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生涯规划下大学新生实现角色转换的探讨

2020-11-24卢本琼肖弟康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3期
关键词:新生大学职业

文/卢本琼 肖弟康

大学新生进入到大学校园后,首先面临角色转变,即由每天只专心学习的高中生转变为自我独立和成长的大学生。大学生不仅要继续学习,还要考虑今后出路和未来的工作,由一个学生角色慢慢向一个职业人转变。现实中,刚刚跨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刚开始时基本表现得意气风发,怀揣理想和抱负,立志在大学成就实现梦想,但几周甚至时间更长时间之后,部分学生的这种精神风貌慢慢消退了,出现精神颓废、无所事事、漫无目的状态。究其根源是由于大学生角色不适应导致。这些负面因素如不能得到及时消除,将会影响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并会产生严重后果。

一、新生角色转变不适应的原因分析

(一)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在高中时,多数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对大学的憧憬与期待,将大学描绘得特别美好,一些高中生用自己的想象构建了一幅大学理想蓝图。但当他们进入大学校园后,发现现实不如他们想象中的美好。由于对现实的失望,导致一部分学生放弃了对理想的追求。

(二)独立自理能力欠佳

目前,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是溺爱,加之由于忙于学业,很少接触社会和参与社会锻炼,这些因素影响独立意识的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也相对较差,当他们一旦远离父母,遇到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或困惑时,一些学生显得不知所措。

(三)校园不良风气的影响

不可否认,大学校园内部分学生存在沉迷网络、逃课、上课睡觉等不良现象,或多或少会影响一部分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导致新生的一些积极思想开始动摇,原本惰性逐渐显露。表现为对学习、情感的困惑和对未来的迷茫,思想不稳定。如果不及时疏导,导致他们对学习生活懈怠。

(四)学生评价标准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教育方针。但现实中,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学校仍然唯分数论,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优秀学生的重要标准,但大学评价学生的能力往往更多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原来中学时期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一定是大学中认同的优秀者,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该从何做起。

(五)与中学时期学习生活存在显著差异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一,学习方式不同。中学学习大多是在教师的引导、指导、督促下进行,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大学学习更多强调自主学习,家长、教师的监督力度不断降低,要求学生不管是上课还是课余时间学习,更多靠学生的自觉性完成;第二,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同。高中时代学生上课时间从早到晚行程较满,学生几乎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但大学生生活,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合理去支配这些时间;第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中学教师关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时间更多,对学生的特点了然于胸。而大学教师则很难做到,大学课程数目较多,单个教师任课课时数量相对中学教师减少,单个教师和学生单独接触和交流的时间、机会较少,学生和任课教师间相互不了解;第四,地域生活特点不同。大学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地域上的不同,在生活习惯上也有些不同。这些变化都需要大学新生尽快去适应。

二、职业规划的作用

步入大学后,一些新生开始迷茫。中学阶段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拼搏,是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步入大学之后,一时没有了奋斗目标,因而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更有甚者,觉得终于熬过了人生最为艰苦的日子,苦尽甘来,开始完全放松自己,享受生活。所以,帮助大学新生确立新的追求目标尤为重要。大学新生从入学开始,必须寻找适合自身发展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兴趣、爱好,为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最终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最大化。为此,学校应该研究和借鉴国外大学对学生职业探讨方面的做法[1]。将如何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教学计划和体系中,及时帮助新生正确认识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让他们在有目标追求中度过大学生涯。如美国UCLA 大学职业中心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了配套方案:一年级为自我探索期,新生可通过课程学习、课外活动、参加社团开发自己的兴趣和技能;通过咨询父母、朋友、教师等身边人,以及相关测评工具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自己。二年级则开始拓展职业生涯视野,通过书籍、互联网进一步加强职业了解;参加招聘会或与职业生涯相关的活动;参加实习、暑期工作和志愿者活动,从中获得工作经验。三年级要缩小职业选择范围,探索用人单位和工作环境,建立专业化联系,以辅助求职竞争;持续获得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工作和领导经验。四年级确保大学毕业后能顺利获得学位,参与求职技巧工作,参加招聘会,了解招聘信息和推荐。

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促进大学生自主合理安排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更能通过唤起个人职业生涯意识,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和人生观。

三、实现角色转换的方法和途径

(一)适应性教育

大学是高中生理想梦幻之地,但进入大学校门后,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难免会让他们产生心理落差。如果不及时调整,可能会就此沉沦[2]。学校要及时对新生进行全方位地适应性教育。如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专业特点、职业发展、考试方式及纪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包括相关校园文化活动等。通过教育,让学生对大学生活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让他们在心理上有所准备,不致于遇到问题时茫然失措。

(二)辅导员和教师共同努力,帮助新生及时调整心态

大学新生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全新的地方求学,地域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使他们极易产生孤独、彷徨感。辅导员在管理中,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学生中去,有针对性地帮助新生做好心理适应的转变教育,衔接好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化工作,要从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并能够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对新生进行帮助和指导,探讨、研究摆脱心理不适应的对策和方法,从而缓解心理冲突,使其心理恢复平衡,提升环境适应能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明确目标和发展方向,掌握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御不良风气的影响,让学生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变化环境,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尽快地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

(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适应。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

1.要使他们尽快地适应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学校、学生会、社团等组织要有意识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搭建丰富的社交平台和场所,使学生获取交往的机会和扩大交往范围,使他们在交往中消除孤独和对环境的陌生感。2.辅导员要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法、技巧,培养人际交往能力。3.大学生自身在人际交往中要遵循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做到平等待人,尊重他人,讲诚信,宽容人、理解人,求同存异,互助互利,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同,减少人际摩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要特别关注心理自卑的学生,关心爱护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构建积极、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环境

著名教育家郭秉文说过:“教育贵于熏习,风气赖于侵染”。校园的文化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构建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1.要有良好的教风。初进校的新生对大学教师有很高的期望,如果教师的教学不够理想,可能引发学生的厌学、倦学,导致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低下。所以,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态度和职业道德,在夯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根据现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要有良好的学风。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健全规章制度、奖励评价机制、净化考风等方式,形成良好学习竞争环境,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欲望。3.建立辅导员和专业导师相结合的学生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心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疏导和解决相关问题。4.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课外社团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认识自己,适应大学环境。

四、结语

大学生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转换是大学生涯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自身成长和职业发展,更关系到学校人才质量目标的实现。所以,学校必须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对新生角色转变引起足够重视,使他们顺利完成角色转换,从而将学生培育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新生大学职业
重获新生 庇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职业写作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我爱的职业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