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生态平衡理论下大学英语“对分易App+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探究①

2020-11-25

现代英语 2020年7期
关键词:大学生态英语教学

杨 静

一、引言

生态平衡理论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细化领域,是指在一定期限范围内,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统一、相互适应的和谐关系,从而让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达到最佳的状态。从生态平衡理论在教育方面的延伸研究时间来看,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学者在初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由各个生态因子组成,将其延伸至大学英语学科方面,大学英语教学,可以看作是一个由英语学科教师、英语专业学生、教学方法、策略、模式、教学评价等多个因素所构成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因子与英语教学环境相互影响,实现生态平衡。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教学生态平衡理论

生态平衡理论,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其结构、功能要保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的,而生态系统自身所具备的自动调节能力这一特征,使得其结构、功能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文章的课题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生态平衡理论的研究视角方面。教育生态平衡理论认为: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构成教育的各个因素,如学校、教师、学生等,是组成教育生态系统的因子,它们相互间存在着一个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动态的,导致教育生态系统呈现平衡或不平衡的状态。大学英语生态系统,是指大学英语生态系统内的各个组成因子,如英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因素,与英语教学环境之间,通过持续性的物质循环流动信息传递,所形成的一个有着稳定结构、稳定功能的统一体。从教育生态平衡理论出发,要使大学英语这一学科教学实现高效教学、构建一个具有稳定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系统,教师需要让大学英语学科教学各个因子与教学环境之间构建一个动态平衡、相互适应的关系。

(二)大学英语“对分易App+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对分易App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所使用的平台、软件,有PC端和手机端两种不同终端版本,在电脑和手机上均可操作。对分易App内部设置的功能版块包括以下内容:学生的分组、学生成绩册、课程资源、课程练习、学生信息、学生考勤、课程作业、交流版块、消息发送收取版块等。而对分课堂,则是基于对分易App平台展开的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则是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实践等构成的模式。具体来讲,大学英语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对分易App分为教师、学生两个版本入口,在对分易App使用过程中,先由大学英语学科教师登陆自身的对分易App账号,在平台上完成教师功能版块的创建与信息填写,包括学年学期、英语课程、英语专业班级等。完成上述操作后,组织学生对应注册、登陆对分易App,进入到自身的班级。完成教师、学生的基本操作之后,大学英语教师在对分易App平台发布大学英语学科学习的资源、课程、作业等资料,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发布的学习任务书,在对分易App进行相应的学习,完成作业。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在对分易App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从“对分易App+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来看,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课堂教学,而是将英语教学延伸至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阶段,每个环节中有不同的教学任务与目标,整体上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地调动起来,在教学效率提升方面有着明显的改变。从本质上看,这是高等教育素质教育改革的一项有效性、创新型尝试。

三、传统英语课堂的生态失衡现状

(一)课堂生态主体失衡

一方面,在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应试教学倾向。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到四六级证书的获取,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四级、六级英语知识的学习,背单词、刷题等措施。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应试教学的倾向,而忽视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常见的“哑巴英语”现象,充分说明了我国大学英语应试教学与课堂主体之间的失衡情况。

另一方面,大学英语作为一个教育生态系统,其生态因子包括了英语教师和学生两大课堂主体。这两大课堂生态主体的失衡现象,进一步影响了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如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特征、个性化发展需求,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而进行灌输式的英语教学。这些类似情况的发生,充分显示了大学英语教师与学生课堂生态主体的失衡情况。

(二)英语教学内容失衡

第一,大学英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资料,通常是大学英语教材为主,而辅助性的教学资料主要为四、六级考试相关的资料。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知识教学方面,单词、词汇、语法、阅读教学是主要版块,听力、写作、英语文化、英语实践等相关方面的环节是较为缺乏的。而且,由于课时的原因,教师也无法在其他版块方面展开大范围的深入教学,导致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方面的失衡。

第二,大学英语在现代化教育改革背景下,逐渐引入了较为先进的信息化教学工具,如电子白板、多媒体技术、微课等。但是,在得不到有效的教学设计时,教师过度注重技术与工具的应用,而忽视了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不到提升。

第三,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活动的失衡。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其教学实践活动主要在于让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应用在实践、生活中。但实际情况下,大学英语学生的实践活动与英语社会性实践之间有着较大的区别,从而导致学生教学目标培养方面不能满足实践需求,偏离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

(三)教学评价失衡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失衡,主要体现在大学英语考试成绩是英语学科成绩评定的主要标准。从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其是为了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型英语人才,实践性、应用性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从这一方面来看,教学评价的失衡,将会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侧重点,与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背离情况。

四、“对分易App+对分课堂”生态特点

第一,“对分易App+对分课堂”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注重培养学生大学英语学科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沟通能力、英语实践英语能力等,这种教学目标,更加开放。在开放性教学目标导向下,能够助力学生的全面与个性化发展。第二,“对分易App+对分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即综合考虑大学英语知识教学的整体规划和系统性,同时,确保前后教学的英语知识的连贯性特征。第三,“对分易App+对分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性的特征,鼓励学生通过对分易App平台课程的学习,自主选择与同学、教师进行沟通,鼓励学生质疑、互动;同时,在对分课堂教学环节创设多元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参与进来,凸显教学方法方面的创新性特征。

五、基于教学生态平衡理论,构建大学英语“对分易App+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一)基于“对分易App+对分课堂”的教学过程

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完善基于“对分易App+对分课堂”的教学过程。其一,课前教学准备中,教师课堂生态主体需要在整体教学规划引导下,做好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生态因子的应用设计,准备好大学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如课件、英语学习文本、视频等,将其传送至对分易App。学生基于教师上传资料以及学习任务书,完成课前的学习任务,通过课前作业检测预习情况,自主选择与教师、同学沟通预习学习的问题。其二,对分课堂PAD模式的课中讲授教学过程,教师基于学生课前对分易平台学习的情况,让学生自主创设小组,布置小组学习任务,将课堂一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讨论。在后半段的课堂时间,结合学生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让小组与小组之间,结合英语学习任务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引导性教学。同时,结合对分易App学生互动内容,进一步整合课中授课教学内容。其三,课后教学过程,教师结合课前、课中授课的情况在对分易App发布课后的英语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及时批改作业,给予批改意见,鼓励学生在对分易App就作业问题进行沟通,教师及时解答。

(二)创设“对分易App+对分课堂”生态教学环境

生态教学环境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教室环境,班级学生规模、现代化教学工具、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班级教学管理制度、学校环境、班风、校风、教师师风、教师情况、学生情况等,这些因素都可以成为生态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因此,基于“对分易App+对分课堂”下的生态教学环境,需要从上述几个要素逐一完善。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将其他类型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与对分易软件有机结合,积极在课堂、课下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让大学英语“对分易App+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环境具有生态性特征。

(三)基于“对分易App+对分课堂”生态教学策略的应用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学科教学中,有较多学校采用“对分易App+对分课堂”的模式进行教学,如成都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就采用了本教学模式。在具体实践中,其学院大学英语教师采用以下方式积极开展对分课堂模式的教学。

第一,学院教师积极挖掘大学英语教学素材与资源,整合成对分课堂与对分App的教学资料,供学生学习。在资源、素材选择方面,避免功利化的倾向,注重学生大学英语全面与个性共同发展的需求,优化教学内容。

第二,在教学方法方面,灵活运用讲授教学法、生活场景创设教学法、竞赛教学法、实践活动教学法等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师结合英语教学内容,自主创新、自主选择,让学生能够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提高大学英语的学习效率。

第三,在“对分易App+对分课堂”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完善了考核的内容,利用对分易App的考勤、数据分析等功能版块,综合分析学生英语学习team work综合能力、沟通能力、英语实践能力、课件资料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教学过程全面纳入教学评价,同时,结合考试评价的方式,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

六、结语

总之,“对分易App+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型、有效型的教学体系,将其应用在大学英语课堂当中,需要全面考虑教师、学生、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生态因子,彼此建立良性的关系,从而确保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态英语教学
浅谈O2O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留白”是个大学问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以混合式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大学求学的遗憾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