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压治疗仪在妇科手术患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1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6期
关键词:治疗仪气压妇科

张 丹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中心医院,辽宁 凌源 122500)

下肢静脉血栓属于妇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是静脉血管腔内血液凝结异常,导致管腔阻塞的疾病,影响静脉血液回流[1]。如对下肢静脉血栓不及时清除,可诱发诸多严重并发症,如血栓后综合征、肺栓塞等,直接危及患者生命[2]。当前,在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主要通过应用预防性措施来实现,如药物、按摩等,不同预防措施的预防效果存在差异。有报道显示,在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中应用气压治疗仪,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3-4]。基于此,本次对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妇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气压治疗仪的应用及针对性护理实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6例妇科手术患者,研究对象来源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的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7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51.20±5.70)岁;体质量最轻48 kg,最重74 kg,平均体质量(61.80±3.50)kg;手术时间最短1 h,最长4 h,平均手术时间(2.10±0.60)h;手术类型:29例次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16例全子宫切除术、5例外阴癌根除术、2例次全子宫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1例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观察组53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6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51.60±5.50)岁;体质量最轻49 kg,最重74.5 kg,平均体质量(62.20±3.20)kg;手术时间最短1 h,最长4.5 h,平均手术时间(2.30±0.50)h;手术类型:28例次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15例全子宫切除术、6例外阴癌根除术、2例次全子宫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2例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所有患者均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正常,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排除精神障碍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及全身血液系统疾病者。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康复护理:①卧位护理:结合患者麻醉方式,术后选择舒适卧位。对全麻手术患者,应嘱其去枕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待患者清醒后,以患者舒适为原则取舒适卧位。对腰麻术后患者,取去枕平卧位6 h,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后取薄枕平卧位。术后每间隔30 min协助患者变换体位。②肢体护理:麻醉清醒后,对患者上肢、下肢肌肉组织进行按摩,使肢体血液流速加快;在患者能够自主活动后,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膝关节屈伸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使肢体功能尽早恢复。③饮食护理:术后待患者肛门排气后,尽早恢复进食、进水。通常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可给予其流质饮食,饮食需注意免奶、免糖,待肛门排气后,饮食逐渐向半流质、普食过度,同时饮食应保持易消化、清淡。④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术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活动量以循序渐进为原则,不宜过大。术后6 h如患者无头晕等不适感,对能下床的患者,应鼓励其下床活动10~30 min;术后1 d每次下床活动1~2 h;术后2 d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在4~6 h;3 d后每日下床活动时间不低于6 h。⑤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其尿管留置时间不超过24 h,对有拔管指征的患者,需遵医嘱尽早拔管。拔管后,嘱患者多喝水,尽早排尿,促使膀胱功能尽早恢复。⑥心理护理:术后,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以便其能积极配合完成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 在康复护理基础上使用气压治疗仪并对此进行针对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气压治疗仪治疗:压力治疗仪(广州龙之杰科技有限公司;LGT-2200型)使用注意事项:合理选择压力,从小腿到大腿依次进行治疗,根据3.5~4.0 s的时间间隔,反复释放、施加压力。治疗过程中,如仪器出现问题或患者身体感觉异常、或停电等意外事件发生,需立即拔掉治疗仪电源,将空气管从套筒上分离,排除干净空气。治疗方法:待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后,先给予1次预防性治疗,然后间隔8 h,给予患者气压治疗仪治疗1次,时间30 min左右,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连续3~7d。②针对性护理:使用气压治疗仪前,护理人员需对仪器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仪器能够正常工作,检查内容包括主机与气管、插管之间连接的紧密性,气囊气密性,将拉链拉至最上方,然后扣好,防止下滑对空气室造成破坏。对治疗仪输出强度进行设置时,需按照循序渐进、从低到高的原则,同时以患者耐受为依据进行调节;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倾向,同时将气压治疗仪治疗的目的、方法等向患者进行讲解,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叮嘱患者多饮水,以易消化饮食为主;治疗时,指导患者摆放正确体位,对下肢做好保暖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对患者采用气压治疗仪治疗时,需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并且加强对患者的巡视,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停止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对比,评价标准如下。显效:术后3~6 d,患者下肢无肿胀、疼痛,活动自如,体温正常,出院14 d后无异常感觉;有效:术后患者一侧或双侧下肢有酸胀、隐痛感,体温正常,彩超检查正常,腓肠肌试验结果呈阴性;无效:术后患者一侧或双侧下肢有疼痛、肿胀感,直立后疼痛感加剧,彩超显示静脉血管内无彩色血流信号及频谱信号,总有效率=1-无效率。对两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表示。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71.7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比 采用不同治疗与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有1例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9%(1/53);对照组有9例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98%(9/5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439,P<0.05)。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属于妇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对患者康复及健康均带来不良影响。目前,在诸多妇科疾病治疗中,腹部手术主要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实施中,在全麻作用下,患者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且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也随之增加。如对下肢静脉血栓不及时治疗,栓子一旦脱落,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心等脏器中,可诱发肺栓塞、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可对患者生命构成直接威胁[5-6]。所以,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需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护理措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7-8]。气压治疗仪是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常用的预防治疗方法,仪器脉动气流通过气管进入气囊气室内,而气囊气室位于肢体治疗部位,随着气囊压力的升高,对肢体产生挤压力,在挤压力按摩与刺激作用下,对局部组织血管、淋巴管及肌肉进行刺激[9-10]。加压时,可使加压部位静脉血管最大限度的排空,血流快速进入周围毛细血管中;而突然减压后,在极快的速度下静脉血管内充盈血液,使静脉血液流速加快,从而实现对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作用[11]。从本次研究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6.23%,高于对照组的71.70%(P<0.05),提示气压治疗仪的应用,对下肢静脉血管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对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有积极预防作用;在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对比,观察组为1.89%,低于对照组的16.98%,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证实了在妇科术后采用气压治疗仪对患者下肢静脉血栓进行预防,可有效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综上所述,采用气压治疗仪对妇科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进行预防,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治疗仪气压妇科
一种新型多通道可扩展气压控制器设计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看不见的气压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