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内涵解析

2020-11-24梁法泽聂瑞莲侯玉灵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全民体育

梁法泽,聂瑞莲,侯玉灵

前言

全民健身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关键内容,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通过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全民健身,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民群众健身主动性,而且可以为公共服务设施利用价值的充分发挥提供依据。进而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产业与城镇建设同步发展,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管理提供新的路径。据此,探究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新途径,对于全民健身社会氛围的构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内涵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体育事业的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子系统,以增进广大基层民众身心健康、实现每一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及重点,为整体民众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充足的支撑[1]。

2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发展必要性

2.1 满足社会个体健身、健心及健美需求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理想的体育健身模式为个体自由运动、或者个体分散的体育锻炼。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鼓励不同阶段民众利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徒手或借助器械进行体育锻炼,充分满足社会个体健身、健心及健美的需求。

2.2 满足社会个体文化、娱乐及审美需求

从本质上而言,体育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在社会体育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体育观赏也逐步与音乐、文学作品、画展上升至同等地位。而通过全民健身可持续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促使民众返回大自然,享受登山、游泳、钓鱼、现场参观等体育活动的乐趣,充分满足社会个体文化、娱乐及审美需求[2]。

3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调查

3.1 调查方法及对象

本次调查将全民健身系统看作一个开放的生命有机系统,以生命有机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研究主体。在查阅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学院资料室图书资料及学院电子图书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面谈或电话线上访问的方式。对多省事体育局群众、体育负责人、可持续发展理论专家学者及学院体育教师,就全民健身事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3.2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可得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意识不断提高,体育人口数量、比率不断增加、群众性健身场地设施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完善的全民健身法规政策、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及服务体系。但是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进行分析,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3.2.1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不明确

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现阶段我国体育体制仍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体育管理体制,政府资金投入仍然是整体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支撑。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原则指导,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了竞技体育发展模块,群众性体育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人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3]。

3.2.2 全民健身服务对象结构不合理

依据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体育总局推出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报告》的相关内容,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整体体育人口呈现突出的两头重中间轻的情况。即青少年、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比例远高于中间年龄段人群参与体育锻炼不利。且根据年龄段变化我国整体人口比例波动也较大。

3.2.3 体育健身资源供需不足

虽然近几年我国各地建设了多个体育场地,但是我国每万人拥有的体育场地仍然不足十个。且我国人均体育场馆占有率每平方米每人在1.1以下。同时我国基层民众在健身过程中仍然没有科学的指导,具有突出的盲目性及无组织性,制约了全民体育健身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4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4.1 明确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发展原则的确定,是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实施完善的基础。因此,依据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发展需求,体育局负责人应遵循公平性、共同性、持续性原则,为全民健身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驱动力。

首先,依据持续性原则要求,体育局负责人应控制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在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最大承载能力以内。依据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从局部到总体的发展顺序,从全民健身运动各阶段间联系入手,将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看做一个持续性发展进程,为整体民众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同时在终身体育理念的引导下,整体民众应依据体育体系化及整体化目标,根据发展时期及生活领域的差异,合理调整体育锻炼目标,充分满足自我体育健身能力提升需求。

其次,由于我国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文化、历史传统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体育局负责人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实施目标及相关政策制定时,应结合具体情况,协调发展整体性与系统内各模块、全民健身系统内各模块间矛盾。即摒弃举国体制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政策。而是依据市场经济发展特点,充分挖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中的优势,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最后,由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建立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其不仅需要保证同一年代区域间均衡发展,而且需要为后代终身运动需求的充分满足提供充足空间。基于此,体育局负责人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过程中应坚持公平性原则,综合考虑全民健身系统内多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保证每一个体平等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机会及享有体育资源的均等性,避免区域间差异及阶层间差异对民众参与健身活动积极性的影响[4]。

4.2 构建合理的全民健身服务对象结构

针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因经济因素导致的城乡发展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在明确可持续、共同性、协调性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加大社区性质全民健身服务在商业中开发力度,促使社区性质体育活动成为大众体育活动的主要行式,并努力寻找支持群众业务体育活动的事企业单位成员。以实物赞助或者资金赞助的方式,为大众体育活动开展提供充足经济支撑,进而为合理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提供资金支持。

其次,大众媒体及新媒体应合理利用自身职责,向社会大众普及全民健身的重要意义,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引入新鲜血液,开展跨区域全民健身交流合作活动,进一步增加基层民众对体育锻炼的关注力度。同时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离不开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及高水平指导团队。因此,在提高基层民众对体育锻炼关注程度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应依据业余性质体育活动特点,构建完善的业余足球活动指导团队,如足球裁判员领导机构等。每年或每季划拨专项资金用于科学指导团队培训及考核。在业务体育活动指导人员培训及资质认证的基础上,以业余裁判志愿者的形式,利用互联网线上渠道,构建城市及乡村全民健身指导员官方微博、微信号,为基层民众、指导员信息交互提供高效的空间。通过体能好、业务水平高、公益性强的业余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可以为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支撑。

再次,针对现阶段不同年龄群体参与体育锻炼比例悬殊问题,相关部门可依托现有全民健身服务设施资源,以竞技体育、业余体育互动理念对应及业余体育团体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关注点。结合我国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规定,挖掘职业体育、社会体育、全民健身及青少年体育潜力,在鼓励基层民众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改善现有业余体育活动组织模式。以免费俱乐部的形式或者事企业单位内部休息体育场馆的方式,激发中等年龄群体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切实提升中等年龄群体体质健康水平[5]。

最后,针对现阶段我国体育设施资源供需矛盾,相关政府部门应切实落实我国颁布的关于学校及事业单位运动设施场地对外开放的文件,主动与院校及事企业单位沟通,确定校园及事企业单位运动场地及器材开放时间、使用费用等信息,为区域内运动设施的充分运用提供依据,切实实现运动设施为民服务的目标。同时依据现阶段基层民众参与体育运动特点,院校及事企业单位应在保证教学及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体育场馆管理机制,推动城市全民健身运动与校园体育运动的互动式发展。通过城市业余体育自组织体系对接校园体育场馆,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中现有场地利用率不高的情况,而且可以从基层培养青少年群体体育学习兴趣。随后在区域院校内逐步建设对应年龄组的梯队,投入专项资金培养基层体育人才,为业余体育自组织体系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支撑。

4.3 完善全民健身服务资源支撑体系

依据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原则,针对现阶段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过度依赖外力的情况,政府应主动转变自身职能,以一个开放的、持续竞争及协同发展的组织系统建设为目标,充分挖掘全民健身内在发展动力,促使基层民众形成自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内在动力,为全民健身运动长效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支撑。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明确自身在制定全民健身发展大方向方面的责任,逐步淡化在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威性,增大服务意识,为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社会、群众体育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调节提供充足支持。同时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趋向于稳态平衡之后,政府相关部门可制定适宜的全民健身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平衡稳态空间,驱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向更加正确、更高等级的方向迈进[6]。

其次,从根本上来说,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以个体发展为目标、促使个体全民发展的活动。因此,依据个体全民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市场及社会、团体自组织的基础上,以人的自组织为阶段重要工作,充分调动个体在体育运动中参与积极性,为其营造有力的外部发展环境,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每一个成员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可借鉴欧洲等世界体育发达地区发展经验,逐步完善社区性质的体育活动管理机制。社区性质的体育活动管理机制主要是在脱离体育局直接组织的背景下,针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及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一步细化业余体育组织管理结构。从全民健身组织任免制度、社会组织成员奖惩制度、体育活动后勤保障体系、市场自组织资金利用等方面,明确业余体育组织管理结构,为业余体育自组织体系顺利运作提供保障。随后在体育管理总局的监督及两段小,构建相对于社区独立的城市全民健身组织——乡村全民健身委员会,由社区业主或俱乐部成员作为代表,成为业务体育自组织体系最高决策机构,明确划分政府部门及社会团体职责。同时在业务体育自组织体系运作过程中,社会业主或俱乐部成员可以主动与体育负责人沟通,对现有社区居民健身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进一步推动社区性质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

最后,完善的基层体育设施资源体系是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健身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现有体育设施资源建设的基础上,相关政府部门可考虑将生态元素融入体育公共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即主动与市政规划部门沟通,在前期规划阶段,以公共体育运动场所选址为要点,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城市发展和谐共生条件。借鉴社区居民十分钟生活圈建设经验,优先选择社区居民出行便捷的模块进行科学布局。并逐步由城市向郊区、农村延伸,将体育公园、体育场馆与河道、历史文化场馆、湿地等景观有机整合,构建即休闲、运动、环保为一体化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段运动群体需求,相关建设部门应以运动场所设计格调为入手点,进行造型独特、方正明亮、低调沉稳等不同格局的设置,充分提高基层民众视觉兴奋感,激发其对体育锻炼的渴望[7]。

此外,在全民健身服务设施体系建设阶段,为减轻政府及相关机构责任压力,可采用谁使用、谁承担的管理模式。由社会组织向主管财政部门申请购买服务费用,在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进行适当补贴。并鼓励事企业单位与运营社会组织签订责任风险合同,或者社会保险合同,最大限度降低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损耗、意外风险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可持续运营的影响。

5 总结

综上所述,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水平直接影响了一个民族的发展,也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主要渠道。因此,在全民健身事业大力开展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应以可持续发展为视角,依托现阶段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发展成就,针对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现状。结合持续性、共同性、公平性原则,构建合理的全民健身结构,协调全民健身发展矛盾,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全民体育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养护网点服务体系
全民·爱·阅读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我们的“体育梦”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