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期间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与实践

2020-11-23魏菲

就业与保障 2020年8期
关键词:工作岗位专业评价

文/魏菲

儿童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因此,儿童受教育的质量好坏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命运。同时,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低龄段儿童的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许多家长紧抓孩子教育的目标。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呈现出教育基础设施不足、教学内容不够规范、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等。因此,相关部门只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善于发现实际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做到查缺补漏,为以后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即使再次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也能够从容面对[1]。

一定程度而言,我国高职院校为社会输出了很大一部分学前教育的人才,并且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现实情况,对于有效构建实践教学质量体系做了简要阐述。

一、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概述

学前教育涉及的实践课程内容,主要是通过向学生传达学前教学的一些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提高工作岗位职能的作用[2]。从教学内容设置上来看,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是教育中的一项组成部分,与理论教学课程相对应。

由于学前教育的对象都是一些低龄儿童,学生都具有年龄小、身体素质差以及思维模式不够完善等特点。因此,作为幼教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还需具备较丰富的与学生沟通能力、学生心理分析能力以及学生行为科学引导等经验。由于学前教育的实践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课程,从长久发展来看有助于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由于该课程涵盖了实践性的课程、实践技能以及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有助于学生专业化教师的形成,大大缩短了实际工作岗位中的过渡期,为学生长久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学前教育是幼童的启蒙教育,这个阶段对于幼童性格、思维导向的塑造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稍有疏忽就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甚至对幼童的心理上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也较为明显,其中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新走入工作岗位的教师,理论知识较强,而实践能力不足。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与学生不能产生有效的互动,对于学生一些肢体语言认识不够,以及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等。

因此,面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可以充分借鉴国内外一些先进经验,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认识到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3]。同时,通过本次疫情发现,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一些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实际课堂教学中,但是具体到独立的网上学习仍存在诸多不足,在信息化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也需要不断采用信息化教学的新途径,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学前教育专业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优化措施

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高职院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岗位能力为出发点,以实际岗位需求作为工作重心,建立起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目标相适应、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教学体系[4]。疫情期间由于受到环境的限制,可以加大网络系统的开发力度,保证学生通过网络途径能够自主学习,不断地通过理论学习,达到实践的有效转化,在未来实际岗位中发挥作用。

(一)建立起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系统

在学前岗位工作教学过程中,应将培养学生的实际岗位能力作为重点教学目标,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专业应具备的知识,而且通过不断的实践能力提升,可以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到实际教学内容规划问题上,主要可涉及专业理念及师德、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相关内容的制定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奉献精神以及团队意识,让学生在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完成团队间的协作,并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岗位上。同时,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在实际岗位中真正发挥自身的价值。

(二)构建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有效相结合,是衡量学生能否胜任工作岗位、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与团队保持融洽关系以及专业技能知识能否达标的重要指标。传统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是采用课堂理论教学的方式,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进入到实际岗位中应具备的素质,并让学生以此为目标进行常规学习,但是,由于这种方式缺乏有效的实践,那么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也多停留于理论层面,而进入到实际工作岗位中并不适用。

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与当地的幼儿园展开有效长期合作,通过理论实践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可以灵活进行运用。考虑到疫情的影响,可以加强网络办公的合作,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实践教学、或者与幼儿园的教师开展交流,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目的。

(三)有效完善当前实践教学管理系统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关工作,是保证其顺利实施的关键。作为高职院校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自身学校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对于相关的制度标准可以统一采用书面的形式予以公示,让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标准行事。

文件中可以明确指出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实践活动开展的具体过程以及相关教职工的具体工作职责,从而保障学校实践工作能够有效、秩序地开展。

(四)丰富实践教学的规模及内容

传统学前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多是采用一次性实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规模较小,而且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这种模式带来的缺陷,应对于当前的实习制度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教学过程中,相应的实习模式可以分为三个环节:教育实习、毕业实习以及研究性实习。首先,教育实习可作为毕业前学生实习的初级阶段,侧重点应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上。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加入到幼儿教学队伍中,从而帮助学生增强实际岗位工作经验。其次,对于即将毕业的高职学生而言,毕业实习属于学生毕业前实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培养重点应放置于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上,而对于毕业实习的相关内容主要可包括保育、教育、班级管理以及家长沟通等。同时,实习过程中相关工作方式,以及内容均需要按照正规岗位规定进行,从而为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毕业做好准备工作。再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双导师制度,即由高职院校教师以及幼儿教师双向进行专业指导,从而保障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得到进一步验证。

(五)制定科学、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系统

一定程度而言,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实践教学评价系统具备多元化、多层次特性。当前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幼儿园从业资格也逐步提升了标准,要求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国家组织的考试并取得资格证后,才能正式进入到工作岗位中。

因此,这一考核不仅能够反映出学生的专业水平,而且还是就业单位以及社会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实践教学评价应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内容可包括课堂学习情况及实践教学情况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的实践教学评价方式,可采用用人单位评价、小组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方式联合进行,并考虑到实践教学目标的完成、活动计划以及出勤率等多方面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数据统计,得出学生的整体评价结果。

四、结语

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综合来看仍存在诸多不足,如实践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实践教学时间相对较少以及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

本研究主要从传统实践教学经验着手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相对有效的策略,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帮助。特别是当前疫情期间,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学前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可将上述措施作为参考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而作为学前教育的工作人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时期,同样需要保持理性的态度,善于从传统实践教学中寻找经验,并在当前形势下找出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对有效的解决措施,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确保在困难面前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工作岗位专业评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开年珠宝小惊喜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真心可笑的办公室规则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