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浅析

2020-11-25王红霞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王红霞

[摘要]在朗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山东地区具有优秀的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历史,具有传统文化教学的独特优势结合地区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发掘教材资源、丰富朗读形式、创建文化情境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能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朗读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 31-0056-02

朗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理解语言运用形式的主要学习方法。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引进传统文化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探究热情,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与学习思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发掘教材资源,引领学生了解地区文化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就要深入发掘统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索,促使学生对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解,从而形成传统文化意识。无论是哪一版的教材,均是精心编制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获得语文综合能力,感受语言文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材这一资源,深入发掘教材内容,找出其中能够体现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及思想观念的部分,丰富课堂教学过程。

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的主要情感是作者年少时就离开故乡,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二十岁时考中进士。在这期间,作者一直漂泊在外,孤苦伶仃的在异地生活,从而产生了思乡念亲之情。尤其是在佳节到来之际,作者对亲人与家乡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远行经历,并且提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请问,文中的‘山东与我们的省份山东有什么区别?文中的‘山东指的是哪里?”在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之前先明确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然后,教师充分利用本节课的传统文化资源,将思乡之情进行拓展与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对家乡的感受,朗读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并且在朗读过程中反复品味其中的情感。教师可以开展“接龙朗读”的活动,让学生每人都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读一句诗,循环往复朗读本诗,通过朗读的“量变”实现学生对古诗词理解的“质变”,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这一文体的情感表达优势,从而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丰富朗读形式,强化学生的文化魅力感受

要想让小学生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发散思维,并与课文内容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发现课文中传统文化的魅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兴趣作为切入点,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引进丰富的朗读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使学生能够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朗读中,在愉快的朗读过程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

以《论语二则》的课堂教学为例,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对中国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兴趣,由此产生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等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先让学生在已经预习的基础上流利朗读课文。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观看网上流传的关于孔子的动画小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教师可以引进“开火车朗读”“小组交流朗读”等形式,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思考文本的含义,去联想关于孔子的故事,从而感染学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地区自豪感,生成爱国情怀。

三、创建文化情境,提高课堂朗读学习效率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进相应的情境元素,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直观、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课堂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情境中,在情境中更好地感受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体悟课文中的传统文化。

以《学弈》的课堂教学为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体会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积累成语、文言文故事,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并充分发挥地区的儒家文化优势,教师先将课文题目中的“学弈”作为一个场景提炼出来,让学生穿上准备好的孔子服,两人为一组,面对面正襟危坐;然后播放《高山流水》的古筝曲,营造一种传统书院的氛围,促使学生融入课堂情境中;最后,教师身着夫子服,模仿古代私塾中教书先生的模样,带领学生高声朗读《学弈》。这样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学”的氛围。

四、教师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维

在小学阶段,要想通过朗读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就要认识到自己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神情语气等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朗读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地在朗读过程中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体悟其中蕴藏的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以《伯牙鼓琴》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句大意,感受艺术之美”的课堂教学目标,带领学生逐句朗读:“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抑扬顿挫、断句、押韵等朗读技巧的使用,给学生传递出尊重课文、认真朗读、感同身受、深入品味的学习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认真品质与探索精神,促使学生能够以教师为榜样,积极主动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学习效率。学生在自主朗读过程中,感受到文中“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情感,感受到古文的艺术之美,强化了对于传统文化的探索期望,实现了课堂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是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发展留下来的独特瑰宝,对于启发学生的文化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深入发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丰富课堂朗读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创建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情境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危迪迪.基于古诗词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9).

[2] 刘爱群.新时期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

[3] 刘增军.新课程背景下小學语文朗读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

[4]杨春华,王艺美.浅析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