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2020-11-25庄瑞华

银幕内外 2020年5期
关键词:手机媒体大众传媒新闻传播

摘要:当代社会,新闻传播的媒介日渐多样化,手机媒体作为普及率较高的一种传播手段,给人们的信息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手机媒体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拓宽了新闻传播的途径,也因其高效的互动性使得普通大众更多地参与到了信息传播中,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大众传媒”。但其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媒体受众筛选和新闻权威性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本文将以手机媒体的概念为出发点,阐明其对新闻传播的优劣影响,浅谈手机媒体的作用和发展趋势,探讨该如何应用手机媒体优化传播环境。

关键词:手机媒体;新闻传播;大众传媒

一、手机媒体的概念

(一)手机媒体的定义

“媒介是指能够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中介性的物质实体。施拉姆认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夸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依照此概念,手机媒体的定义应为借助手机这一科技工具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型传播媒介,是网络媒体在大众化方向上的延伸。

(二)手机媒体的特点

手机媒体的信息平台面向大众,开放性和可接触性强,使用成本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选择的范围较大,使得手机媒体的覆盖面较广,虽有一定侧重,但各年龄层、各阶层均有分布。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有大众传媒的特性,是名副其实的草根媒体。

手机媒体十分便携度高、即时性强,且功能强大,可用视频、声音、文字多种形式结合进行新闻传播,使得人们的感受更加直观;依托于网络的普及,手机媒体的互动性也大大增强,不同用户、用户及客户端之间互通有无,信息流通更加畅快便捷。

不仅如此,手机媒体还能够满足当代社会的私人化需求,对使用个人创造了较为私密性的信息空间,满足人们对于不同类别信息的关注,形成了较强的用户粘性。

除此之外,手机媒体最显著的特征是需要依赖手机性能的提升和网络的覆盖,科学技术的革新和变化在手机媒体的流变历史上体现得十分清晰,不同性价比的手机媒介有不尽相同的功能,相对应地也会带来不一样的用户体验,未来随着技术创新,手机媒体必然会朝着更加快捷、私密、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二、手机媒体的广泛应用在新闻传播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手机媒体拥有相较于传统媒体的明显优势

手机媒体十分便携,巴掌大的媒介工具就能够做到图文并茂、观看分辨率极高的视频、倾听音响效果极佳的音效,媒体形式多样化;手机媒体随时随地就可以阅读和观看最新的资讯,知晓新闻的动向,有利于满足民众对即时信息的追求。即时性强、便携度高也是其成为“草根媒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手机媒体已经大大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过去需要专业的摄影设备、录音设备及技术人员才能够描述一条新闻事件,如今用手机就能够完成基本操作。虽然由手机传播给大众的新闻比较粗略,但可以做到非常及时,应用于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优势明显;从另一个方向上看,手机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新闻传播的技术限制和专业限制,形成了一个“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时代,使得新闻信息流通的速度加快,也有利于民众对时事的多方位了解。

手机媒体不同于其他传统媒体的显著优势体现在其所具有的互动性上。“互联网塑造了传播者与受众的新颖关系,把传播者与受众融合為一体,集成了古老的人际传播方式和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方式,既有一对一的传播、一对多的传播,也有多对一的传播、多对多的传播。”很明显,手机媒体既是一对一的人际传播工具,又是一对多的大众传播工具,利用发达的信息网络,人们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也可通过自我的交际圈便捷地了解本地资讯,新闻信息的互通有无增强了普通民众对其关注,用户有更强的参与感。大数据技术的进步使得手机软件可以迅速判断并锁定用户喜好,节省了过滤大量无用或者无兴趣信息的时间,在此看来,手机媒体能够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更有针对性。

(二)手机媒体的出现有利于多媒体的有效融合

单一的媒体形式在人们对新闻信息的接受中不免显得枯燥无味,手机媒体能够承载文字、视频、音乐、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再加上其不可避免的大众化趋势,自然而然地带来了新闻传播中多种媒体的有效融合,避免了传统纸媒时效性差、对信息传播有一定滞后性的劣势,极大推动了新闻传播的效率、速度和有效性。

随着手机媒体的发展,其强劲的推动力和对市场的占有率迫使传统媒体转型升级、推陈出新,在如今的信息狂潮之中,各个媒体和媒介手段都有了在手机媒体中占领信息高地的意识。为了拓宽传播领域,提高经营利润,传统媒体并不囿于自身的局限性,也在其中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手机媒体开始与平台寻求合作,层出不穷的新闻应用软件和公众号运营证实了这一观点。

多种媒体形式的有效融合使得新闻信息的呈现更加多样化,民众对新闻的理解能够更加地透彻、便捷,过去需要用许多画面和文字展现出来的意思,可能用一个动画就能够言简意赅地表达清楚,新闻内容的传播效果更好,使之受众得以更多、更广,新闻的覆盖面增大,信息的价值也随之显现出来。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手机媒体对疫情防控和民众的思想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截至2020年2月20日,由丁香园制作的“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实时动态”浏览量达到了23.2亿。该页面主要提供信息类和服务类两方面服务,群众不仅通过该页面信息类获取最新数据,还可以通过服务类获取包括医生义诊、发热门诊查询等服务。丁香园是互联网医药领域新媒体平台,主要提供医学、医疗、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内容。”

(三)新闻传播在手机媒体的介入下更符合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

保罗·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媒介进化理论的内核有以下三个层面:从媒介进化本身规律看,媒介使用功能越来越符合人类感官愉悦的要求,媒介外形设计越来越符合人性审美需求,手机媒体在新闻的阅读和对新闻信息的获取上,尽量做到了便捷舒适,新闻得以以一种较快的更新速度进行畅通传播,人们拿着一部手机就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知晓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件;

从人性化的角度看,媒介必然沿着人类传播要求的方向进化。当今社会节奏快,人们身上所背负的担子越来越重,手机媒体上的新闻信息可以做到“短、平、快”且涵盖方面广,有利于人们迅速且有效地了解相应信息;

从媒介与自然关系的传播效果看,媒介必然朝着不断消弥时空障碍的方向进化。手机媒体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极大地减少了新闻传播的时空障碍,通过视频和云盘上传、信息收藏等等可检索的保存方式,使得新闻传播更具针对性,服务一个人,同时也服务所有人。

(四)突破权威新聞媒体的话语壁垒,带来话语权的多元化

过去的传统媒体时代,纸媒、官方媒体等媒体的信息可信度高、权威性强,几乎成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了解时事政治的唯一渠道。现如今随着手机媒体的普及,突破了新闻传播中专业和技术上的限制,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简单的发布形式有利于人们保留现场证据、迅速发布相应信息,在促进新闻传播效率的同时,也使得事件中话语权逐渐变得多元化,人们不会被某种权威的、唯一的思想所完全影响。

在话语权多元化的背景下,人人都能发声,完全地突破了传统正规媒体的话语壁垒。媒体将更注重自身素质和新闻质量的提升与发展,注重新闻观点的输出,谨言慎行。手机媒体的出现切断了大众传媒被垄断的现象,并且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群众对信息的需求和依赖。

三、手机媒体的应用在新闻传播中所显现出来的弊端

(一)手机媒体的大数据筛选程序容易形成信息茧房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发展,手机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极大的不同点就体现在对用户的大数据筛选上,这也是手机媒体能够在较短时间利用自身优势占领极大媒体市场的原因。虽然手机媒体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但用户感兴趣的、想了解的信息才是能够创造价值的,手机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用户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筛选出用户最想关注的新闻事件类型或是地区。“一旦网络主体对某一类的内容关注形成一种惯性和定式,那么主体就会陷入信息茧房,无法与其他领域的信息产生交互。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让主体与其他领域的联系减弱,继而交际度降低,同时人际交往能力减弱,造成了社交媒体的“群体孤独”现象。很多社交主体在信息茧房的影响下,会出现错失恐惧症,他们会更多地依赖于资讯来实现与外界的联动,缺乏对于真实世界的关注。”信息茧房一旦形成,人们对自己所摄入的大量资讯和新闻的感知力下降,不利于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新闻的严谨性、权威性下降

在手机媒体的优势中提到,它的高效便捷打破了传统媒体对新闻传播的专业限制和技术限制,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新闻传播更加地普遍、迅速,人们对信息的了解也更加全面。但这并不是一种没有缺陷的进步,由于人人都拥有发声的权利,不同媒体或个人开始追求即时的速度和新闻的爆炸性,众多的“标题党”、博人眼球的新闻极大地污染了当今的媒体环境,甚至还有大量的假新闻出现使得在每天需要接收大量信息的时代里,人们已经快要失去辨别真假的能力,降低了新闻的可信度。由于过分地追求速度,新闻的严谨性也随之下降,新闻报道的有效性可能是通过后续的不断增补才勉强完成的。

由于信息鱼龙混杂且假冒现象层出不穷,手机媒体在便捷和广泛之余还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困扰,利用手机平台进行诈捐、求同情的事件并不少见,人们只能不停地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尽量地检索有效信息,以避免被虚假信息所蒙蔽。

(三)受众的筛选困难极大

新闻事件所涵盖的种类庞多,主要是为了向公众传达社会热点,科普社会知识。但在手机媒体大量普及的背景下,年龄较小、心智较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信息,但由于心理上的发育还不健全,很可能出现一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现象,学习、认识到一些会造成心理问题的讯息。信息筛选仅针对手机使用者,不针对每一个独立的用户,客户端无从知晓使用者是何许人也,大量垃圾信息、垃圾新闻借助便捷的手机媒体进行流通,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四、总结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将不断地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依托大数据和大量手机用户,多样化的新闻传播方式有利于其以一种向上向好的态势继续发展,也能帮助媒体作出更负责任的新闻。作为一把双刃剑,它的便捷、高效、互动也已经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传媒条件下,新闻媒体应当肩负起社会责任,寻找合适自己的方向和位置,拓宽在手机媒体领域上的应用,尝试在多元化话语权背景下说出理性的声音。

针对手机媒体所带来的一些弊端,我国已经开始有相对应的整改措施。在互联网强势发展的态势下,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和监督,特别是对未成年接触信息的限制,如设置用户准入门槛,增加用户筛选条件,提高筛选难度和筛选水平等等。

其实,新媒介并没有改变人类传播的基本结构,只是对传播结构的内在因素和相互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程度的重新整合,并大大增强了各个环节的互动关系。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中所起到的作用带来了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使得各个媒体形式的边缘弱化,带来了新闻采集、新闻播出、新闻互动等等多媒体融合的全新体验,推动了新闻传播产业的向好发展。相信随着技术发展,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技术中的应用势不可挡,且仍然具有巨大的空间和极大的发展潜质。

参考文献:

[1] 冯一粟.大众传媒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6.

[2] 孙珉.论手机媒体的大众传播特征[J].新闻界,2007(06).

[3] 谢国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工具理性 融合在人[J].人民日报,2014.

[4] 汪良廷.网络社交媒体的传播窘境及策略思考[ J].视听,2020(09).

作者简介:庄瑞华(1985—),女,助理记者,本科,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手机媒体大众传媒新闻传播
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探析
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
大众传媒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浅谈手机媒体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论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