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众文化大众化传播的得与失

2020-11-25王婷

银幕内外 2020年5期
关键词:传播

摘要:近年来,随着“分众化”传播的发展趋势,“小众化”的文化消费日渐兴起。“小众文化”的兴起,不仅能维护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多元化生态,而且还能满足大众多元化的内容消费需求。目前,由于我国综艺节目行业竞争激烈,自制綜艺节目已成为行业趋势,从“小众文化”切入的综艺节目尝试也逐渐增多。本文将以《乐队的夏天》为例,针对小众文化大众化传播的得与失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众文化;《乐队的夏天》;传播

2019年,爱奇艺制作并独播的《乐队的夏天》在整季的播放时间里,百度搜索指数最高点达到84万左右。对比曾经的爆款综艺《中国新说唱》,其第一季在百度搜索指数的最高点为50万左右,而同样作为大众熟知的综艺节目《创造101》,其搜索指数最高点为不到30万,《乐队的夏天》成为小众文化大众化传播成功的典型。

一、大众文化与小众文化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是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在《民众的反抗》一书中提出的,主要是指一个地区、一个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当下,大众文化主要是指兴起于都市的、与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尤其是电子媒体)为介质的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

之所以叫“大众文化”,这意味着它必须是能被广泛大众所接受的文化,因此它必须具备很强的通俗性。小众文化也称非主流文化,是相对于大众文化而言的一种文化形式。它以个体为基础,并局限于友邻、同道等小范围,具备一种区别于大众文化特质的“小圈子”文化属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度越来越高,小众文化日渐以一种更加柔和的姿态发展。

综合现有的文献资料,普遍认为小众文化也可称“非主流文化”,是某种特定的群体,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或者是利益的趋同演化而成的小圈子文化。学者吴斯将小众文化定义为“有着精英主义文化想象的大众文化。它是一定时空下由少数人创造和传播的、能够对该部分人的思想和行为起到规范作用的相对稳定系统。”在当代中国,小众文化现象存在着 hip-pop 文化、独立音乐、小剧场、小众网站等。小众文化是一种独立于大众文化更为自主的文化追求,它具有群体性、知识性、建构性等特点。同时还有一种普遍认知是小众文化可以说是大众文化不能缺少的“对立补充面”,体现了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节目制作方法

在当下的语境中,并非所有的小众文化都适合拿来做大众化传播,对受众专业素质或者门槛较高,需要长时间浸入,无法进行碎片化传播及年龄层次难以对应的,皆是不适合大众化传播的。

(一)受众素质

《乐队的夏天》作为一档音乐类综艺节目,评判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观众判断音乐是否好听。节目集结了31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青年原创乐队,以“乐队音乐现场表演”为主要呈现形式,通过不同主题单元的内容设计和音乐表演,由观众评选出最喜欢的Top5乐队。节目不设置评判性的“导师”席位,把所有的投票权交给现场观众,将大众喜欢作为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乐队的夏天》主打摇滚乐,除开摇滚乐的忠实粉丝,其他观众并不了解,嘉宾在节目中承担超级乐迷的角色,和其他乐迷一同了解乐队文化。

而《锵锵行天下》作为一档海外深度文化体验旅行脱口秀节目,窦文涛作为节目主持人,与其老友嘉宾们摒弃传统圆桌对谈的形式,以智者对谈,高密度知识点的输出,拓展网友的认知未知圈。节目去的地方都在海外,这就基本放弃了一部分收入平平的受众,同时,面对着海外美景,交谈的内容围绕当地相关的书本影音,讲述社会精英的热衷。对于受众的准入门槛是一个挑战,节目营造的“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高端氛围,劝退了不少人。

(二)碎片化传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传统戏曲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戏曲在当下语境中逐渐迷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讲究唱念坐打,看客主要看的是它的艺术手法和唱腔,不仅需要长时间浸入,同时也需要相应的戏曲专业知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没有大块的浏览信息的时间,这与观看戏曲的要求相悖。但是,人们在上下班的途中,等车的零碎时间里,一些碎片化传播就正好能填余。《乐队的夏天》中乐队演唱的歌曲,超级乐迷的点评等有关节目内容的短视频充斥于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节目每期产生的热门话题也形成了网络热议,《乐队的夏天》衍生节目《乐队我做东》中,一些乐手背后的故事以及摇滚界八卦无疑都丰富了受众的碎片化时间。

(三)年龄层次

据2019年腾讯视频年度网络综艺内容与用户指数报告称,网络平台显然已经成为目前视听内容创作和传播的主流阵地所在,对于综艺节目来说网络平台持续发挥着内容创新和传播引领的势头,成为推动整个行业和产业发展的主流化的动力所在。现在的节目都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和制作,年龄层主要针对于青少年,中老年要少得多。综艺节目用户中,29岁以下互联网核心用户占比近9成,其中,24岁以下(即95后)用户占比从2018年的51.11%提升到了2019年的53.29%。《乐队的夏天》节目的受众定位为喜爱乐队、爱好摇滚文化的音乐“粉丝”群体,主要以“90后” 年轻受众为主,这一点从节目设置的“大众乐迷”的组成部分就可看出,节目现场拥有投票权的大众乐迷是从通过各渠道报名的“粉丝”中筛选出的100人,其中,“90后”乐迷占据80%,“80后”乐迷13%。年轻群体因其对个性化的追求和对社交媒介的熟知,在小众文化的传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传播内容生产

“大众化”时代逐渐走向“小众化”时代,《乐队的夏天》抓住摇滚乐队这一小众文化内容作为切入点,运用多种节目制作方法,让节目实现大众化传播。

(一)节目艺术效果

风格即”小众文化群体的第二肌肤 ‘与图腾‘“,也是我们了解小众文化形成的重要解读路径之一。《乐队的夏天》在节目场景设计上不再局限于普通的表演舞台,而是还原出摇滚乐现场live house的文化氛围环境,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投入的身临其境真实感,也将他们置身于浓厚的文化环境中感受其文化魅力。

(二)大众化价值观传播

文化内涵是一档综艺节目的生命力,也是小众文化大眾化传播的文化基础。

《乐队的夏天》中,我们看到了新裤子乐队中年危机,刺猬的率直真诚,旅行团的积极乐观,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与执着,对于梦想的专注与热血,与人们对于摇滚乐刻板印象的边缘化、地下化相反,通过《乐队的夏天》将摇滚乐精神做出新诠释,引起观众共鸣。同样在《声入人心》第一季中,梅溪湖36子怀抱着对于美声歌剧的热爱接受了节目组的邀请,每个人对于音乐梦想的执着追求引得梅溪湖女孩追随至今,然而《声入人心》第二季从第一季的9.3滑到6.6,很大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节目从专业实力比拼变成了个人经历比惨的舞台。当“唱出你的歌”变成“讲出你的故事”,也引起了群众的广泛吐槽和严重不适。

(三)摇滚文化科普

摇滚文化作为地下小众音乐的代表,其分支广泛,主要包括朋克、金属、英伦摇滚、雷鬼等,没有基础乐理知识的观众可能会感到晦涩难懂,影响对节目的理解。因而《乐队的夏天》注重对摇滚文化的普及,塑造了马东这样一个音乐“外行人”的形象,通过马东的提问,对相关乐理知识和摇滚文化进行科普和补充说明,增加普通观众对节目的理解。

如《乐队的夏天》及《声入人心》第一季已经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那么在大众文化所涵盖的物料更为广博的基础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进行更深入更精细的探索,打造大众文化的“小众节目”,也不失为一种综艺节目的探究手法。如何在“大众”和“小众”中找寻平衡,只有结合二者的优势,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不仅要重视小众文化传承的基础,还要拿出优秀的内容,把生产质量放在第一位,同时抢占突破口,及时进行有效的宣发,才能更好地保证一档火爆综艺节目的诞生,实现口碑和影响力双赢。

参考文献:

[1] 胡满江.浅析小众文化自制网综的成功之道——以《乐队的夏天》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

[2] 吴斯.互联网时代与小众文化的显性化[ J].传媒观察,2018(04).

[3] 宁秀丽,孟祥雷.当代小众文化现象研究[ J].中国市场,2013(40).

[4] 王梓璇.小众文化综艺的大众化传播路径研究——以《乐队的夏天》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

[5] 卢鹏,韩钧.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研究范式转换及权力的运作方式[J].青年探索,2015.

作者简介:王婷(1994—),女,湖北黄冈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传播
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与对策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