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拾得与摒弃:小学英语教学教师角色研究

2020-11-26倪宁可

关键词:英语课程意识英语教学

倪宁可

(浙江省杭州市绿城育华小学)

按《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英语教育应特别重视学生所持的态度、所投入的情感、所运用的学习策略及所发展的文化意识。但这给教师的课堂角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分别居于“主导”及“主体”地位,这与现代的教学理念极其一致。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是“主角”,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能得到体现。

一、小学课堂师生地位遭摒弃的原因

研究表明,目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之所以依然是“主角”,而学生还是“配角”,由主客观两方面原因造成。

(一)主观因素

我国目前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多为年轻教师。从接受调查的教师反映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均能意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在这些年轻教师看来,小学英语教学无非是对中学英语教学的铺垫。加之,他们在接受师范教育时,绝大多数教育机构并没有开设“小学英语教育”这一专业。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开设的学科教学论、教学法也多是通识教育。所以,即使已经具备了科学的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多出于“知识本位”而机械性地教导单词及一些简单的语法,最终使学生感到厌倦,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语言知识、技能的培养也无从谈起。

例如,在PEP(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三年级下中需要学生掌握“What’she like?”这个句型。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在对这个句子就单词、语法进行分解之后,多会组织学生如复读机一般不厌其烦地阅读,然后要求学生默写等。从二语习得及有意义学习理论来看,这种机械式的语言输入其实并不是有意义的学习。所以,即使当时绝大多数学生,甚至所有学生均能熟练掌握这句话的发音、书写甚至语法要领,但下次上课,教师再带领学生温习时,学生普遍还是一脸蒙。

教师在教学该句型时,为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而自己也能起到主导作用,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首先可设计“Good”“Nice”等简单的回答语,设置一定的情境,并假想句中的“he”为班里的同学TOM。然后,教师发问:“What’she like?”请大家一起回答。无论大家回答时选择“Good”或者“Nice”均无关紧要,关键是操练。鉴于这个句型既可问长相,也可问人品,所以,其后在向大家讲明之后,在保留“Good”“Nice”回答语的基础上,再增设“He looks good/nice”以及“He has big eyes”“He has a small face”等。然后,再由教师发问,先由学生集体回答,后随机挑选学生回答。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做任何消极性评价。但在教师回答完毕之后,再向学生们讲解,“Good”“Nice”均可表示TOM 是好人一个,或者TOM 是帅哥一枚。“He looks good/nice”只能表示TOM 是帅哥一枚。而“He has big eyes”“He has a small face”则分别表示“他长着一对大大的眼睛”“他的脸盘儿小”。在教师以夸张幽默的语言讲解之后,再采取其他形式操练,比如两两对答或组组对答等。

这种教学活动显然极大限度地突破了机械式练习带来的消极影响,真正地实现了语言输入、输出的同步进行,实现了有意义学习。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均得到了真正体现。但这首先取决于教师的主观认识。

(二)客观因素

导致小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实现的客观因素较多,但主要由学生、家长及管理三种因素导致。

1.学生因素

英语与汉语分属于截然不同的语系,就小学层面的学习来讲,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相似之处,汉语是属于汉藏语音,而英语是属于印欧语系。即使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对认知能力、生活体验极其有限的小学生而言,这些原本不多的相似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许多小学生在初学英语时常把英语字母读成汉语拼音便是这个道理。许多小学英语一线教师在接受调查时表示,在英语教学时,他们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主导地位进行了移位,成了课堂上的主角,实是因为学生在英语知识及技能等方面存有很大欠缺。

2.家长因素

现在多数孩子的家长均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应试教育情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父母多数认为英语教学应围绕单词、句子展开。至于语言文化知识,只要考不到的东西,他们均不关心。虽然像杭州这样的城市,小升初的考试中,英语并不作为考试科目。但孩子升入初中之后,在考试层面上,英语与语文、数学并无差异,单词、语法、阅读及写作均属于考试考核考查的范畴。如果在小学阶段,基础不牢靠,等孩子升上了初中,便将落后于别人。出于这种考虑,家长无形中便把压力转给了教师,导致教师只能在课堂上以主角的身份带领同学识记单词或读写等。

3.管理因素

再就管理来看,许多学校认为在小学阶段,英语是“副课”。再加上小学英语师资欠缺,一些教师被动地从事英语教学,却无形中导致教师素质难以达到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同样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得以实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师生课堂中的地位遭到摒弃从根本上反映了小学英语师资的欠缺,教师专业化程度不够。为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使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亟须提高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程度。

二、师生地位“拾得”对策

基于目前小学英语课堂师生地位被摒弃的实际情况及作用因素,可从专业意识、知识、技能等方面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

(一)提高专业意识对策

广义上来讲,专业意识是指为了完成某一特定工作或专业而必备的根本认识。按“新课标”的内容来看,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意识涉及这样几个方面:

1.人文意识。《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英语不但应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还要丰富情感历程、生活经历,培养他们的思维、个性及提高人文素养。由此可以看出,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及技能不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相反,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应与语言知识技能共同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为此,教师必须培养自己的人文意识。

2.全面意识。《英语课程标准》把英语学习划分成四个方面的内容:语言知识及技能、学生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及文化意识。四个方面的内容从根本上决定着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单纯地把其中某个方面作为教学目标,对四个方面的内容做出“轻重缓急”的划分,只能导致学生不能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另外,教师还应树立全面的评估意识,应把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有机结合,建立复合多元的评估体系。

3.“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标准的解读非常富有弹性。从“了解”“尝试”等字眼的运用中便可以看出,不再为了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如果把“新课标”排除在外,单纯地就建构主义原理及人本主义的观点来看,小学英语教师也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与理念,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应能满足学生的身心特点与个性化要求。

4.“课题研究意识”。相比其他阶段的教学,小学英语课堂更应丰富多彩,这样才能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相一致。为此需要教师进行多种资源的开发,比如传统形式的图文以及新兴教学科技的音视频、动画等。为此,为提高各种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要用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去开发课程资源,思考其运用的有效方式。

(二)健全专业知识体系对策

为“拾得”在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应发展形成全套专业知识体系。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教育理论知识。小学英语教学首先是一种儿童教育,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在具有通识教育知识时,还应特别掌握“儿童学习理论”“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论”“二语习得理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仔细研读《英语课程标准》,深化对小学英语教学要求及目标的理解。

2.小学英语本体知识。小学英语无论就单词、句型还是语法,要求均较为简单。受过正规英语教育的工作者均具有相应的知识。即使是一些非英语专业出身的小学英语教师经过系统学习,就知识本身而言均能胜任小学英语教学要求。但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应具有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解读小学英语本体知识如何在小学阶段妥当运用的能力。例如,PEP 版本的教材里多处涉及天气的话题,教师为此不但应熟悉天气的种种表达,还应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天气特点,以便进行情境练习。这同样属于小学英语的本体知识。

3.课堂实践知识。在教师专业化知识体系中,课堂知识实践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同于理论知识,教师课堂实践知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累沉淀。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师教学效果会有所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课堂实践知识存有差异。从主观上来讲,小学英语教师对其一定要重视,不能因为教学内容简单、教学对象年幼而忽视了课堂实践知识的积累。

(三)完善专业技能对策

除了通常意义上的专业技能,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还应特别具备其他专业技能。

1.与儿童心理特点相符的语言表达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全程使用英语从目前来看在我国并不切合实际,但却是一种发展趋势。我国英语教师口语表达能力普遍欠缺,特别是在语音、语调等方面。在小学教师口语表达问题上,可以说既简单又复杂,这主要是因为使用的词汇有限。但复杂的是, 教师语言应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相互一致。为此,教师可多观赏一些针对儿童开发的英美原声电影、电视剧,比如《里约大冒险》《欢乐好歌声》《鬼妈妈》等。

2.以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设计。《英语课程标准》特别要求儿童多方面发展。以机械式操练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早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与“新课标”的要求也不相一致。在多模式的教学设计中,“任务型”教学因为其实效性,已成了一种普遍的教学模式。但把该模式运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师生恰当定位。但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进行大量实践,并参考借鉴他人经验。

三、结语

随着课改、教改的深入进行,小学英语教学将进一步得到发展与完善。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应由“主角”恢复为“主导”。师生各自在课堂地位的拾得与摒弃应以学生为本,与《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相一致,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意识英语教学
浅谈O2O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以混合式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