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

2020-11-24蔡素霞东明县沙窝镇人民政府

灌篮 2020年35期
关键词:生产农业信息化

蔡素霞 东明县沙窝镇人民政府

今天是信息时代。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部门已将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中国的基本政策之一。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最先进的技术是本文要阐述的农业技术。对于先进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改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拓宽农业经济模式,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一)传感器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由于当前现代农业大规模农业生产模式中作物的种类和数量,需要广泛应用的各种主要作物传感器的技术特性可能与以前不同,环境信息传感器技术和作物生命信息传感器技术也是我国大中型集约农业和现代农田生产检测技术研究中常用的另外两种主要传感器技术。环境信息传感器技术的主要应用目的是快速分析和检测某些特殊土壤物理环境条件的变化,这些变化会显著影响特定区域内作物根系的特定生长活动状态。

(二)智能机器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用于农业科技生产设备的新型智能机器人,通过智能自动化、传感和计算机处理等多种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手段,可以对农业机械设备的全过程进行自动监控,从而确保智能农业安全生产技术某些特定生产目的的实现。在中国的实际工程应用范围内,机器人主要应用于以下三种类型:农作物自动检测、有机植物智能机器人和畜牧业机器人。不同技术类型的农业智能机器人产品在现代农业自动化生产领域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和功能。

(三)精准农业技术和智能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精细高效的农业技术平台与农业智能设备平台的结合,也需要在整个农业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得到全面、协调的运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其效益的最大化。在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中最有效地运用二者的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和有效地开发利用农作物资源,通过科技手段逐步实现传统农业低效耕地的再分配,从而大大提高国民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精细农业技术仪器和农业智能设备在现阶段我国市场上的应用还不够充分和广泛,设备储备和技术水平还比较薄弱。

(四)农业物联网技术

农业物联网监控技术的深入发展,能够完成现代农业大规模生产经营全生产链过程信息的实时监控,逐步形成农业信息生产经营监控的整体链条结构。农业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包括农业传感器网络子系统、控制设备子系统、分析处理和分析决策应用系统的集成,不断为中国农业生产人员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支持服务和技术培训,提供更加实用、科学的农业生产和种植应用知识,提高中国农产品产量。

二、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问题分析

(一)农业信息化的意识薄弱,无健全的管理机制

目前,一些政府部门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当前信息技术手段在推进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在加强农业基础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注重各种信息技术政策的实际运用,对农业基层信息技术的发展缺乏整体意识,农业基础信息化发展十分滞后,政府部门自身也没有充分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同时由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后的发展、生产、流通等工作过程完全由这些专业部门管理,管理与权威之间存在一定范围的交叉分散,缺乏国家统一规范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导致农业部门工作滞后、效率低下,缺乏及时、完整、准确的政策储备和信息。

(二)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信息技术人才匮乏

虽然大多数农业发达国家已经初步实现了农业生产信息化的发展,但现阶段我国长期受传统机械化农业模式的影响,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落后。这些看似落后和陈旧的基础设施在农业信息化开发建设的实施中仍然发挥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严重影响了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和处理信息系统严重缺乏收集大量信息、科学系统地管理和处理这些信息数据的信息技术人才,导致近代中国整个农业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滞后、缓慢,农业现代化的总体发展格局明显受阻。

(三)农业信息化领域缺乏协会组织,农业信息化体系不完善

在农业IT行业,协会组织应在行业内强大而全面,并具有行业内部自律、行业代表、外部协调、外部服务指导等最基本服务的协会职能,包括成员的相关机构。主要成员为企业科研教学部门、政府、涉农金融行业、IT软件企业主管部门等,也是代表一个地区或地区产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的权威部门。然而,目前我国与农业产业发展相关的各种协会制度相对单一。许多机构由行政官员管理。相关执法部门没有依法对其组织进行具体管理和干预,这往往是因为成员组织相对独立,没有一个相对统一、规范、高效的行业管理服务体系,在促进农业经济全面信息化和协调发展,在系统标准化建设实施过程管理中难以发挥决定性作用。

(四)农业信息化的工作队伍落后,缺少高水平服务

在中国,进入农业和信息化行业的困难之一是整个IT服务业,因为大多数中国人由于其强大的技术专业人数,无法再从事中国IT技术行业的任何工作,因此,这些来自其他相关技术领域的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更为稀缺,尤其是在整个国内农业行业。目前,全国农业产业集群的中、基础领域还没有相对稳定、优秀的信息技术队伍。

(五)对农业信息化重视不够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长期良好快速发展,必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生产和发展效率,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如果一些政府部门在当前农业机械化生产发展中,长期不重视先进农业和信息应用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导致当前农业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研究缺乏政府部门提供的科技资金指导和扶持政策及技术支持,将严重制约农业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六)农业信息技术人员素质低

我国大规模农业信息生产有着悠久而稳定的信息历史,农业生产信息相关技术力量仍在巩固和发展。然而,大多数从事基层农民信息技术服务的一线工作者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却相差甚远,缺乏专业、稳定、高效的文化服务体系,缺乏科学高效和经验丰富的专职骨干人员,不能熟练掌握农业基础管理信息服务的技术力量,对我国农业信息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三、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应对措施

(一)构建农业信息化平台

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平台,综合利用全球卫星空间轨道导航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观测数据集成等现有数据库相关专业技术,建设中国通用农业基础信息数据库、农业灾害信息数据库、农业商业数据库等中国主要公共农业数据库,利用数据库技术,快速准确地整合、整理、分析和传输资源,为全球最多的农资种植和农民提供实时服务,提供最权威、最完整、最及时的,全球权威有效的国际相关专业农产品信息查询和专业农资市场信息发布服务;二是充分利用新一代计算机技术平台,从相关农户采集的其他类型灾害数据信号中过滤、筛选、汇总和分类灾害信息,智能处理其他灾害的各种风险。利用智能错误预测和决策分析系统技术,可以及时预测灾害产品和市场,及时、智能地分析和发布相关灾害风险预警的风险信息,帮助相关农户,单个企业及其附属公司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其他类型的灾难风险信息。

(二)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改革创新公共财政投资管理机制,促进农业发展信息服务。农业信息资源属于国家公共产品发展的关键范畴,需要真正发挥政府公共服务的绝对主导作用,但事实上,这并不意味着它排斥任何社会力量资源的相对广泛和有效参与。政府要努力调动、协调和整合农村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拓宽公共服务投资管理渠道,促进农业领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地方人民政府要根据自身生产实际,切实加强地方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尽快探索建立全国范围内比较系统、完整的地方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加强本地信息网络软硬件技术的集成、升级或更新,加强各类农业信息数据库平台的技术研究、推广和产品开发,加强农田自动化的集成开发、示范和应用,监控预警信息系统、控制管理系统和决策咨询系统平台。

(三)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的整个系统信息化建设过程还应包括一系列信息化综合过程,如农业数据信息系统本身的信息系统数据开发、收集、集成和重用过程,以及信息数据资源的系统化和存储信息化。首先,要尽快全面建立、更新和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区域农业信息指标体系,调整或规划部署各类农业信息数据库系统采集系统的信息监测点,开发和使用标准统一的农村信息系统数据库采集系统监控应用软件,建立标准统一数据采集支撑系统各专业信息数据库,提高农村各专业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和监控整体系统的有效性;二是要及时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加强研究,推动和完善覆盖基层农业系统网格框架内生产企业产品的各种供需信息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机制,避免因存量信息资源的重复开发而导致企业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

(四)实现农业信息一体化

要积极协调和整合社会各部门的基础信息资源建立信息数据库,努力实现全市农业信息资源的综合有效管理,为基层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更加全面的农村信息支持渠道和服务技术信息支持。农业信息资源与服务的整合模式可以进一步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农业生产科研培训机构、农业院校和农业企业交叉互补知识优势,实现更有效、更便捷的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确保相关科研生产机构人员研发的各种农作物产品与中国农业科学生产的实际过程相匹配,掌握国内外作物新的科学生长代谢规律,提高产量。

(五)加快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人才储备是整个农业信息化能力建设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努力加快改革步伐,完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资源社会化供给保障机制,通过重点培训或引进,尽快建立和完善一支由地方政府信息机构管理和协调的队伍,农业技术研究推广部门的骨干和新农村信息提供者形成强大的农业技术信息支持服务团队。

(六)农业精细经营技术和智能设备问题

中国企业在智能农业和精细生产机器人技术基础上的应用研究领域,以及先进智能设备的开发,主要仍处于产品育种的早期试验、示范操作和快速发展过程的初级阶段。与工业发达国家的标准相比,技术水平需要迅速提高,运营、生产和管理的应用技术基础需要逐步加强。同时,缺乏企业技术中心的支持,农业信息资源的收集和处理体系不成熟、不完善,专家团队的培训和投入不足,研发成本高;成本和推广及应用管理成本也是中国未来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

四、结语

有关部门要继续提高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和发展现状的科学认识,不断建立和完善有关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寻找解决和预防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推进农业全面信息化改革,提高推进我国数字农业建设和发展进程的保障能力和治理水平,持续有效地发挥重要的积极引导作用。

猜你喜欢

生产农业信息化
国内农业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阿宽的生产小组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