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背景下咸阳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0-11-23任志艳李情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咸阳市资源开发全域旅游

任志艳 李情

摘 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佳举措。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研究咸阳市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特征,分析其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深入挖掘和优化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的对策,以期增强咸阳市旅游竞争力并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

关键词:全域旅游;咸阳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7-0128-02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到“美丽中国”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完美阐释。发展乡村旅游在拓展农村人口就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咸阳市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且经济欠发达。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咸阳市历史文物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大力开发咸阳市乡村旅游资源,使旅游产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有助于咸阳市转换经济发展模式,增强旅游活力,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咸阳市为例,分析其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和优化整合建议,能够为实现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案例借鉴。

一、咸阳市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及特征

1.咸阳市乡村旅游资源分布概况。整体来看,咸阳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类型多样。据统计,咸阳市乡村旅游资源已遍及13个行政区县中的每一个区域,其旅游资源类型不仅有自然风景类旅游资源,也有历史文化类、节庆活动类。咸阳市乡村旅游资源主要为民俗村、古代建筑、民间艺术、历史旧址、帝王陵墓等,其中民俗旅游资源是其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重要体现,民俗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咸阳市乡村旅游资源的实力。咸阳市民俗村主要分布于3区7县: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旬邑县、淳化县、泾阳县、三原县、永寿县、长武县、礼泉县,涵盖咸阳市十大行政区县,占全市乡村旅游资源的80%。除民俗旅游资源外,博物馆旅游资源也占有很大比重,咸阳市博物馆大多集中在市内,主要是帝王陵陪葬品,包括帝王随身饰品及壁画、陶瓷等文物。

2.咸阳市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区域旅游资源分布决定其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方向和对策。咸阳市乡村旅游资源分布主要呈现出数量分布、区域分布、形态分布三个方面特征。咸阳市乡村旅游资源共有100余处,区域分布差别较大,礼泉县7处,乾县5处,武功县4处,兴平市5处,旬邑县4处。从空间来看,咸阳市每个区县都有乡村旅游资源,但其旅游资源质量、数量区域分布不均,呈明显的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渭城区、淳化县、三原县等区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包括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武功县、旬邑县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单一、数量较少、分布不均。在分布形态上,咸阳市乡村旅游资源呈点带状分布,区县内旅游景点分布较为零散。

二、咸阳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陵墓旅游资源同质化严重。咸阳、西安两市相邻,在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很强雷同性。秦始皇定都咸阳,其墓地却在西安。如今咸阳市秦宫殿遗址每年接待游客寥寥无几,而秦始皇在西安的陵墓却观者云集。此外,乾陵知名度远超靖陵,由于彼此制约,致使靖陵景区发展程度不高。兴平市存在多处汉朝帝王陵,包括汉阳陵、汉长陵、汉安陵、汉延陵、汉渭陵等,除汉阳陵每年以特色银杏节吸引游客外,其他帝陵均没有特色旅游项目,游客无人问津,且类似同质旅游资源颇多。

2.乡村资源开发不足。咸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粗放,主要原因是旅游产品开发度不高、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当前咸阳市乡村旅游产品仅仅是农副产品购买、品尝、采摘,缺乏农业活动深度体验。以永兴坊斗碗酒为例,原本生意无人问津,后因增加“摔”碗酒项目,已成为游客来西安的必游之地,其热度堪比回民街。另一方面,由于乡村基础设施不全、环境承载量小,许多农家乐景区因停车场有限且没有明确泊车区域,导致乱停乱放、交通阻塞、庄稼破坏。

3.缺乏旅游专业人才。咸阳市属于西北内陆城市,乡村旅游行业对年轻人吸引力较弱。目前咸阳市乡村旅游相关工作人员多为当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接待能力有限。此外,不少旅游景区管理者多为当地村主任或由村委成员兼任,该部分人员缺乏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对景区管理能力有限,使得旅游项目开发不足,旅游体验单一。

4.乡村规模经营较小。经过实地调查和统计发现,咸阳市农家乐接待户数大约在6—50家之间。大部分农家乐都是自主经营,用自住房作为接待用房,接待水平低,接待能力不足。即使出现袁家村这种成功的规模经营,也没有第二家成功的规模农家乐。这种小规模乡村旅游经营不利于形成旅游集群效应,旅游对经济的带动力明显较弱。

5.旅游季节性很明显。咸阳市乡村旅游客源主要集中在陕西中部各城市居民,以周末及假期短途自驾游居多,旅游经济呈现非常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咸阳市乡村旅游旺季在春秋两季,集中在春季的四、五月,秋季的九、十月。春秋两季天气好,气温适宜,游客出游意愿强。但冬夏两季,由于寒冷或酷暑天气,旅游舒适度低,游客出行量较少。在旅游旺季,旅游景区及农家乐接待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全部满足游客旅游需求。淡季游客数量较少,導致部分乡村旅游资源闲置,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6.博物馆发展滞后。咸阳市博物馆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咸阳边远村落中,资源性质以皇陵陪葬品居多。昭陵博物馆、长乐公主墓、韦贵妃墓等博物馆,虽拥有丰富馆藏品,但因缺乏专业讲解和宣传促销人员,也没有停车场和旅游专线及标准卫生间,极大地影响了博物馆旅游服务质量和形象。博物馆旅游基础设施缺乏、政府旅游开发意识淡薄、旅游投融资不足等都影响到咸阳市博物馆旅游开发。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咸阳市乡村旅游开发建议

1.促进差异化发展。咸阳市地理环境独特、历史文化悠久、历史遗迹众多。礼泉县关中印象体验地白村,已形成集樱桃、向日葵、苹果、西红柿、黄瓜等瓜果蔬菜采摘体验旅游发展模式。袁家村将关中民俗与关中生活结合,形成民俗體验旅游发展模式。三原县周家大院建筑和安吴堡村古代民居建筑,依托影视剧发展旅游产业。咸阳市这些旅游发展模式具有浓厚区域特色,其他区县也应挖掘自身特色文化,形成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差异化发展促进各区县互补互鉴。

2.加大投资力度。政府、村集体、投资商和农户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出发加强资金建设。政府应在政策法规、基础设施、规划宣传方面做好顶层设计,积极制定优惠招商政策和旅游政策,做好景区规划和宣传工作;村集体在旅游项目建设时要积极配合政府和投资商,大力提高接待能力;投资商要为旅游项目建设带来新思路、新方法;农户要积极提高自身旅游接待能力及素质,提高服务意识。

3.培育乡村旅游专才。专业旅游人才对旅游项目开发、落地、运营具有丰富经验和先进思想,能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视角,因此对专业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及培养显得刻不容缓。一方面,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乡村旅游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培养,并提高其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专业旅游人才,为人才引进设置优惠政策及福利措施。此外,对旅游人才要定期培训,敦促其及时更新旅游知识和服务理念。

4.整合优化旅游资源。年轻人成为旅游主体,他们追求个性、注重体验。因此,在设计乡村旅游产品时,要根据景区特点进行优化组合,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以增加旅游收入。“袁家村+昭陵博物馆+白村型”旅游发展模式中,游客欣赏民俗建筑,品尝特色美食,然后去距离两公里的昭陵博物馆参观唐遗址文化,最后去白村进行体验型采摘活动,品尝农产品,参与亲子互动。这种模式不仅让游客体验吃住行游购娱,增加游客满意度,也提高了景区知名度,带动当地居民创收。类似旅游产品还有牛皮影、刺绣、秦腔、唢呐、手织布、葫芦画等,可以把这些嵌入旅游景区,让游客亲自体验制作过程,不仅能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5.开发多样性旅游产品。受季节性影响,桃花节、杏花节等时令旅游资源在固定时间可以发挥其最大旅游效能,但很难做到四季皆宜,因此需要优化组合其他产品以弥补空缺。传统旅游项目以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而现代旅游业可以增加体验性、参与性、趣味性项目来吸引游客。可以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传统习俗秀、美食节和庙会节活动,可以采取递进互补型旅游开发模式,以寻求近距离村落、市区、乡镇之间资源互补,促进产品多样化开发,以弥补时令旅游空缺。

6.活化文物旅游资源。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咸阳乡村旅游发展中,博物馆、革命旧址、纪念馆占一席之地,多数地区旅游发展完全凭借当地历史文物。昭陵、汉阳陵、茂陵博物馆和马栏山革命旧址旅游发展滞后,其原因在于地理位置偏僻、知名度不高、缺乏宣传、讲解不到位。因此,可以借鉴《如果国宝会说话》模式为游客介绍文物前世今生,让文物活起来,必然能够提高景区知名度并增加游客参观量。

随着旅游市场进一步发展,咸阳市乡村旅游暴露出一些发展问题,需要不断改进。结合全域旅游,咸阳市乡村旅游开发要从全局出发、统一规划、资源统筹,努力发挥咸阳市乡村旅游资源集群效应。同时,应积极培养专业旅游人才,设计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服务意识,增强乡村接待能力,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优化整合,将咸阳市打造成旅游强市,促进其旅游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咸阳市资源开发全域旅游
法雨辰??吕逸雪??贾欣悦等
咸阳市空气污染原因与治理措施
关于咸阳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的探究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思考
河南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咸阳市甜玉米一年两收种植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