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诵读”成为文言文教学的主角
——以《孙权劝学》为例

2020-11-25李江帆

名师在线 2020年17期
关键词:词义教师应文言文

李江帆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福建泉州 362123)

引 言

教师需要创新古文教学方法,摒弃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打破学生埋头苦学的沉闷局面,通过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文言文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教师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诵读文章的节奏感,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文章,让学生张弛有度地学习文言文,体会诵读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一、课前预习初步读

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预习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大部分学生认为文言文太过枯燥,对预习文言文存在抵触情绪,长此以往,学生依赖教师的教学,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1]。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提高学生的进取精神。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不喜欢预习环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研读课文。

例如,在学习《资治通鉴》中《孙权劝学》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思考以下问题:(1)《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除了这篇文章,你还学习过他的其他文章吗?你还知道他的什么故事?(2)孙权是一位怎样的人?文章中他在劝谁学习?教师提出这些比较浅显的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注释理解文中语句的意思,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并在阅读过程中,圈出存在疑问的内容,在课堂上与同学讨论。这样,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的节奏感。

二、课时理解反复读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必须反复诵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增强语感,从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学生多次诵读文章,就会感觉文章变得朗朗上口。由此可见,反复诵读非常重要,能够提高文言文的可读性,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2]。经过反复诵读,学生能够增强语感,更容易理解、掌握文章内容,从而抓住文章主旨,掌握相关知识,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重复训练,让学生反复体会文章情节。诵读文言文的方式有很多,如自由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这样能够避免学生感到文言文学习的单调枯燥。

例如,《孙权劝学》一文中有很多人物对话的场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分角色诵读的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的说话口吻、心理状态。但这一目标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需要不断地诵读,再经过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加强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学生在解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文”的意识。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从多角度开展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有所收获。文言文教学目标可归纳为四种:第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文中的成语典故;第二,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第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第四,通过文言文学习,更好地进行写作教学。因此,教师需要从整体把握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孙权劝学》属于一篇叙事名作,以理说事,学生在学习后,能够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这篇文章的整体难度较低,学生通过猜读就可以读懂文章的大致意思。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学生对整体文章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词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用当代视野看待文言文,从而摩擦出新的火花。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就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反而会主动学习文言文。

三、课后积累延伸读

文言文学习需要积累大量词语,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比较高。文言文记录了古代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差距较大,学生学起来感到吃力,再加上变化的语言,文言文的词义与现代语言的词义差异较大,因此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3]。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大多数文言文的词义是固定的,学生需要不断积累,提升词汇量,久而久之,便会对文言文熟悉起来。

在文言文中,大多数实词的意思比较单一,如“走”为“跑”,“书”为“写”,“常”为“曾经”,“布衣”为“百姓”。虚词的意思比较复杂,如“知”的用法有7种,连词的意思有6种,学生只要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当学生再次遇到这个词时,就可以知道它的意思。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引导学生结合文章语境,判断词义。在教学文言文时,首先,教师需要整理古今词义相差比较大的文言文词语,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积累与总结。然后,教师让学生熟读与记忆这些词语,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文言文学习。最后,教师还应拓展课外内容,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更扎实地开展学习,让学生无论阅读什么文章都能准确把握其中的节奏感。

四、教师引领陪伴读

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每位学生都参与课堂讨论,给予学生独立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投入其中。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遵守合作学习的纪律,认真倾听他人观点,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要积极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阐述自己内心的想法。当小组讨论产生分歧时,教师需要给予相应指引。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能立刻出手相助,而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讨论无果时,教师再进行相应指导,以小组成员的角色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必须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为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因此,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了解他们真实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尽量让每名学生都能把握文章的节奏感,更好地欣赏文章。

结 语

综上所述,由于文言文学习难度较大,许多学生认为太过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文,并带领学生反复诵读文章,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此外,教师应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词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还应因材施教,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走出文言文学习的困境。

猜你喜欢

词义教师应文言文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文言文阅读专练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大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