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小学美术生活情趣化教学艺术的实践与研究

2020-11-26陈曌今

关键词:情趣美术笔者

陈曌今

(福建省泉州市师院附属小学)

生活是美术创作的不竭源泉,也是让美术课堂充满情趣的动力源。基于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以生活为原点,以情趣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既要通过积极参与生活来加强美术体验,又要通过美术学习来表现生活。下面,笔者就如何围绕生活情趣化这一主线开展小学美术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让美术教学根植于生活

生活是美术的根,没有生活就没有美术。美术是生活的结晶,是一种高层次的生活形式。基于这一认识,为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加接地气、更加富有成效,笔者有意识地从生活情趣切入,使现实生活内化于美术教学,美术教学因根植于生活而充满情趣。实践证明,促进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与深度融合,不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美术理念。在此基础上,为使学生催生激情的火花和产生艺术本能反应,笔者还以生活为基础,创设适合学生美术学习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深刻认识美术与生活互为依存的关系,深刻体会美术虽高于生活但也不能高高在上,明白美术是一种用来协调精神和自然的方式。一旦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满足,就自然而然地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美术创作实践中去,培养创作情感,提升美术核心素养。

二、让教学内容融入生活

生活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看到很多废旧材料,如何利用这些废旧材料,使其变废为宝,尤其是将其升华为教育资源和教育素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基于这一认识,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笔者非常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废旧材料再利用的意识,教会他们对废旧材料进行二次创造,即从大量废旧材料中挑选出可利用的材料,通过自己的构思、设计和加工,废旧材料可以成为有用、有价值的东西。这种废旧材料的再创造、再利用过程,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也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其融入美术教学,即让学生通过自己想象和所学的知识对废旧材料进行绘画或者装饰。这种将美术学习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形式,既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带来的乐趣,又让学生用生活给予的灵感进行创作。

三、让教学课堂充满生活情趣

课堂是教学过程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情趣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喜欢,更是构建高效美术课堂的必备条件。所以,要构建生活化、情趣性的高效课堂,重中之重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所有的美术素材无不来自生活、所有的美术作品无不是生活的结晶。基于这一认识,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来形象、生动地展现不同的生活情景以及与美术教学相关的各种素材,激发学生进一步树立生活中的一切皆素材的理念。比如,教学“蔬果的联想”这一课时,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了芥菜、大白菜、红萝卜、西瓜等生活中常见的蔬菜、瓜果,并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色彩、形状和纹理。同时,笔者还指导学生学习了雕刻、塑造等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蔬菜、瓜果变成一件好玩、有趣的玩具,以此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四、让生活情趣贯穿评价全过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评与自我反思能力以及互评互鉴能力,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需要更加看重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评价方面,教师要改变那种专门采取总结性评价方法的传统做法,采取科学性的评价方法。基于这一认识,在开展评价过程中,为使评价更具人性化和情趣化,笔者一方面大力提倡学生自评与互评,并将此做法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每个教学节点上都能充分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认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绘画的活力;另一方面,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例如,在具体评价时,有时奖红花,有时贴星星,有时也用一两句话进行简单的评价。但无论采取哪一种评价方式,都是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都是为了教师教得有干劲、有效率。

总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当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情趣,善于让生活情趣的源泉在美术教学中充分涌流,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生活,更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之美、感受生活之美和享受美术中的生活之美。

猜你喜欢

情趣美术笔者
老师,别走……
美术篇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诗词要有情趣
四格情趣
性能相差达32%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