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模式的新探索

2020-11-26吴兆文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舆情校园信息

吴兆文

(淮南师范学院 计算机学院,安徽 淮南23203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会诊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1]习总书记的讲话对加强高校网络管理、管控网络舆情、维护高校正常的秩序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指导价值,使高校的网络舆情管控有了正确的方向。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舆情行为分析

崔宗敏等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处于紊乱期和重塑期,很容易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2]。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和思想定型期,思想活跃、热情冲动、善于表达,是网络舆论的重要参与者和传播者。根据相关文献和实践调研,校园网络舆情的产生符合学生行为及心理特征,学生对自身安全利益的诉求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都有可能引发网络舆情。因此,要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需洞悉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原因,掌握大学生的舆情行为。目前学生的网络诉求意愿在不断增强,当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安全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求助于网络,发泄不满,希望引起关注,如果不加以引导就有可能会产生网络舆情事件。

(一)教育管理方式

目前,学校管理体制及考评体系缺乏对学生管理过程的考核,难以激发学生管理者(辅导员)管理班级的积极性,辅导员普遍抱有“只求平安、但求无过”的心理;且辅导员均承担有模块工作,事务性工作繁多繁重,致使其在学生管理中投入的精力远远不足,分散了班级管理的主体工作时间和精力,难免会有简单、粗暴、冷寞等消极应付的态度,在回应学生反映的问题上会存在不及时、不调查,甚至回怼、训斥、拖延、不予理睬等现象;班级事务上民主范围不够、涉及学生利益的奖助学金评选、贫困资助的评定等事项不透明,班级事务过问少,学生干部集权专断以及自习室管理混乱、公共学习场所维护不完善、宿舍生活设施不健全等学校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满、议论,现实中如果投诉途径不畅或得不到合理回应,借助网络媒体表达看法,是学生们首先想到的方法之一。根据诺依曼的“沉默螺旋”理论,网络媒体中如出现对相关学生利益问题的抱怨和议论,容易在同学中间产生共鸣,进而使绝大多数的沉默者也发出自己的声音,形成共震,从而引起网络围观、评论和发酵,造成群体极化,产生网络舆情。

(二)校园突发事件

校园突发事件,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在高校校园内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危害校园安全的紧急事件,如校园交通事故,饮食卫生事件,学生打架斗殴、伤亡事件等等,容易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围观、评说、议论非常多,传播速度极快。突发事件上升为网络舆情需具备公共性、相关性、负面性和模糊性等四种特征[3]。显然,校园突发事件符合舆情产生的四个特征,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探究与评议,如果校方引导和处置不果断、不恰当,信息公开不及时、不明确,就会给旁观者提供相当的谈论、辩论、想象的空间,在此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讹传、误传、夸大宣传等,在从众心理和社会趋同效应的叠加影响下,容易成为舆情发展的催化剂,事件会被迅速放大,致使网络舆情快速发展。

(三)社会热点问题

此外,社会热点问题也是引起校园舆情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有知识、爱祖国、尚正义,正处于感性向理性发展的成长时期,他们的思想活跃但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涉及国家及社会的重大事件比较敏感,如对中美贸易战、香港事件、新冠疫情防控等会特别关注。一些西方媒体、社会机构或组织通过媒体散播的诋毁、抹黑、中伤国家体制、制度和政策的不实消息,极易引起大学生的愤怒,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体主动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予以反驳和澄清也是情理之中。但青年学生感性多于理性,明辨事情缘由能力欠缺,容易冲动好胜,加上网络新媒体的匿名性特点,在网络上相互讨论和交流中容易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未经思考的想法和观点,但这些未经思考的想法和观点有可能会对社会稳定、校园安定形成威胁。

二、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不足分析

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时代,高校作为知识与思想的引领者,在网络管理、思政教育、宣传引导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面对新媒体环境,高校应对舆情尚存在不少短板,校园舆情事件的不时发生,给学校声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应急响应机制尚待健全

一是舆情监管职能分散。遇到突发事件,往往由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处理,具有临时性、应急性、拼凑性等特点,容易产生部门间职责不清、权责不明、整体联动性不强等问题,不利于校园网络舆情的高效规范处置。二是应急知识资源整合不够。学校相关部门虽零散地存有一些应急文献资料,如法律法规、处置方案等,但未能建立起系统文献库,知识资源保障度不足。

(二)舆情处理观念落后陈旧

多数高校在应对各种各样的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时,第一想法依然是以封、删、堵等传统的应对举措为主,手段简单粗暴,难以服众,无法满足新媒体的发展需求,很容易与学生发生舆论对立,起不到应有的处置效果;同时,传统举措也极易导致应对舆情反应速度慢,处理过程武断,处置事件迟缓等弊端,可能会丧失事件的最佳应对时机,也不利于构建师生对高校的信任感。

(三)舆情监管力量严重不足

鉴于种种原因,高校缺少网络舆情监控机构和人员,基本上也就是为应急而应急,出现重大舆情事件,也只是临时抽调相关人员予以处置。同时,学生管理队伍(辅导员班主任)的舆情意识也普遍不高,对网络舆情收集、分析、研判等普遍缺乏经验。由此可知,高校网络舆情监控队伍目前还不够健全、专业性也有待提升,这对维护高校网络舆论安全有着严重影响,亟待组建和充实[4]。

三、学生网络舆情员队伍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网络舆论问题的解决不应通过强制性的控制,而应该建立快速发现和应对舆情的机制,增强网上评论力度以营造网上正面舆论强势[5]。针对学校网络舆情发生的原因以及实际管理中所存在的不足,亟需创新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方式,提高网络舆情监管效率,切实保障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通过优化学生干部组成,组建一支学生网络舆情员队伍,发挥学生在网络舆情处置中的主体作用,可提高校园舆情监管效率。

(一)实现校园舆情监测的全面覆盖

建立遍布全校范围的舆情监测点,实现校园舆情的快速发现,为有效处置提供信息支撑。大学生群体是一支庞大的优质人力资源,从中选拔组建一支学生舆情员队伍,经过培训后履行校园舆情收集职责,实行轮班制上岗、网格化管理、全天候监测,有利于发现舆情和传导信息;同时,学生舆情员遍布各学生单元(宿舍、教室、班级……),既是高校舆情监管力量的有效补充,弥补学校舆情管理力量的不足,又可以提高舆情发现的针对性和及时性,有利于提高学校网络舆情的处置效率。

(二)增强网络舆情行为的动态感知

学生舆情员队伍,是由一群具备良好素质与过硬品德的学生骨干组成的,自身素质优良。由于具有学生的主体身份,因此他们具有与学生三观的同质性、思想行为的相似性、舆论表达的互同性,对校园网络舆情发生的诱导因素具有直接感知性和可知性。作为学生舆情员,在履行舆情监管职能时能激发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身份认同感,在处理舆情时能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和调解主导性作用。

(三)提高网络舆情信息的准确收集

学生网络舆情员队伍身处学生中间,分散于每个学生单元如班级、宿舍、社团中,覆盖面广,能实现校园舆情的全方位全过程监测。学生所面对的问题也是舆情监管队伍自身面临的问题,比较容易从源头上掌握可能发生舆情的诱因,因此提前进行舆情研判,搜集可能的舆情线索,及时发现学生的网络舆论动态,全面准确掌握和收集舆情信息。

(四)促进网络舆情信息的顺畅传导

学生舆情员队伍的组建,使信息传递更加畅通,生校间的舆情可一站式传递,信息能以最快时间传递到学校决策层,避免了中间环节过多造成的生校间信息流通障碍,减少了信息延滞、失真或衰减,拉近了生校间的距离,大大提高了舆情信息的传输效率,使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校园事件学校第一时间获知,从而实现校园舆情的及时响应和处置,有效避免事件的扩散与失控。

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舆情监管模式

高校多数职能部门均是以管理者身份引导或者管理校园网络舆论,出现网络舆情通常仍是采用堵、删等方式予以处置,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论参与作用。高校应广泛主动吸纳思想政治觉悟高、文字表达能力强、热心学校公务事务的学生加入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来[6],利用互联网所具有的开放性、交互性等特征,指导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利用大学生对自己学校的关心、对自己切身利益的关注,让大学生成为校园网络舆情监管的主角,体现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一)构建两维三级的组织领导体系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科学预防、及时研判与高效引导等应对措施,对维护校园稳定、保证学校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高校的舆论宣传应统一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利用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力量,以学生舆情员为主体,构建高校党委、行政的两维舆情监管组织领导体系,校、院、班级(宿舍)三级舆情管理格局。两维就是党委与行政作为两维主线发挥决策、领导、指导功能,加强对学生舆情员队伍的组织领导,统一思想,提供资源条件保障;三级是指学校、二级学院、学生群体三个层级的舆情信息收集、分析、发布机制,各层级相互联动,上下贯通。强化学校组织领导,优化学生舆情员质量,正确导向与教育培养相结合,强力处置与协调联动相统一,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统一部署,实现校园网络舆情监管科学有效的联动管理格局。

图1 校园网络舆情学生自主监管机制图

(二)建立学生为主体的校园舆情监管新模式

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学校指导协调、学生全员全过程参加、上下联动的的校园舆情收集、处理、发布机制(如图1)。

如图1所示,空心箭头为舆情信息收集分析流程,实心箭头为舆情信息发布过程。

舆情收集。舆情的收集是开展舆情监管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证,通过新媒体平台和现实学生群体,由学生舆情员(一般为学生干部如寝室长和班委)对学生的网络行为和现实行为进行观察,收集学生的舆论信息,二级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和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对班级和宿舍的舆论信息进行初步汇总,统一报送至各二级学院舆情信息中心进行初步分析与研判。在舆情信息收集过程中,学生舆情员依托宿舍或班级微信群、QQ群、微博等载体并通过班级与宿舍日常管理观察,适时了解所在班级或宿舍学生的舆情情况,进行汇总和初步分类、初步处置。

舆情分析。学校建立舆情监控分析中心,设置于校团总支学生会,对各学院呈报的舆情数据进行汇总,借助于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大数据分析模型,按照舆情典型特征进行分析比对,筛选出需要关注的信息因素,揭示舆情数据所蕴涵的规律特征,预测可能的舆情因素,实现网络舆情的及时发现与动态跟踪,提高网络舆情的预测预警能力[7],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形成舆情分析报告,适时向学校党委(宣传部)汇报。

舆情处置。学校对呈送上来的舆情分析报告及时进行审查,制订干预方案,会同学校职能部门制定干预举措,确定介入方式、干预步骤、参与部门、介入内容、条件保障等,及时将可能的舆情消灭在萌芽阶段,避免事态的蔓延和升级。

信息发布。与此同时,学校召开舆情信息发布会,由学生意见领袖、学生网络大V、学生信息宣传员等组成的舆情发布成员参加,知晓舆情处置的权威信息,通过新媒体将信息传达和解释到各二级学院信息中心,并逐级发布到各班级、宿舍,形成闭环,使舆情上下贯通,信息即时公开、透明,避免模糊、猜疑以及谣言产生和扩散等不利局面。在信息发布过程中,通过他们发布学校官方消息,宣传正面舆论,释疑各种猜测,以身示教、以身宣法,以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的语言表达观点,使广大同学更易于理解、接受和行动。

(三)构建学生网络舆情员队伍的传承机制

由于学生在校时间的限制,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员队伍的年度新老传承对校园舆情监管机制的有效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可参照学生组织的传承机制来构建学生舆情员队伍的吐旧纳新,具体传承机制如图2。

图2 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员组建过程图

参照学校学生组织及学生社团招新机制,组建学校学生舆情员队伍,具体可分四个步骤:一是招新。每年开学初,在新入学的学生干部中招聘和培养一批政治信念坚定、思想素质优良、熟悉网宣技能、责任心强的青年学生加入到学校舆情信息员队伍中来,通过笔试、面试筛选一定数量的学生干部进行重点培养;二是培训。邀请具有专业信息素养的教师对他们进行舆情知识、舆情发现和舆情收集技能培训,按照舆情特点,细化操作方法,突出舆情发现的典型特征,使其熟练掌握;三是分组。根据每个人的学习成绩、个性特点以及舆情天赋,进行筛选分组,分别组建到学校信息员和学院信息员队伍中去。校院两级信息员又分为舆情信息员、宣传员和舆情领袖、网络大V等。并对不同岗位的职责进行清晰认定,各尽职守,紧密配合,明确分工,协同发挥舆情管理的学生主体作用;四是上岗。在日常学习之余,分时段轮流值守,认真履职。整个舆情队伍全部由学生组成,学校只需要配备一名舆情管理员(隶属于宣传部)对出现的舆情及时甄别上报即可。在学生舆情队伍中,参照校、院学生会干部轮换机制做好新老舆情员的传承发展,以老带新,有序更迭。

学生舆情员队伍有不同的职务分类,承担着不同的管理职责。舆情信息员广泛分布于各级学生单位之中,承担舆情发现和信息收集、报送与反馈任务;宣传员主要是上情下达,宣传正面形象,重要政策传达,以积极、正面、客观的观点传播正能量,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高校网络“意见领袖”、网络大V等概念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指的是在大学校园网络中比较活跃、对社会热点问题有独到见解、网络影响力较大的一部分人。通过“意见领袖”、网络大V发表对社会热点事件、学校教学管理的正面看法,释疑同学们的疑问,用正面、积极的观点,健康、端正的态度看待出现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在纷乱的信息当中找到思想层面的准确解读,引导大学生对热点事件、社会问题的正确理解和科学对待。

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能够在校园舆情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信息传导作用。建立学生舆情员队伍,发挥他们在校园舆情监管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学校在舆情管理中,加强对学生的领导和引导,鼓励学生参与校园舆情管理,一方面可以缓解学校应对舆情的压力;另一方面,可有效培育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体意识,对学校培养人才、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都有好处,也是学校贯彻三全育人的有益尝试。

猜你喜欢

舆情校园信息
数字舆情
订阅信息
数字舆情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消费舆情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