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秀类综艺开放叙事初探

2020-11-25龙梅

艺海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养成真人秀综艺

龙梅

〔摘 要〕互联网已经成为所有媒体内容的基础设施,极大地带动了内容生态和传播方式的多元化,选秀综艺“开放叙事”的深度和维度因此不断演进,制作逻辑从选拔逻辑进化到养成逻辑,直到近年来一些网络选秀节目开始尝试赛道逻辑。作为电视综艺的典型特征,“开放叙事”有多种维度。本文重点论及选秀综艺如何向观众开放叙事,让渡话语权,观众如何反向影响节目,以及“开放叙事”的内在逻辑如何被互联网放大、加速,直到实现内容生态化,推动选秀综艺的代际进化。

〔关键词〕综艺;选秀;开放性叙事;真人秀;养成;赛道;内容生态化

近三年来,有一定影响力的选秀综艺的制作和播出主平台几乎全部是互联网。这不仅是因为电视台受牌照和监管尺度约束,更重要的是,制作逻辑服从于内容逻辑,互联网时代的内容需要通过互联网向受众更大程度地开放叙事。

一、综艺的本质在于叙事的开放性

自诞生之日起, 综艺就以其开放性叙事带给受众强烈的现实感、真实感。综艺属于“无脚本创作”(non-scripted content),其最鲜明的藝术魅力之一就是“开放叙事”——区隔于电影和电视剧的导演全知全能全控制,综艺导演只要设定场景、规则、时间(节奏)和基本关系框架,参演人便以自己的真实身份,真实地生活,游戏,展示才艺,展开竞争,完成任务等等,即将叙事开放给参演人自由发挥。由此带来的悬念和不确定性正是观看综艺的趣味所在。

选秀类综艺不仅将叙事开放给选手,还开放给观众——观众拥有投票权,控制选秀叙事的最大悬念。无论是2005年的李宇春获得《超级女声》的全国总冠军,还是2020年的虞书欣以第二名的成绩在《青春有你2》中成团出道,都是由观众投出的出乎创作人员意料的结果。

制作上,一个成功的节目往往是故事,艺术审美和社会性三大维度的成功。其中,艺术维度要求审美经验和执行高度可控,社会性维度则是策划和监督层面上的基础设定,对可控性也有较高要求,而故事追求“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制造这种共鸣感和戏剧性的手段,正是开放性叙事。

二、开放性叙事的创新演进

(一)真人秀成为选秀综艺的标配

早期的选秀综艺基本只有舞台竞演,后来加入幕后训练和生活的真人秀。 在生活空间或训练空间展开的真人秀不同于舞台空间,没有声光电的包装渲染,没有精准的走位和节奏控制,参演者的个性和才智、情感和情绪得以自由展示给受众,观众通过真人秀得以更充分地了解选手,与选手建立情感纽带,做出投票选择,竞赛因此有了更强悬念感和代入感。

相反,真人秀不充分的素人选秀类节目,几乎都逃不脱叫好不叫座的“出圈”困境。无他,叙事,审美和社会性三个影响力维度中,只有舞台审美充分,而叙事封闭(局限于舞台),社会性削弱(社会性往往来自于话题的展开,话题又往往出自精准控制的舞台竞演之外,后文详论)。

为了满足观众更真实更深刻了解选手的期待,真人秀在选秀综艺中占的体量比例越来越大,时至今日,真人秀体量已经超过舞台竞演。2019 年以来的多档选秀综艺中,真人秀在整季节目中的篇幅占比往往超过了一半。这样的制作理念促成了选秀综艺向“养成系”进化。

(二)衍生节目制造“养成陪伴”

“养成”概念发端于日本的AKB48,中国的SNH48,即由经纪机构通过一系列的演出活动和见面会,用较长时间培养偶像团队,培养才艺,积攒人气。后来,互联网视频平台加速入局长视频综艺,将“养成”发展成新一代选秀综艺开放叙事的制作理念。

最近三年的选秀节目,包括《明日之子》《偶像练习生》《创造101》,以及2020年的《创造营2020》,即大多主打“养成”。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在主体节目之外播出大量的衍生节目,向受众开放选手从素人到艺人的更详细的艺能训练和成长过程,包括主体节目未播素材的剪辑,幕后花絮,以及发生在合宿房间和排练厅的幕后真人秀、谈话以及互动内容,这些内容的体量加起来远超主体节目时长。

制作方的目的,就是让热爱节目和选手的观众可以在主体节目之外随时、充分观看这些内容,参与线上线下的互动。观众这一行为,被称之为“陪伴”,陪伴选手成长为偶像。受众,尤其是粉丝因此与选手建立了远较一般观众密切深厚得多的情感联系。所谓“饭圈文化”由此兴起。

借由“养成陪伴”关系,粉丝除了投票影响竞赛结果,还通过社交媒体对特定选手的妆化、出场先后、舞台位置、出境频率乃至节目赛制,甚至剪辑方式,宣传方式等等,施加越来越多的影响力,俨然成为隐形的节目制作人,以至于《偶像练习生》和《青春有你2》干脆将投票粉丝直接称为“全民制作人”。

这种开放叙事的做法,包括提供给观众的观看、参与体验,传统的单一电视频道无能为力,而互联网视频平台的海量播出空间,丰富的播出和互动方式,为这种养成逻辑提供了技术可能,“选秀网综”因此第一次拥有了超越传统电视选秀的制作优势和叙事优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制作方养成“偶像”的同时也在养成“粉丝”,积累人气,而粉丝又反过来影响内容,形塑选手,这种关系非常符合互联网社会学研究者凯文·凯利所定义的共同进化的“互联网消费经济学”:“公司培训和教育消费者,消费者又反过来培训和教育公司。网络文化中,产品随着消费者的不断使用而不断得到改进和进化。”

(三)内容新生态等待定义

一边是互联网技术进步带来了层出不穷的内容形态和交互方式,一边是社会开放度越来越高,大众话语权越来越大。选秀综艺从向大众开放投票权,到扩容真人秀,增加衍生制作,不断迭代。2019-2020年,带货直播、社交直播以及更加丰富的短视频品类兴起,互联网再一次将选秀综艺的开放叙事推向了新高度,新维度。这种创新探索最大胆的是《青春有你2》。

参考罗伯特·麦基在其对“故事”的定义和拆解逻辑,结合选秀综艺的特点,可以看出,《青春有你2》主题节目之外的内容从场景、角色和故事线几个维度上更大胆地开放了叙事:

选手不再仅仅是选手,制作方给了选手包括带货主播,美妆美食博主,电视剧演员等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身份;活动空间从舞台、訓练厅和宿舍,拓展到了厨房和餐厅,电视剧和短视频拍摄现场,直播间;故事也不再限于训练、竞赛的主线,而是大大小小新开了一堆故事线,比如,《青春有你2》中的关联内容《青春加点戏》,选手以剧本杀玩家身份入戏,演绎12个剧本,并现场评选谁是“戏精”,宛如另起炉灶的另一个团综节目。

这些内容,不再限于长视频,而是大量地采用短视频(包括Vlog),社交直播、带货直播等形式存在。这些内容不像长视频,没有后期剪辑,零时差交互,受众因此获得的参与感、话语权及由此对选秀事件施加的影响力之大远超以往。制作方与受众围绕选秀事件,形成了全流程全维度的共生和博弈关系。

受众(特别是粉丝)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叙事话语权,因此对节目施加同样史无前例的反作用力。其焦点就是制造出了大量的“话题”。 “话题”正是新的开放叙事及受众反馈甚至反噬节目的焦点。

(四)话题的“失控”与“吃瓜”的狂欢

短视频,移动直播的传播效率远远高于长视频,这为受众制造“话题”提供了强劲的技术动力。选秀话题占领了各种社交媒体的热搜、头条,“吃瓜”狂欢成了2020选秀生态令人叹为观止的一道景观,话题甚至超越才艺,超越审美,主导了最后的选秀成团结果。

“得话题者得天下”,几乎可以概括2020年上半年几档成团选秀综艺最后的选拔结果。《青春有你2》最热选手虞书欣以第二名出道时,大量受众提出疑问:“既不靠vocal(声乐)出道,也不靠dance(舞蹈)出道,难道靠性格出道?”虞书欣确实因性格鲜明引发了巨量话题,也由此带来了超高人气。其性格爱之者称为“天真可爱”,恨之者称其“天生作精”。小话题,从虞书欣丰富的表情和小动作讨论“要不要加强表情管理”,大话题,从其与队友的相处言行挖掘出其家境殷富,进而看出社会阶层的分化与不公。

另一档知名女艺人选秀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锁定“女性焦虑”和“年龄焦虑”,自带强烈的话题属性。张雨绮声称贴钱回馈直播带货观众,伊能静与经纪人视频对话的短视频引发公关危机等等。节目之外的舆情热搜和公关大战,激烈程度比棚内的歌舞竞演有过之而无不及。

受众群体急于掌控叙事话语权的另一面,是制作方不同程度地开放姿态,主动或被动地向受众让渡一部分叙事权。比如,大家纷纷选择“不定义”自己的成团标准。素人选秀《青春有你2》旗帜鲜明地声明,要选出“无限少女X”,即“不被定义,无限可能”,可能性是什么,交给大众。名人选秀《乘风破浪的姐姐》评委杜华是老牌经纪人,想要凭经验设定选拔标准,定义姐姐团,却遭到从选手到受众的全民diss(抵制)。舆情汹汹,后续播出中,杜华明显放弃了试图主导评选标准的努力。

不论是被动应对,还是积极利用,制作方对观众制造的话题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失控”。失控会带来导向风险,形成挑战,但适度的“失控”也正是综艺的魅力所在,更是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密码。美国互联网社会学研究学者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中写道:“绝对的控制,就是绝对的无趣,要想诞生出新的,出乎意料的,真正不同的东西——也就是真正让自己惊讶的东西,你就必须放弃自己主宰一切的王位,让位于那些底层的群氓”“这个神之游戏中一个巨大的吊诡就在于,要想赢,先放手。”互联网技术及其带来的丰富的内容形态和传播方式带来了开放性叙事新的迷人而又可怕的魅力。

三、新的生态型选秀呼之欲出

(一)选秀的逻辑迭代

大体上,选秀综艺第一代是选拔逻辑,包括《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海选歌舞才艺卓越但不知名的素人,通过竞赛选拔、包装成明星;第二代是养成逻辑,包括《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训练选好的优质素人,培养出道,或磨合成团(“养成”在实操层面上,大多指的是成团养成);第三代正在形成,笔者暂时称之为赛道逻辑。

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素人成名的途径十分丰富;另一方面,指望制作机构短短3-5个月,把一个才艺有限的素人训练养成为超级明星,几乎不可能。同时,长综、短视频、移动直播,甚至不同社交氛围的不同平台,各有各的顶流,除了顶级艺人,很少有人能通吃所有领域,获得全域人气。这种背景下,《青春有你2》事实上拓展了“养成”的边界,有意无意地选择了尝试赛道逻辑:

大量的网红、“回锅”选手加入节目,他们大多都不是白纸一张,他们通过节目来寻找、聚集自己的粉丝,测试自己的市场定位:谁将是歌舞唱跳C位,谁可能成为综艺新咖,谁更适合做演员,或者带货主播,短视频达人?公演舞台、影视剧现场、带货直播、短视频成了一开始就展开在选手面前的“赛道”。在成团出道的统一的主体叙事之下,大家以团之名,“分进合击”。

(二)选秀综艺发展为“选秀事件+内容矩阵”

选拔逻辑迭代之养成逻辑,进而探索赛道逻辑,一种全新的生态型的选秀综艺呼之欲出:选秀从一个单向的故事变成一个多线程叙事,多维度开放的媒体事件;一个节目变为一个内容矩阵,这个内容矩阵覆盖大屏与小屏,录播与直播、长视频与短视频,才艺与带货等众多领域。在这个内容矩阵中,主体选秀负责展开核心故事线,设置核心议程,打造关键节点。

“电视是展示型媒体,互联网是互动型媒体”,这是现在流行但显然缺乏洞见的说法。如果电视台用这类狭隘、本位的观念来定位自己的内容创作,恐怕将消除电视综艺在开放叙事上进一步创新突破的可能,也等于在内容的媒体融合上作茧自缚。

念及于此,可知中央深改委出台《关于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可谓正当其时。

(三)最后的话

不得不提到的是,相关选秀综艺在制作和运营过程中,吸引粉丝参与互动的一些手法相当粗暴,功利,商业企图超过了价值观坚守,对受众、创作者、甚至整个综艺生态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害。本文成文之际,国信办发出通知,“重点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及饭圈互撕”。在互联网技术和综艺创新高速发展之际,该通知不啻是对部分创作者和运营者的当头棒喝,必将有力地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维护综艺生态的健康发展。

所有综艺创作者和运营者不可不察。

(责任编辑:张贵志)

参考文献:

[1]凯文·凯利.失控[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315,402.

[2]罗伯特·麦基.故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养成真人秀综艺
火卫一上的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