物馆”。通过嘉宾与主持人的多重解读,演员的精彩演绎,通过英雄故事的艺术化再现,将英雄人物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心系人民、乐于奉献的形象展现在受众面前,彰显榜样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引领价值风向,是中国精神的最好诠释。

二、节目良心之作,水准高,精致画面提升可看性

《故事里的中国》这档节目相当大手笔,无论从舞台设计、演员配备和节目编排都相当硬核,让人一看便有种不敢戏谑调侃的厚重。

以首期节目《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例,胡歌、刘涛通过演绎经典的方式向革命先烈致敬,向老一辈艺术家致敬。在胡歌饰演的李侠发报的阁楼,从便携式的发报机、耳机,到摩斯讯号的相关书籍,再到桌上的一杯水,都真实地还原了地下情报员工作的场景。同时,狭小的阁楼、昏暗的灯光,更是完美营造了秘密发报的紧张感,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与代入感极强。客厅的空间则采用了明亮的暖光,再搭配雪白的桌布、摆放整齐的餐具和家庭陈设,以及桌子摆放着的照片、两人合影时的戒指与组织来信,生活的烟火气扑面而来,真实的家庭情景设定恰到好处,与发报空间的严肃、神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强化了一段革命浪漫主义爱情发生发展的特殊性。国民党监听间里的监听器和墙上的上海市街道地图,更是充满了细节的考究,充分暗示了烈士李白身在敌人腹地坚持斗争的紧迫与危机,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而洋服店里笔挺的西装、华丽的礼服,以及散落的衣架和桌子上的量衣尺,都仿佛一把把记忆的钥匙,一下子把观众带入那段难忘的历史中。每一处细节都深入人心,丝毫没有敷衍受众,尊重历史,还原真实历史场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在接下来的几期节目当中,同样以让受众敬畏的态度来对待节目,这是当今电视综艺节目领域少有的,亟需各类节目学习。

三、升华主题,铭记历史

《故事里的中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的现实主义文艺作品中选取富有内涵与深意的人物故事,通过嘉宾与主持人的多重解读,演员的精彩演绎,通过英雄故事的艺术化再现,将英雄人物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心系人民、乐于奉献的形象展现在受众面前,获取情感认同,彰显榜样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引领价值风向,是中国精神的最好诠释。例如,在第一期节目当中,节目的高潮点并没有因为表演的结束而结束,而是随着当年发报员苏采青的到来而推向了高潮。听她讲述真实的历史,那平实而含泪的叙述,却让人感受到最真实的心跳,感受到比任何华丽的台词更无法言预的惊心动魄,几乎观看的全过程,都跟着这位发报员奶奶在哭和笑,最后她娴熟地发报,大屏幕打出那句“李白前辈,您期盼的黎明,到了!”

四、主持人访谈分析

在《故事里的中国》,访谈占据很大部分的比重,因此,接下来我将对节目当中的访谈进行分析。

1.开门见山(以《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例)。以第一期《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例,主持人需要向观众清晰的介绍节目内容构成并且传出明确的节目立意,在第一期节目《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主持人董卿问何兰芬的扮演者袁霞“为了饰演何兰芬这个角色,您都做了哪些准备?”带领观众了解经典影视的创作故事。第二问舞台剧中男主角的扮演者胡歌,“在第一次演李侠的过程中,你对这个人物有更深的了解么?”引导当代青年创作者敬畏经典、学习经典。第三问李白烈士的战友苏采青;“如果还可以给李白发一封电报,你最想给他说什么?”让受众对节目想要传递的价值信息和信仰内容有了初步的感受。从访谈技巧层面来看,董卿用三个大方面的初级提问来串联起整期节目,让受众对节目有了清楚地认识。

2.有的聊(以《平凡的世界》为例)。在《故事里的中国》的每一期节目里,主持人董卿与嘉宾亲切对话、交流访谈,要想做到“有的聊”,就需要主持人对路遥与相关人物之间发生的故事有充分的了解。在本期节目里,当谈及路遥父亲那一份油菜的含义,翻报纸翻到指纹磨灭的故事以及《平凡的世界》加印等,董卿用自己的专业和她极高的文学素养以及对节目所包含的丰富素材的把控力和处理能力,使得每一个问题的抛出都能很好的引出被访者更精彩的陈述。所以,从这点来看,这绝不仅仅是娴熟的运用访谈技巧与方法,更是知识的大量储备与综合素养。

3.为情感失语(以《智取威虎山》、《焦裕禄》为例)。当杨子荣的扮演者童祥苓讲述由于两年拍摄与家人分别两地,以至于刚出生的小儿子不认识自己,董卿在听到这样的回答后出现了整整两秒的错愕和失语。这段时间的沉默和留白,或许超出了主持人应有的自持力,却还原了作为一名普通倾听者的共情力。

在《焦裕禄》这期节目当中,主持人董卿在与嘉宾谈过焦裕禄的生平后,董卿不停地运用点头、凝视等这种无声刺探的方式来与嘉宾互动,促使嘉宾说更多的信息。真诚倾听,是一个优秀访谈者所必备的专业素养,不论是凝视、蹙眉,还是点头、鼓掌,她都在给予讲述者最为真诚的反馈。

4.以身作则(以《白毛女》为例)。当《白毛女》中“喜儿”的扮演者之一孟于奶奶被请上舞台时,董卿察觉到了孟于奶奶的身高与访谈桌的高度差。于是董卿立马弯腰蹲下来调整嘉宾的椅子的高度。这个动作虽然并没有被剪辑到正片里,而是在《故事里的中国》官方抖音中以“短视频”的方式发布,在我看来,恰好是运用短视频平台用户年轻化这一特点,把青年正能量更好的传播出来。

5.传递力量(以《烈火中永生》为例)。在《红岩》这一期节目中,在作者马识途老先生阐述完《红岩》作者罗广斌的创作故事之后,董卿用一些名言做总结。在多期节目中,她都会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将观众的情感力量转换为当下奋斗的动力。

所以,在《故事里的中国》这档节目当中,董卿不仅仅是一个主持人、采访者,她更是一个优秀的倾听者。我们也相信,原创节目的未来也会是一片美好的景象。

参考文献

[1] 文衛华.让传统融入现代.让经典走进生活——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实践[J].电视研究,2018,(02):11-13.

[2] 徐协,张琦.从“使用与满足”角度看文化综艺节目的受众接受心理——以《朗读者》为例[J].视听,2018,(01):21-22.

猜你喜欢

主持人
主持人不要各说各话
最后一关
刘远立 圆桌会议主持人
阳原县第四实验小学
萌宝童话
荧幕主持人 妙趣造型四问
猫头鹰
我是淑女
小蛇圈圈绕的答疑会
咖喱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