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大学生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思考

2020-11-25韩金超

现代英语 2020年15期
关键词:艺术类英文专业

韩金超

一、 引言

相较于普通全日制文史类、理工类专业学生,艺术类考生在高考时往往强化专业课成绩,而弱化文化课成绩,英语学科成绩的参差不齐。 很多艺术类高校招生时对英语分数没有特殊要求,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基于文章作者4 年多的授课经历和访谈交流可知,众多艺术生对英语这一大学必修学科的反应如下:参差不齐的英语水平,薄弱的英语学习基础,不明确的学习动机,不积极的学习态度(厌学,怠学),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不理想的课堂表现,不尽如人意的考试成绩等。因此,研究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并给予相应的教学改进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二、 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任何事物的发展均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英语学习亦是同样道理。 学生自我的兴趣、动机、习惯、方法、毅力,家长、英语教师、班风学风、英语学习环境等均对英语学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一)非学生本人原因

艺术类考生大多源自艺术类大学的附中学校、艺术类专科学校或普通中学的三校生,也有极少一部分来自普通中学。 艺术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均设有艺术类专业,这为艺术生大学梦的实现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学生所经历到的小、初、中等英语学习成绩不佳致使很多学生输在了起跑线,原因可能包括:滞后的英语课程开设、匮乏的师资力量、非标的业务能力、学校的不重视和不作为等。 兴趣在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尤为重要,如果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则无法短期提升个人的英语学习效率。 此外,英语教师的教姿教态、教学手段、人格魅力、道德情操、综合素质等均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直接的影响。

(二)学生本人内因

大部分艺术生对自身所学专业兴趣浓厚,对英语多半是不作为或无所谓的态度。 考上本科艺术类院校之后,高校更加注重艺术类专业实践,学生花在大学英语课程上的学习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究其原因,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决定了这种差异。 而英语差主要因为意识上不到位,行为上不作为。 英语基础薄弱,主观上讲,学生存在厌学怠学的态度,且伴有恐惧或嫌弃的心理;客观上讲,音标不明、词汇量少、语法水平和听说读写译能力低,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而不思,思而不学,周而复始,学得虽多,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却难以得到提升。 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未习得自身学习方法,不预习也不复习,英语学不会、学不好的原因同时也成为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

三、 艺术类大学生融入英语课堂的学习策略

从艺术类学生(影视传媒类、美术与设计类、音乐与舞蹈类)的专业视角和多位学者研究结果出发,尝试从以下前四点提出如何帮助艺术类大学生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同时借助第五点列出融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建立一支经验丰富的艺术类英语教师队伍

从现实角度来讲,由于学校管理层及艺术生大都将学习精力放在专业类技能学习和实践上,加之艺术生不要求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取而代之的是难度一般的校内学位考,这并不符合高等教育“宽进严出”的标语,况且四级考试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就业及日后的学习深造和发展。 而且部分高校英语课程课时量减半,既伤害了英语教师教学热情,又影响到学生的长远规划和求知欲的满足。 因此,高校管理层应结合英语教师、学生和学校办学定位实际,酌情考虑成立大学英语教研办公室,建立一支良好的服务于学校、服务于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教师队伍,即建立一支学历相当、专业对口、老少衔接(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特色鲜明的新颖团队。

(二)丰富教师角色扮演,适应艺术类大学生

作为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和肩负的使命远比其他专业英语教师要更多、更重。 鉴于艺术类大学生性格活泼、表现欲强、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敏感感性、感受力和模仿能力优秀等特点,英语教师可以做如下思考:传道授业,亦师亦友,丰富教法,即根据具体的专业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 如美术类专业学生,教师可以从国画、油画、雕塑、剪纸、刺绣等相关的英语词汇、英文阅读、英语微电影、英语演讲、名作赏析、画家风格或流派等出发,去引导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融入英语知识的学习,学习的成果可以是英语词汇、英文观后感、英文名人名言或座右铭的笔记等形式;设计类专业学生,教师可以从环境设计(经典建筑物)、产品设计(iphone、华为手机)、服装与服饰设计(时装秀)、动画设计(动漫影片)出发,去将自由女神像、埃菲尔铁塔、华为手机、巴黎时装周、国产动漫与国外动漫等融入外语课堂,学习的成果可以是英文版的产品简介、服装服饰的英文品牌、手机壳的英文介绍、动画片的英文字幕等;音乐类专业学生,教师可以从好莱坞电影、英文歌曲、音乐剧、音乐类型、美剧出发,和教材相结合去拓展英语课堂,学习的成果可以是英文版的乐器介绍、英语版的音乐剧、英语歌曲的solo 或合唱、英文版的电影观后感等;戏剧类专业学生,教师可以从播音与支持、戏剧影视文学、戏剧表演专业出发,去搜集中西方经典话剧、知名主持人和著名导演人物介绍、TED 英语演讲、剧本创作及编排等,学习的成果可以是课堂英文短剧、英文课文情景剧、英文小品、英文主持、英文诗歌等形式。

(三)效仿分级教学,加强合作学习,考核改革

学校根据分级类别,精选教材,合理调配教师,科学管理,目标明确。 分级教学,就是根据学生高考英语成绩进行分级,40 分及其以下为C 类,40 分至75 分为B 类,75 分及其以上为C 类。 C 类(40 分及其以下)学生主要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如音标、单词、词组和基本语法,考核目标包括期中口语对话考试和期末校内考核,通过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 级考试;B 类(40 分至75 分)主要精读教材内容,强化基础知识,查漏补缺,通过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 级考试,普遍通过英语四级考试;C 类(75 分及其以上)既要考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 级,又要通过英语四级(425 分及其以上),甚至英语六级,学习并努力通过托福或雅思英语考试,为国内外研究生、博士的学习深造夯实基础。

(四)翻转课堂,因材施教

继承和完善较好的传统教学方法,充分使用现代网络技术,坚持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原则,调动师生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优化板书设计的同时,使用慕课、雨课堂、微信小程序等丰富教学手段。 具体策略如下:首先,创设情景,角色扮演。 主要适用于戏剧类、音乐类专业学生;其次,启发式教学,主要适用于美术类、设计类专业学生;最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以上提及的B 类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在40 分至75 分的艺术或非艺术生),实施步骤依次为课前安排,学生上台授课,生生合作互动,教师完善点评。 此外,增加课堂live 练习,即根据教师板书所列单词和词组,即兴完成单词构句、句子构段的英文口语练习。 既考查学生词汇掌握情况,又检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转换技巧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学生融入课堂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困难

课堂融入本身是一个开放的、适应的过程,是一种三向(学校、老师、学生)协作的行为结果。 首先,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是否重视艺术类大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能否合理选取教材,科学管理实施,严格考核要求,能否构建一支了优秀的英语师资团队,稳定师资队伍,保障教学服务等都存在困难。 其次,艺术类教师队伍建设是否存在有说服力、有权威性、有威信、有人格魅力、有领袖气质的团队领导,去带领教师团队的不断建设。 教师在不断适应教学对象,改进教法的同时,能否克服自身身心疲惫,持之以恒。 最后,覆盖艺术类高校专业的英语类教材是否健全,学生心理上是否认同分级教学模式,均存在一定的疑惑。 另外,分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升、降级,英语教师的授课周期等均是要考虑的问题。

四、 结语

大学英语,作为普通全日制艺术类大学生必修之课程,是众多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学位英语完成的参考学科,是艺术类学生必须努力提升的学科知识,也是艺术类高校英语教师不可回避的教学难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急需优化改善的一个课题。 基于教师自身英语学习成功的经验和多年在艺术类专科、本科院校的授课经历,经过研读多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论文、期刊杂志、书籍等,旨在找出问题、归纳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以期更好地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挖掘学生潜力、潜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预习、复习习惯。 同时,改善艺术类大学生英语课堂的表现,激起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提升英语教师的成就感或幸福感,提高英语教师的职业技能,掌握教学规律,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最后,将英语教师的教与艺术生的学真正地结合起来,使艺术类大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在英语教师的耳濡目染中,在良好的学风教风中,将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态度与大学英语的学习融汇相通,以达到和谐共进、教学相长、相得益彰、互助共赢的效果。

猜你喜欢

艺术类英文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部分专业介绍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