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育策略

2020-11-24黄芹芳龙岩初级中学

灌篮 2020年6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心理素质教师应

黄芹芳 龙岩初级中学

从整体角度看,初中生处于人格、身心发展学的重要阶段,其心理素质的培养急需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关注。面对初中生,教师应以学生心理发展情况入手,将体育活动与心理素质进行融合,根据学生情绪不稳定、心理不成熟、不稳定的现象,通过体育教学活动进行良好心理品质的塑造和发展。在积极的培养下,初中体育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切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落实心理教育,锤炼学生意志力,促使其心理品质得到发展。

一、把握学生特点,提高学生重视度

要想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应掌握初中生特有的心理特征,如学生在中考压力力下出现的逆反、厌学等心理情绪。再加上学生尚未形成健全、成熟的心理,这些消极的情感因子会不断消磨学生的意志力,导致其生活和学习受到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应在进行体育素质活动布置时,适当地引入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体育锻炼,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其意识到调整自身心态的重要性,并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组织的训练任务。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下,教师可以反复地强调心理调整的重要性,让学生们一边完成体育活动,一边达成心态调整目标,使其协调能力、感知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此外,教师应善于借助环境和榜样引导学生,选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个性需求的方法,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关注和重视。

二、巧借游戏活动,培养积极心理

游戏是放松学生身心、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以及培养其各方面心理品质的活动。教师在将心理素质培养融入体育游戏时,要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爱好情绪,确保体育游戏能够覆盖整体学生。例如,针对心理素质差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存在害羞、胆小等心理,使其不敢主动迈出第一步,也不敢参与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因此,教师应做好调查的基础上,设置引导类的游戏活动,如篮球传传传,让学生们以5-6人为单位,围绕圆圈在小组内进行运球。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教师和其他伙伴都可以借助语言鼓励、动作鼓励等方式,让胆小的同学形成积极的态度,调动其内在运动和展现动机,使其准确地完成心理素质目标。最后,教师和组内伙伴可以给予其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形成学习和进步的自信心。

三、善用恶劣,磨砺学生品质

面对心理情绪多变的初中生,只有合理地借助环境,才能让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得到锻炼。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善于塑造情境或运用榜样,让学生们先进人物的榜样示范下,主动调整自我、突破自我,锤炼自身意志力。例如,在下雪天气下,教师应借助这样的天气环境,科学地设置体育活动,让学生们在恶劣环境下克服困难。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可以灵活地调整项目活动,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活动。例如,在组织学生们在雪中跑步、打雪仗时,教师可以短跑女运动员达娜候赛因的买二手球鞋参加运动会的事例,讲述其简陋的训练环境和设备,以语言讲述形式,激励学生们克服外在因素的影响,主动通过运动抵抗严寒,激发其挑战积极性,磨炼其奋斗和拼搏品质。

四、开展体育竞赛,增强自信心

对初中生而言,多元化的竞赛活动能够吸引其好奇心、满足其竞争需求,让学生在竞赛中形中永不服输、敢于拼搏的品质。因此,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们的日常表现,开展单人竞技类、团队竞技类活动,以多元游戏形式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例如,根据许多学生喜爱跳绳运动的情况,教师可以组织男女生各分为两组,进行单人跳绳竞赛,在6分钟限定时间内个数最多的获胜,也可以让男女生分两组跳大绳,让各组同学互相帮助、尊重,更好地协调与配合,提高越过大绳的成功率。此外,学校和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篮球、足球竞赛,让各个班级内角逐出参赛队员,组成参赛队伍,并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各队进行合作和配合,让每名同学都能形成不服输的心态,更好地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促使其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体育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教师应正确地调查、关注学生心理发展情况、身体素质发展,从不同维度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在无形中渗透心理教育。通过关注学生特点、开展游戏活动、运用体育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被表扬、获得赞许,促使其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形成敢于拼搏、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和品质。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心理素质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