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自主学习模式的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研究

2020-11-25郑智扬

名师在线 2020年25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数字能力

郑智扬

(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福建南平 353000)

引 言

传统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对教师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许多教师依旧采用传统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难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大打折扣。然而,不同于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由以往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引导者,给予学生必要的点拨与指导,从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1]。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的分析、探索、实践与创造等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与以往的被动学习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能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2]。

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要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自主地探究答案。因此,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每位学生都要开动脑筋积极探究,课堂气氛也就非常活跃,从而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供重要保障。

比如,教师在布置“2×5=”这一数学计算题时,如果在学生未充分思考的情况下给出答案,而不是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验证,显然学生很难准确地记住结果。相反,在给出题目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计算出答案,这样的学习效果更佳。除此之外,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二)有利于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坚持全面性原则。这里所讲的全面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在教学中,教师所要面对的是班级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少部分学生,更多的是要兼顾后进生的学习,通过在班级中树立学习榜样,带动后进生努力学习与不断提高;第二层含义指的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单单是传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主动性,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3]。

(三)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

科学表明,人脑的潜力是巨大的,教师要认识到每位学生的内在潜能,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保证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同时,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内在潜能[4]。与此同时,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三、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加强对学生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要提供预习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预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因此,在学生的预习环节中,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等对教材内容进行反复的阅读,探索出新知识与新技能,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具体而言,其包括了以下几点内容。

其一,提供学生自学提示。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这需要教师长时间的指导与带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提供给学生必要的自学提示。

其二,保证时间的充足。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地感知、理解及分析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

其三,加强对学生的巡查与指导。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指导性作用,对学生进行巡回的检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指导,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顺利进行。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能力

数学教学中包含了观察、模拟、推断及实验等多项具有挑战性与探索性的活动。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组织开展探究与交流活动,充分点燃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6]。

比如,在下列括号中填充数字,使这一列数字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并简单说明是什么规律?

3,5,7,( ),( )……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与探究,总结其中所蕴藏的规律,并在班级内进行广泛的交流与讨论。对于学生给出的答案与解释,教师要及时地给予鼓励与肯定。以下列出学生给出的几种答案。

第一,分别填入9、11、13……形成一个奇数列。

第二,分别填入11、17、27……使这一列数字,由第三个数字开始,每一个数字都是前面两个数字的总和减去1。

第三,分别填入27、181、4879……使这一列数字,由第三个数字开始,每一个数字都是前面两个数字的乘积减去8。

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不仅可实现对学生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还能增加计算题教学的趣味性与挑战性。

(三)布置适量的学习任务,引发学生主动学习

目前,许多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盲目地追求教学进度,而将预习与复习两个环节忽略掉,最终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大打折扣。然而,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预习与复习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果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通过预习环节,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初步掌握教学内容;通过复习环节,学生可以巩固所学内容,从而实现对思维能力的锻炼[7]。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乘法”这部分内容时,由于位数的增加,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难以计算出准确的答案。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做好预习工作,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自身的薄弱之处。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诸如此类的题目:“张老师总共买了四套15 本的漫画书,那么,请问张老师所购买的漫画书总共有多少本?”在预习中,许多学生都会发现自己的易错点。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师对易错点的讲解上。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还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提供多种解题方式,满足各层次学生需要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仅能够顾及小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在自主学习模式下,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掌握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在讲解同一题型时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布置差异化的作业。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章节“周长”这部分内容中“计算长6 厘米、宽4 厘米的一个长方形的周长”这一问题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种解法是“长方形的各边长相加”,这是最基础也是最简单的计算方式;第二种解法是“长和宽相加后乘二”,这种计算方式更加快捷,可以满足计算能力好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位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都有所提升,有所收获。

(五)注重小学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深化学生演算的认识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重要来源,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以公式与理论讲解为主,难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应注重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设计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预算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之中。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这一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小数这一概念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创设购物的情境,由不同学生分别扮演顾客与售货员,并将事先准备好的铅笔、橡皮擦、文具盒、作业本等文具标好价格后放在讲台上。其中,铅笔1.5元、橡皮擦2.5 元、文具盒6.5 元、作业本3.5 元,让学生在购物中理解小数的含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对于生活的重要价值,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算术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与指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条件,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发掘,在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数字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答数字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