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运动休闲小镇发展要素研究

2020-11-23陈丹丹王玉瑾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镇特色运动

陈丹丹,王玉瑾

(1.东莞理工学院,广东 东莞 523000;2.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的工作目标。短短几年间,全国建成和在建的特色小镇数量已相当可观,民间资本也已大举向特色小镇主题靠拢,乡间民宿建设成为民间资本参与特色小镇投资的热点。其实,特色小镇的最重要特色就在于“休闲”二字。从经济的角度讲,小镇经济由于它的“特色”而引来城市人群的消费,是小镇生存与绿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从欧洲一些著名特色小镇的特点来看,这种“特色”通常表现为自然风光特色、文化特色和运动休闲特色,而这三种特色多数情况下又是统一的。

1 新时代我国运动休闲小镇建设的机遇与困惑

1.1 新时代赋予我国运动休闲小镇建设的机遇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三部委发出的特色小镇建设通知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特色小镇的风潮,随后,国家体育总局也发布了《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把运动休闲作为了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特色选项,为特色小镇建设拓展了空间和思路,也为近年来运动休闲时尚之风的兴起找到了务实发展的新方向。这是新时代赋予运动休闲小镇建设的政策机遇,它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福祉的努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也决定了城镇化发展必须找到一条独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既要改变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又要把城市与乡村经济很好地链接起来,着实发展农村经济,真正做到全民富裕、全民幸福。

运动休闲小镇建设面临的机遇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所赋予的政策机遇,全民健康、全民富裕成为未来全党的奋斗目标,城镇化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途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曾经有近70%的人口是农村人口,在改革开放以及工业化发展道路上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生产方向转移,但是当农民工进城务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的时候,城镇化发展就成为了彻底解决一个农业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迈进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都强调,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城镇化是重要发展模式之一,这是运动休闲小镇建设支撑性的政策机遇。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等方面已积累了很多问题,遇到了发展瓶颈,许多重大经济发展策略必须进行调整,而促进休闲经济的发展是产业政策调整的重要选项,也是当今休闲时代人们消费方式的自然选择。经济学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这个国家的休闲经济将迎来井喷式发展机遇,而我国当前的大众消费取向正在印证这样一条经济发展规律[1]。休闲经济也被称为“体验经济”,也就是许多休闲消费并没有得到某种实物,而得到的仅仅是一种体验,正是为了这种体验,人们才积极投身其中,乐此不疲地进行消费并从中获得满足。运动休闲小镇可以为喜爱运动休闲的人们提供难得的体验机会,是休闲经济、体育产业和城镇化三位一体的新概念与新生活方式。

1.2 运动休闲小镇建设遇到的困惑

小镇文化起源于欧洲,它是欧洲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欧洲人传统生活方式的保留和生活理想的具体体现。如今在欧洲、北美洲有许多小镇旅游圣地,构成了现代流行的休闲度假式旅游的特定空间。正是由于这些小镇保留着传西方统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取向,才使得今天的小镇旅游开启了当代休闲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也给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以经济转型的另一种可能性。我国特色小镇建设也正是受到欧洲小镇文化的影响而深入人心。去过欧洲、北美小镇旅游的人们无不向往那种恬静、休闲和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这是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与心理基础。事实上,我国目前也有许多保留完好的古城镇,比如:平遥古城、凤凰古城、大理古城、婺源古村落等等,但与欧洲小镇不同的是,这些小镇或者村落如今已被过度商业化,甚至游客进城都必须买门票,那些所谓的旅游景点已离小镇上人们的生活很远,人们去旅游很难体验到一种小镇的生活方式或者休闲体验,反而更像是去参观一个古城博物馆,与去欧、美小镇旅游的感觉完全不同。商业化,或者说过度商业化似乎是今天中国小镇旅游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正是未来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包括运动休闲小镇建设的困惑之一,即:如何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拉动城乡经济而同时又可避免过度商业化,这是发展模式与观念上的困惑。

其次,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正赶上城镇化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潮,这股建设大潮可谓轰轰烈烈,但往往这种风靡一时的潮流式建设最容易落入“大跃进”式的潮起潮落,政策下来了,地方政府堆砌式的建设特色小镇,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正如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在观念上存在民需取向与功利导向、民生取向与面子工程导向之间的博弈[2]。与过去许多城市中的面子工程不同,特色小镇建设必须与小镇原本的经济、文化特色相符,必须与小镇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脱离了这两点纯粹追求政绩的面子工程必定会陷于失败。特别对于运动休闲小镇建设而言,如果强行上马则更容易流于空城。近年来,许多地方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已暴露诸多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比如:土地建设用地指标不够、资源项目同质化严重、运动休闲管理人才缺乏等等[3]。也就是说,土地资源、人才资源短缺,城镇规划和项目设计与当地特色脱节是运动休闲小镇建设中遇到的操作层面的困惑。

最后,农村地区如何有效地吸引投资,而想投资小镇建设的投资商如何获得金融支持是限制特色小镇建设的最直接的困惑。对于运动休闲小镇建设而言,很多项目的投资需要多年回报才能获得盈利,在很大程度上,运动休闲小镇建设投资需要国家公益资金的支持和特殊倾向的金融政策支持,因为运动休闲小镇建设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公益性和环保性,它是农村地区绿色发展的新概念和新方式。长期来看,运动休闲小镇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但只因为这种投资回报周期偏长,所以它必须由国家给出相应的优惠政策,才能保证民间投资对运动休闲小镇建设的热情。同时,小镇地方政府应当积极与企业、民间投资合作,眼光放长远,周密规划,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收益。京山网球运动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说明,小镇建设遇到的突出矛盾便是资金短缺、人才短缺、土地短缺等问题[4]。任何新的产业的发展都需要金融政策的保障,特色小镇建设不仅是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新事物,也是常规认为投资风险较高的领域,因为特色小镇,特别是运动休闲小镇一般都处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金融支持是小镇建设与开发的充分必要条件。

2 从国际视野看运动休闲小镇发展要素

2.1 历史文化要素

世界各地许许多多有特色的小镇没有一个是靠短期规划和开发区式的建设而成的,它是当地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生活方式甚至宗教长年积累并形成当地的特色经济而功成名就的,也就是说,历史文化积淀是特色小镇形成与发展的核心要素。瑞士著名的滑雪圣地圣莫里茨小镇每年吸引着来自全球的滑雪爱好者来此滑雪、度假,这个小镇之所以闻名,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着优良的滑雪场地和磅礴而秀丽的雪山风光,更重要的是它是两届冬奥会和四次世界滑雪锦标赛的举办地,它更是冰湖赛马运动的发源地。这些历史文化要素足以让这个小镇鹤立于全球运动休闲小镇之顶峰。再比如,法属阿尔比斯山区蜿蜒的公路串联起了诸多法式小镇,这些小镇由于著名的环法自行车赛而成为世界著名的运动休闲小镇,殊不知,这个地区曾经举办过冬季奥运会,而自行车运动是该地区的传统运动项目,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这个角度看,不是所有的小镇都适合建设运动休闲小镇,在选择建设目标时首先要挖掘小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并把这些资源与某项单项运动相联系,从而可以比较容易地吸引市场的关注,也可以小镇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赢得可持续的机遇。与大型体育赛事不同,运动休闲小镇适合进行单项运动氛围的营造,而且休闲运动是小镇建设的最佳选择,因为只有休闲运动才能够与小镇的自然环境完美结合。有案例研究指出,培养体育企业与单项运动协会合作是运动休闲小镇建设的重要投资方保障[5]。

2022年冬奥会将在我国张家口地区崇礼县举办,这对于把崇礼县打造成冬季运动休闲小镇是个绝好的契机,其实崇礼县早就是国家冰雪运动训练基地,每年也吸引着来自许多国家的冰雪运动员来此集训,它早就具备了打造运动休闲小镇的条件。再比如,我国青海湖环湖自行车比赛也已举办过多次,自行车运动已成为当地的一个独特运动项目。然而青海湖周边乡镇至今没有一个能够成为著名的运动休闲小镇,在旅游旺季,人们想要在离青海湖最近的乡镇住宿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一房难求,据说是当地政府为了保护环境而禁止开发建设。运动休闲产业是最典型的绿色产业,良好的规划可以有效地发展当地经济,同时保证环境不会受到不良影响。显然,在特色小镇建设思路上,当地政府还需要好好学习。其实不仅仅是体育运动相关的文化资源,其他历史文化资源也可以被利用与运动休闲小镇建设与宣传,比如,青海湖附近有一个西海镇,它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的地方,人们称此城为“原子城”,体育投资方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历史资源进行纪念性的比赛,最终运作成为有影响的运动休闲小镇。

2.2 环境资源要素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就是要以一项或者几项休闲运动为金字招牌,把小镇建设成为某项休闲运动的天堂而吸引世界各地的休闲运动爱好者前来运动、度假、旅游。有很多研究在尝试建设网球运动特色小镇、排球运动特色小镇等等,但这些并非典型的休闲运动的项目,由于它们并不需要特殊的自然环境相匹配,在任何一个小镇盖几个场馆就能实现的所谓特色小镇,事实上很难形成以运动拉动当地经济的小镇发展模式。河北省正定县是国家乒乓球队训练基地,但要想把正定县作为乒乓球运动特色小镇来发展,其实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世界各地的人们不可能因为这里是国家队训练基地,就千里迢迢跑来这里打乒乓球。成功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都必须是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通过休闲运动吸引人们前来体验和消费。运动之余,他们还必须饱览美丽的自然风光,体验放松休闲的度假感受。瑞士的因特拉肯小镇绝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着优良的滑雪场而成为运动休闲圣地的,而是它的秀丽的湖光山色使得它成为滑雪、登山和徒步的休闲运动基地,在1000多常驻居民的小镇上拥有2000多家各色旅馆,是典型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正如有学者总结那样,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一定要积极利用区域资源特征,合理其特色定位,以资源与运动结合树立特色品牌[6]。

在某种程度上讲,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是对国家特殊自然资源的保护,因为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可以找到一个完全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必再去寻求工业或者资源开发式的发展模式。过去40多年来,我国大江南北都在极力追求经济增长,许多农村地区的致富渴望更加强烈,走了一条杀鸡取卵式的资源消耗型增长之路,今天的特色小镇建设可以说是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反省,也是新的增长方式和精准扶贫思想的具体实施。

2.3 绿色农业要素

今天人们之所以喜欢到一些远离城市的、环境优美的地方从事休闲运动,一方面是为了体验他们喜欢的休闲运动活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找回他们对那种休闲、恬静的生活方式的体验,因此,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必须依托传统农业小镇。从这个角度讲,并不是所有的小镇都适合建设运动休闲小镇,工业化的小镇完全不适合运动休闲小镇建设的选址,比如有些小镇以采石场、石灰厂或者金属加工等为核心产业,这样的小镇显然不具备建设运动休闲小镇的基础。休闲小镇之所以能给人以休闲的体验,除了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之外,当地人悠闲的生活方式是最具感染力的休闲元素,而传统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正是休闲生活方式的写照。今天的工业化已在一定程度上扩展至了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的大鹏种植、家禽圈养等等已具备了许多工业化生产的元素,唯有那些传统有机农业才更具备休闲、绿色生产的元素,才能真正体现出自然、淳朴的价值观。现代休闲有多种方式,迪斯尼乐园也是一种休闲方式,但所有人造景观组成的模拟童话世界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游戏式的娱乐,它与人们追求的运动休闲毫无关系。

3 总结

特色小镇建设是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个新尝试,也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尝试,它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更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运动休闲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一个重要主题,它具有时代性、环保性和健康性的多重意义,是特色小镇建设的一个亮点。

猜你喜欢

小镇特色运动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不正经运动范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