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中年级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畏难情绪调节
——以长绳教学为例

2020-11-25陈月珍

名师在线 2020年25期
关键词:长绳跳绳节奏

陈月珍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宝塔小学,江苏南京 211300)

引 言

跳长绳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项目。这项运动既能提高学生的跨跳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性等素质,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然而在初学阶段,学生难免对摇动的长绳产生恐惧心理。教师只要能及时采取合理的分层帮扶措施,一定能找到打开学生“心门”之锁的金钥匙,一定会帮学生克服恐惧,重建自信[1]。

一、案例背景

跳长绳不仅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项目,也是冬季三项的比赛内容。在去年十一月份的一堂体育课上,笔者在四年级二班教学跳长绳时,便发生了这样难忘的一幕,它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案例描述

体育课一开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挂图,大体了解了跳长绳的几个步骤。通过口诀“绳子打地往里钻,跑到中间跨步跳,落地迅速往外跑,贴近标志绕小弯”,学生了解了跑动的基本线路及要领。接下来,当笔者组织他们10~12人一组跑空绳,熟悉了跳长绳的基本步法和基本节奏后,学生都跃跃欲试。可是在最后学生真正跳长绳时,却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二——进。”(教师一边帮学生找准摇绳的节奏,一边试图从学生身后助推其一把,让学生尝试着“进绳”)几位学生在教师的助力下,勇敢地尝试,顺利地进绳、跳起、跑出。学生看到自己顺利地完成,高兴得手舞足蹈。

可大部分学生就没那么容易了。“老师,我不敢。”(有的学生直接冲过去,被绳绊住后无奈地走出来,反复了几次后,就不愿排到队伍前面了;有的学生拼命地往后缩;还有的学生干脆先是下蹲,然后直接逃到队伍后面,不敢跳)

“没关系,你们看老师来跳。”(教师跟随摇绳的节奏顺利地进绳、跳绳、出绳,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流畅自然)“哇,老师太棒了!”(学生羡慕不已,发出了啧啧的赞叹)

“是吧,真的没有那么可怕的。来,老师牵着你的手一起来,好不好?”

(教师牵住一位学生的手,数着节奏进绳、跳起、出绳。好几位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顺利地完成了动作。可还是有那么七八位学生,教师试图牵着他们的手带着他们一起跳时,他们根本不领情,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嗖”地一下把手缩回来,退到一边,说:“老师,我真的不敢。”那样子极其狼狈)

摇绳的学生无奈地摇着空绳,跳绳的学生互相推辞,不断往后躲,都不敢跳。

这时,教师暂停了跳绳,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了分组:已经学会的学生升级组合成星级队,自主反复练习;不会跳的学生分成一组,继续学习。教师问不会跳的学生:“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想一想,要想学会这项本领,要用到哪些感官?”学生争先恐后地说:“要用到眼睛!”“哦?用眼睛干什么呢?”“看绳子落地,找准时机进绳。”“除了眼睛,还会用到别的吗?”“还要用耳朵,听绳子抽打地面发出‘啪’的声音,就赶紧进绳。”“你们真棒,看来,刚才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那就让我们一起放慢节奏来试试吧!”

教师尝试与摇绳的学生放慢节奏,并让大家一起数节拍,听到“啪”说走就走。教师适时地在身后轻轻助推学生一把,这次,又有几位学生试跳成功。这时,教师让他们自由组合,让会跳的学生牵着不会跳的学生的手一起边喊节奏边进绳。又有两三位学生会跳了。最后,教师把所有学生重新分成四组,每组12 人左右,很熟练的三四位学生排在最前面,刚学会的学生紧跟其后。就像“吸铁石”一样,越来越多的学生跟在后面一路“溜”,熟练的学生像一股强磁力似的,把越来越多的伙伴吸进了队伍里。越来越多的学生脸上洋溢着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案例分析

(一)教学设计要有科学的预设

这是经常发生在小学中年级长绳课堂教学上真实的情景(初学阶段):在长绳教学初级阶段,不少学生受到身体自身素质的影响,以及出于本能对摇动的长绳存在恐惧心理,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严重影响了课堂目标的实现。这种恐惧畏难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遇到困难退缩、躲避,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不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解决困难,甚至无意识地放大困难。这就要求教师首先预设到这种可能出现的状况,并针对这种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消除恐惧、重建自信。

(二)教学设计要符合学情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于初学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借助挂图、口诀。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借助教学视频等媒体,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使学生从跑空绳过渡到练习单边跳长绳再到跳“8”字长绳,通过这么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跳长绳这项技能。

(三)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

在一个新的项目出现时,能力比较强的、性格活泼的学生可能表现得较为自信一些。当他们学会本领后,教师就可以适当提高要求:让他们努力提高熟练程度,也可以启发他们创新练习形式。对于不太熟练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互帮互学的方法,以“老”带“新”,不断提高学生的成功率。对于完全排斥的学生,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要适当放慢节奏,启发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教师要适时地鼓励并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对于学生的“失败”,教师要“接纳”,可以的话,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在反复的尝试后,帮助学生慢慢找回自信,避免学生不良情绪的积累。

四、案例反思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三心”。

(一)细心

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表现,准确捕捉课堂上的细节,做出准确的判断,以便有的放矢,采取合理的对策,应对课堂上出现的状况。

(二)耐心

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欣赏学生的闪光点,同时也要接纳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不断发展各项能力。特别是体育教师,更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循善诱,静待花开。

(三)恒心

滴水穿石的事例告诉我们,水滴的力量虽不如滂沱大雨,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一定能滴穿石块。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只要能持之以恒,不抱怨、不放弃,就一定会实现预定的目标[2]。

结 语

总之,学生在跳绳中产生恐惧心理并不可怕,只要教师能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一定能找到打开学生“心门”之锁的金钥匙,一定会帮助学生克服恐惧、重建自信。

猜你喜欢

长绳跳绳节奏
跳长绳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跳绳的起源
节奏
轻快漫舞
跳长绳
NO.10 跳绳
激光3D长绳
哭了就会跳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