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江淮方言的异化翻译
——以霍克思译本为例

2020-11-26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源语译本原著

陈 琳

(安徽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马鞍山243002)

原作、译者、读者构成翻译金三角,译者作为媒介和中间人,三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曾经提出两条路径,即“尽可能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或者“译者尽可能地不扰乱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1](P19-20),后者被韦努蒂称为异化翻译。霍克思译本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知名英译本(本文简称霍译本),霍克思在“译者序”结尾处明确点明,他的翻译目的是让读者体验自己阅读这部巨著的乐趣[2](P38)。自霍译本第壹卷问世以来,相关英译研究方兴未艾,其总体特色是以读者为依归,偏意译——“一提起霍译,大家会情不自禁地以为霍译最大的特点就是归化”[3](P6)。但是,这并不排斥霍译本中也有异化策略的使用,有的还非常传神[4,5]。而江淮方言在英译中如何使用异化策略迄今尚未受到充分关注。鉴于此,本文自建“《红楼梦》江淮方言汉英平行语料库”,通过对“嚼舌头、捣鬼、茅厮、姊妹、挺尸、现世宝、丢下钯儿弄扫帚”等典型江淮方言的英译剖析,探究霍译本在处理《红楼梦》中的江淮方言时,如何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诠释源语方言特征。

一、《红楼梦》江淮方言

方言是相对于标准语而言的特殊语码符号,是某地区人们共同使用的语言实体,是语言赖以存在的方式和维系人类社会的工具之一。江淮方言又名江淮官话,是长江以北至淮河两岸北方方言区8种官话之一,分布于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浙江等5省[6](P1)。《红楼梦》中的江淮方言“以江苏、安徽北部的淮河流域的中、下游区域为主”,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层面都有自身的特点,诸如少翘舌音,鼻音与边音不分,与现代北方官话有一定差异等[7]。江淮方言在明清小说以及其他文学作品中大量使用[8,9],我国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的方言研究也是红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红楼梦》江淮方言研究以及相关领域取得丰硕成果[7,10-14]。

依据上述研究成果,本研究关注《红楼梦》散布于全文120回的江淮方言,包括“姊妹、络子、茅厮、狗不识、作死、挺尸、捣鬼、嘴碎、现世宝、打点、催水、嚼舌根、丢下笆儿弄扫帚、寒毛”等共47条。主要参照程乙本,并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汉英对照本为蓝本[2],创建“《红楼梦》江淮方言汉英平行语料库”。

二、霍译本江淮方言的异化翻译

与归化翻译以读者为中心有所不同,异化翻译以源语文化为依归,尽可能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特色,即在翻译中“存异”,展现文化他者的风姿。《翻译学辞典》对异化翻译的阐释是:“为保留原文的某种异域性而有意打破目标语常规”[15](P59)。为了保留源语的原汁原味,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巧。霍译本在处理有关刘姥姥、赵嬷嬷、邢岫烟等使用的方言时,借用近代英国方言从词汇、句法等层面再现人物方言特征[4](P200-238);同时采用方言偏离和语法偏离的方法,与原著刘姥姥形象基本吻合,为译入语读者生动展现刘姥姥年长、粗俗、乡土的一面[5]。在处理江淮方言过程中,霍译本有意选用低频词汇和过时表述,并使用带有自创性的译文,展现方言异质特征。

(一)低频词汇创造陌生感

例1里头金桂的母亲忙了手脚,便骂宝蟾道:“小蹄子别嚼舌头了!姑娘几时拿东西到我家去?”(第103回)①

[霍译]Jin-gui’s mother was now in a state of extreme trepidation,and cursed Moonbeam roundly:“You little hussy!You scandal-monger!When did my daughter ever steal any of their things?”

此例取自原著第103回。呆霸王的媳妇夏金桂记恨香菱,在丈夫入狱后施毒计,在药汤里下砒霜毒害香菱。没想到阴差阳错,汤碗被宝蟾掉包,金桂错喝毒药汤丧命。在检查金桂的首饰匣时,发现许多首饰无处寻觅,宝蟾解释是金桂自己带回了娘家,遭到金桂母亲的抢白。依据《汉语方言大词典》,“嚼舌头”在江淮和中原等官话中是一个贬义词,释义为“信口胡说、搬弄是非、传闲话”[16](P7478)。词汇内涵与其他各地方言如“嚼舌”“嚼舌根”“嚼牙根子”“嚼舌头根”等非常接近[16](P7477-7479)。

图1 scandalmonger和mumbo jumbo使用频率图

霍译文采用的scandal-monger,是译入语中一个贬义词,含义是“散布丑闻者”(a person who spreads stories about the shocking or immoral things that other people have done)[17](P1777)。韦氏在线词典(Merriam-Webster)显示②,该词最早于1709年被使用,但是搜索人气频率(look-up popularity)位于倒数20%。柯林斯在线词典(Collins Dictionary)采用五个直径由小到大的圆圈标注英语词汇的使用频率②,圆圈高亮的个数越多,表明使用频率越高。在柯林斯在线词典中,该词的拼写没有连字符,形式为scandalmonger,并且仅对应直径最小的圆圈,表示该词的使用频率低(详见图1)。

就最近100年来看,该词的使用频率一直偏低,而且有继续走低的趋势(详见图2)。

图2 scandalmonger近100年和近50年使用频率走势图

同时,依据柯林斯在线词典,与scandalmonger词义较为接近的有tattle和gossip等词。其中,tattle对应两个圆圈,gossip对应三个圆圈(详见图3),表示使用频率均高于scandalmonger。因此,此例译文中译者有意选用词频低的scandalmonger来彰显江淮方言“嚼舌头”的异质特征。

图3 gossip和tattle使用频率图

例2刘老老也急忙走到炕前,嘴里念佛,捣了些鬼,果然凤姐好些。(第113回)

[霍译]…Grandmother Liu,who hurried over to the kang and began muttering prayers to the Buddha and a lot of other mumbo-jumbo,which appeared to rally Xi-feng's spirits a little.

此例取自原著第113回。根据故事情节发展,贾母仙逝、赵姨娘暴毙,病重的王熙凤此时被尤二姐等人的冤魂缠绕,倍受折磨。正在这个时候,刘老老三进大观园。见凤姐病情愈加不妙,用手在空中乱抓,刘老老便走到炕前,“嘴里念佛,捣了些鬼”。“捣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暗中使用诡计”[18](P219),是一个贬义词。但是,作为江淮方言却有不同的内涵。依据《汉语方言大词典》,在江淮方言中释义为“耳语,说悄悄话”[16](P4739),语体色彩偏中性。

霍译文选用的mumbo-jumbo,在译入语中是一个“非正式和贬义”词汇,意为“繁琐严肃但无意义的语言(或仪式);胡言乱语”[17](P1318)。韦氏在线词典显示②,该词最早于1738年被使用,搜素人气频率位于倒数40%。柯林斯在线词典中,该词拼写也没有连字符,形式为mumbo jumbo,也仅仅对应直径最小的圆圈,显示该词的低使用频率(详见图1)②。从柯林斯在线词典所反映的该词使用频率整体来看,mumbo jumbo在刚刚问世的十八世纪使用频率较高,但是,从十八世纪下半叶开始,该词使用频率出现下降趋势,到十九世纪上半叶下降幅度明显,二十世纪虽有反弹,但使用频率总体偏低(详见图4)。

图4 mumbo jumbo使用频率走势图

依据柯林斯在线词典,与mumbo jumbo词义较为接近的有gibberish,nonsense和jargon等词。其中,gibberish对应两个圆圈,nonsense和jargon各对应三个圆圈(详见图5),表示这三个词的使用频率均高于scandalmonger。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此例译文中的mumbo jumbo的使用词频明显低于上述三个近义词,应该是译者精心选择的结果。从原著故事上下文来看,刘老老是一位经年村妪,擅长说些个鬼神之类的故事,译文选用mumbo-jumbo阐释方言“捣鬼”,虽然语体色彩稍显偏离(原文偏中性而译文偏贬义),但通过选用词频较低的mumbo jumbo,也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该词的异质特征。

图5 gibberish,nonsense和jargon使用频率图

(二)过时表述凸显方言色彩

霍译本刻意选用一些过时的表述来阐释《红楼梦》原著中的方言,譬如选用howsomever和leastways等词来阐释刘姥姥使用的俚语[4](P229-230)。在江淮方言的英译处理中这种技巧的使用也较为突出。以“茅厮”为例,在《汉语方言大词典》中,“茅厮”作为中原官话,即为“厕所”[16](P3161)。同时,在江淮方言中还有“茅司”“茅缸”等其他称谓[16](P3160)。 一般而言,“茅厮”多为在路边搭建供人方便的简陋房间。从《红楼梦》写作年代判断,当时的“茅厮”设施应该与带有冲水设施的现代化洗手间不可同日而语,书中甚至不时提到就地解决内急的情况,如司琪(第27回)、刘姥姥(第41回)、宝玉(第54回)、鸳鸯(第71回)等。因此,霍译是如何处理这一较为粗俗的方言呢?来看如下两例:

例3少不得撒谎说:“天黑了,失脚掉在茅厕里了。”(第12回)

[霍译]…he had to pretend that he had been out in the darkness to ease himself and had fallen into the jakes.

此例取自原著第12回。此回贾瑞原想在西边穿堂与凤姐幽会,没料到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瑞美梦落空,被贾蔷和贾蓉当场捉住勒索纹银,还遭粪尿泼身狼狈不堪,回家后只好以天黑失足跌入粪坑作为托词搪塞。本例中霍译选用jakes来阐释“茅厮”这一方言。依据柯林斯在线词典,jakes是英格兰西南部方言(Southwest England dialect),与lavatory相比是一个较为过时的俚语(an archaic slang word for lavatory)②。同时,该词的使用频率也非常低,仅对应一个圆圈(详见图6)。因此,jakes这个词汇自身所拥有的色彩,尤其是过时俚语和英格兰方言,可以用来彰显源语中“茅厮”的方言特色。

图6 柯林斯在线词典显示jakes和privy使用频率及其他特征

例4众人都笑道:“别是掉在茅厕里了?”(第41回)

[霍译] “Perhaps she’s fallen into the privy,”one of the young people suggested cheerfully.

此例取自原著第41回。刘老老二进荣国府,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刘老老因贪杯吃多了酒水,在游览大观园时内急要如厕,一个婆子把她带到大观园东北角上,刘老老出恭后误撞进怡红院,在宝玉房内呼呼大睡。板儿急着找姥姥,众人开玩笑说刘老老掉茅厮里了。本例霍译选用privy一词,该词以及其复数形式(privies)词义色彩都偏过时(详见图6),尤其指那种户外的厕所或无冲洗设备的茅房[17](P1577),用在此处较为契合。

(三)带有自创性的译文展现方言特质

霍译本在诸多方面体现一定创新精神。从宏观而论,霍译在翻译体制上体现一定更易和独创[19](P65-80);在微观上,霍译遴选底本时参考原著众多版本,并经自身重构[19](P38)。此外,在具体选词上也体现一定自创性,这种独特的表述一定程度上展现方言的异质特征。本文举出四例加以说明。

例5头一件,咱们是姑舅姐妹,宝姐姐是两姨姐妹……(第20回)③

[霍译]Take kinship first:you are my cousin on Father’s side;Cousin Bao is only a mothercousin.

此例取自原著第20回。故事背景是黛玉因见宝玉和宝钗一处玩,赌气回屋垂泪,宝玉赶紧解释,试图就血缘关系的远近劝导黛玉。此例中“姑舅姐妹”指自己与姑母、舅父孩子的亲戚关系,而“两姨姐妹”是以母系为主的血亲亲属,姐妹之间的孩子叫做两姨表亲。根据《红楼梦》情节安排,贾宝玉的母亲和薛宝钗的母亲是本家亲姐妹,薛宝钗与贾宝玉是两姨姐弟。而林黛玉的母亲贾敏,与贾宝玉父亲贾政是亲兄妹,即贾敏是贾宝玉的姑姑,贾政是林黛玉的舅舅,所以林黛玉与贾宝玉是姑表兄妹。宝玉认为“姑舅姐妹”在血缘上比“两姨姐妹”要更近一层,所谓“亲不隔疏”。

霍译选用cousin对应源语“姐妹”。该词可以“表达旁亲关系,但并不反映长幼差异和性别差异”[20](P69),同时,也不反映血缘是源于母系还是父系。因此,“姑舅姐妹”霍译的表述是cousin后添加一个介词短语限定修饰on Father’s side,表明血缘出自父亲这边,但是“两姨姐妹”却没有选用常见的on the mother’s side等表述,而是采用了mothercousin。我们将该词分别输入英国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和美国语料库(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均显示没有匹配。因此,mother-cousin应该是霍译针对“两姨姐妹”血缘关系特点,颇具自创性的表述。

例6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沾污了去,也算无能!(第65回)

[霍译]Why should that pair of precious rascals be allowed to ruin girls like us that are worth a million of them and get away with it?

此例取自原著第65回。此回描写贾琏偷娶尤二姐后,贾珍依旧来找尤氏姐妹厮混,遭到尤三姐的嬉笑怒骂和百般捉弄。根据原文,尤氏姐妹虽然天生丽质,但是无法逃脱贾珍、贾蓉父子的纠缠,即父子聚麀。与尤二姐不同的是,尤三姐能够认清当前处境,同时想方设法予以改变。本例源语中提到的“两个现世宝”,即指贾珍和贾蓉父子。

在《汉语方言大词典》中,“现世宝”作为江淮官话,释义为“出丑、丢脸的人”[16](P3063)。从修辞手法来看,“宝”即宝贝,是褒义词,而“现世”意为丢人现眼,则是贬义词。用“现世”来修饰“宝”,运用了矛盾修辞手法,或称精警。针对“现世宝”这一方言,霍译提供的译文是precious rascals。有趣的是,英国国家语料库和美国语料库均没有提供相关例词或例句,霍译文的独创特色也通过该词得以进一步展现。虽然源语和译文都是“形容词+名词”的结构,但是,在前后词性的色彩上却正好相反,即源语结构是“形容词(贬义)+名词(褒义)”,译文结构却是“形容词(褒义)+名词(贬义)”。值得一提的是,源语中的矛盾修辞法,在霍译文中得到保留,源语中的异质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传递。

例7晴雯已醒,因笑唤麝月道:“……真是挺死尸呢!”(第51回)

[霍 译]The noise he made had woken Skybright,who called out from where she lay to Musk.“…You must sleep like a corpse!”

此例取自原著第51回。袭人先因母亲病重回家探视,老母病故后留下料理后事。晴雯和麝月在怡红院中服侍宝玉就寝。三更过后宝玉梦中呼唤袭人,麝月佯装未听到不作回答,晴雯醒来后责怪麝月睡得太沉,即“挺死尸”。依据《汉语方言大词典》,“挺”在江淮、中原等官话中是一个贬义词,意为“躺”或“睡”[16](P4008)。“挺尸”一词在江淮和中原等官话中也较为常见,释义为“睡觉”,但较为粗鲁,是骂人的话。

此例“挺死尸”霍译文采用sleep like a corpse,英国国家语料库没有提供相关例词或例句,美国语料库也仅提供2例,说明这种表述在译入语语境中并不多见。相比之下,更为常见的表述有sleep like a baby,sleeplike a log,sleep like a top,sleep like a rock等。换句话说,英语中用作熟睡的喻体有婴儿、原木、陀螺、岩石等,用“死尸”作为喻体较为罕见。霍译文like a corpse保留了源语喻体,同时也保存了源语中的方言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死尸”作为喻体不仅在此例中予以保留,在其他类似场合的翻译中甚至还有增译现象,譬如第60回“芳官直挺挺躺在地下,哭的死过去。”④,此处“直挺挺”霍译文即为stretched out corpselike,而这种表述在英国国家语料库和美国语料库中均未发现相关例词或例句,应该是译者的自创表述。

例8你一个媳妇,虽然帮着,也是天天“丢下钯儿弄扫帚”。(第47回)

[霍 译]It’s true that she has Lian’s wife to help her,but she has so much to do that she hardly knows which way to turn—always“putting the rake down to pick up the broom”.

此例取自原著第47回。贾母长子贾赦看中了鸳鸯,一贯对丈夫百依百顺的邢夫人先拉凤姐出面做媒,又抬出鸳鸯嫂子说情。鸳鸯却以死明志,闹出一场“尴尬人做尴尬事”的闹剧。鸳鸯是贾母最喜欢的贴身丫鬟,贾赦和邢夫人居然打起她的主意让贾母非常生气。本例部分节选自贾母教训邢夫人的言语。例句中“你一个媳妇”指的是王熙凤,“帮着”指的是熙凤替一向身体欠佳的王夫人分忧料理家事。

依据《汉语方言大词典》,“丢下钯儿弄扫帚”是典型江淮方言,借用“钯儿”和“扫帚”等农活和家务中常见器具,形象比喻“忙不过来”[16](P2007)。 凤姐精明能干,深得贾母欢心,但贾府事情多如牛毛,凤姐整天忙碌,甚至带病料理家务。霍译文的处理并没有去诠释这条方言的具体内涵,而是采用直译,将“丢下钯儿弄扫帚”翻译为putting the rake down to pick up the broom,完全保留源语中“钯儿”(rake)和“扫帚”(broom)的意象,同时将译文置于引号中,提醒读者这种表述是由源语直接引用。但是,在英国国家语料库和美国语料库中也均未发现相关例词例句,这也应该属于译者独创。

三、结论

虽然《红楼梦》霍译本总体以读者为中心偏归化,但是,在江淮方言的英译处理上却呈现一定异化特征,本文探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三种,即在众多同/近义词中挑选低频词汇、有意选用过时表述,以及采用带有自创性质的词语表达,目的在于制造陌生和疏离感,拉大译作和读者的距离,凸显源语方言的异质特色,为西方读者展现中国文化特色做出努力。

注 释:

①例1-8中、英文详见《The Story of The Stone》(汉英对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伍卷第102-103页、第伍卷第336-337页、第壹卷第272-273页、第贰卷第396-397页、第壹卷第484-485页、第叁卷第352-353页、第贰卷第654-655页、第贰卷第534-535页。例句中粗体为笔者所加,以示强调。

②分 别 详 见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和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dictionary网站。

③依据“《红楼梦》方言汉英平行语料库”,霍译底本约占总数三分之一的“姊妹”出现变体“姐妹”。“姐妹”是“姊妹”的反义复合词。据相关研究考证,“姐妹”连用的情况大约始于隋唐,可以用来表示“姊妹”的所有义项,详见曾丹撰写《“姊妹”和“姐妹”的历时演变及方言调查》(《咸宁学院学报》2012年第8期第54-57页)。

④此处参见《The Story of The Stone》(汉英对照)第叁卷第182-183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

猜你喜欢

源语译本原著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德译本《牡丹亭》赴欧演出考论——以1936年奥地利“六幕”演出为中心
拔牙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水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