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整结构,过渡衔接

2020-11-24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43期
关键词:议论文沙漠万物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说:“大自然喜欢简单,大自然也不是傀儡。”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蔓延,先贤遥远的声音在当下变得清晰洪亮,人们重新思考古老而常新的哲学问题:应该如何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请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人类——自然之子

①人类选择在春天播种,是因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是对自然的一种适应;夏天,万物生长蓬蓬勃勃;冬天,万物敛形遁迹,这都是适应自然的结果。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与其他动物不同,动物被动地适应,而人类靠智慧、靠外力积极地适应。有些动物可以靠自己厚厚的皮毛适应寒冷的气候,有些潜入地下冬眠度过寒冬。而人类是靠棉衣,靠空调,靠暖气。从根本上说,无论动物,还是人类,都是以适应自然为主,只是适应的方法不同而已。②

因此,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不仅是对大自然的戕害,同时也是对人类自身的戕害。大量地砍伐树木,毁坏绿地,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自然灾难。人类对大自然的肆意开发和破坏,都相应地受到了惩罚。流过村边的河水污浊发臭,这是人们自己造成的恶果。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改变自然的良好途径,人类应该在探索自然的发展规律上走得更远。不断地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变自然,发展自然,从而也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最有利的条件。一切都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基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适应。唯有适应,才会更好地发展。③

但是,人类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当沙漠蔓延,侵蚀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时,人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等方法和沙漠作斗争,最终把沙漠变成绿洲。当洪水泛滥时,人们可以通过筑堤修坝等方法治理洪水,使之服务于人类。也正是对自然的适度改造,使人类的家园更美好。人类积极地适应自然,在适应的基础上加以改变,使山川更秀美,使大自然更秀美,使人类生活的家园更秀美。④

自然——人类的母亲,人类——自然之子。人类应该孝敬母亲,也应该积极地适应自然。人类不可以征服自己的母亲,但人类可以改变母亲的形象。当母亲光彩照人的时候,人类——自然之子也会风度翩翩,春风得意。

①开头应提出问题,明确观点。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补充总说,并设置一个衔接句段,使得说理顺畅。

②本段内容上下衔接不畅,总说与分说混杂在一起,出现逻辑不清的问题。这里可以将“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动物被动地适应,而人类靠智慧、靠外力积极地适应”这句话,作为开头提出问题与后面的分析问题之间的过渡,单独成段衔接上下文。此外,最好能够按照季节的顺序,补充完整四季变化。

③这段分析存在说理顺序的混乱,应该先说发展,然后论说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适应才能发展”。

④这段是对于前面提出的问题的分析,应该在“提出问题”之后、“解决问题”之前。因此这一段内容需要调整段落的顺序。

1.结构的调整。

这是一篇议论文,论述了自然和人类的关系,作文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在对比论证上下了功夫。但是,整篇作文的结构并不严谨,开篇没有点明观点,缺少提纲挈领的总句;段落与段落之间也缺少过渡和照应,衔接不够自然流畅。因此在结构上进行调整,是本文修改的重点。议论文写作要做到结构完整,观点鲜明,作文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安排,意思的转换与衔接,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调整和修改。

2.过渡与衔接。

“过渡”是指上下文的衔接,是段与段、层次与层次之间的缝缀,是文意转换之间的结榫。过渡处理得好,作文才能承上启下、文脉畅达,全文结构浑然一体;反之,作文就显得散乱隔断、思路跳宕,难以卒读。过渡的方法有三种:一是运用过渡词,如“因此”“由此可见”“然而”“总之”“此外”“因为”“所以”“因此”等。这类词语一般放在句首或段首。二是运用过渡句,就是在不同内容的上下文之间插入一个起关联作用的句子过渡。有的过渡句是为了“承上”,有的过渡句是为了“启下”,一般放在前一段的结尾或后一段的开头。三是运用过渡段,其作用与过渡句一样,只是自身还包含一些较具体的内容,如概括上文、提示下文等,因此独立成段。

人类——自然之子

◎刘 希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是自然之子,人类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而应该适应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美化自然。

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与其他动物不同:动物适者生存,被动地适应,而人类靠智慧、外力积极地适应。

人类选择在春天播种,因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是对自然的一种适应;夏天万物生长,蓬蓬勃勃;秋天草木结实,硕果累累;冬天万物凋零,敛形遁迹,这都是适应自然的结果。有些动物可以靠自己厚厚的皮毛适应寒冷的气候,有些潜入地下冬眠度过寒冬;而人类则靠棉衣,靠空调,靠暖气。从根本上说,无论动物还是人类,都是以适应自然为主,只是适应的方法不同而已。

但是,人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当沙漠蔓延,侵蚀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时,人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等方法和沙漠作斗争,最终把沙漠变成绿洲;当洪水泛滥时,人们可以通过筑堤修坝等方法治理洪水,使之服务于人类。也正是人类对自然的适度改变,使人类的家园更美好。人类正是通过积极地适应自然,在适应的基础上加以改变,才使山川更秀美,使人类生存的家园更加美好。

一切都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基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适应。只有不断地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变自然,才能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最有利的条件。而人类对大自然的肆意开发和破坏,都必将受到相应的惩罚。大量地砍伐树木,毁坏绿植,使得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频发;流過村边的河水,污浊发臭;工厂附近的天空,黑烟滚滚,灰霾遍布……这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恶果。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戕害何尝不是对人类自身的戕害?唯有适应,才能更好地发展,科学技术为人类提供了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变自然的良好途径,人类应该在探索自然的规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自然——人类的母亲,人类——自然的孩子。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而非征服自然,肆意破坏自然环境。人类可以改变自然,当“母亲”光彩照人的时候,人类——自然之子也会春风得意。

升格点评

作文修改之后,议论文的特点得到了充分体现,论证的结构更加完整,结构顺序也得到了合理的调整,并且做到了层层深入地展开议论,增强了逻辑性。可见,学会议论文的行文特点,掌握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步骤非常重要。

【白乐敏/供稿】

猜你喜欢

议论文沙漠万物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议论文阅读专练
沙漠之旅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走进沙漠
简谈“议论文”写作
走进沙漠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