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禅意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

2020-11-20徐慧聪冯丽伟项江涵姜玉香

科技资讯 2020年26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徐慧聪 冯丽伟 项江涵 姜玉香

摘  要:在党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文化振兴成为许多村落选择的发展道路。烟台市西水夼村立足于特色文化打造禅意文化村,将禅意文化与乡村振兴很好地融合发展。该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其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并从这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培养吸纳专业人才,拓展资金筹措渠道;科普增强村民意识,提高参与的积极性;主题鲜明重视宣传,持续挖掘后生动力。

关键词:禅意文化  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  乡村调研

中图分类号:F8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9(b)-0244-03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Zen Culture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Research of Xishuikuang Village in Yantai

XU Huicong1  FENG Liwei1  XIANG Jianghan2  JIANG Yuxiang1*

(1.Yantai Academ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Province, 264670  China; 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Province, 43007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rty'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has become the first option of many villages in their path of development. Xishuikuang Village in Yantai City builds a Zen culture village based on characteristic culture,integrates Zen culture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to develop. Through field research, we find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between Zen culture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Based on this, we proposed 3 solutions: to cultivate and attract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expand financial channels, to raise the villagers awareness and enthusiasm of participation through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o promote with a clear theme and explore more epigenetic power.

Key Words: Zen culture; Rural revitalization;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research

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的振兴、文化的振兴以及农民素质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乡村振兴,文化同行,通过多种途径让乡村文化回归,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进行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使其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力量[1-2]。

1  禅意文化村的诞生

西水夼村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约有300的历史。早在清朝嘉庆年间,登州府就在该村开办学府,自此尊重教育、崇尚文化的村风逐渐形成。20世纪80年代,在村里第一位美术大学生的影响下,很多村民开始学习书画。该村村民,中国最后一名隐士、禅艺大师赵文竹,更是文化村的一面旗帜。

2015年,张格庄镇政府和村委结合村庄自身独特文化特质,把西水夼定义为“禅意文化村”。禅意文化,具有明显的东方特质和宗教色彩。古今中外的众学者对禅意文化展开探讨[3-5],在笔者的研究中,禅意文化的含义更偏向于吕晓东[6]教授的理解,即禅意文化融合了道教、佛教、儒家思想及玄学,它强调自然与生命相结合,体会心灵的本真,顿悟生命的真相,希望人们做到返璞归真。总而言之,禅是一种行为及思考方式,强调人的本心,用平常心来看待事物。禅的终极意义是积极入世的,是面向社会人生的。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艺术,其本质是贴近人生、体验人生。

2  禅意文化景观的打造

乡村振兴,要避免“千人一面”,必须依据村庄自身特色,采取合适的举措建设新农村。文化是一个村庄的核心和精髓,文化建设对乡村振兴起到了独特的助力作用[7-9]。西水夼村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打造以禅意文化为特色的村庄景观。

2.1 禅意壁画

西水夼村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个禅意壁画村。2016年起,赵文竹邀请北京三位书画大师来村进行壁画创作,村民中七八位书画爱好者也参与其中。历时两个多月,共创作了450多幅壁画,总面积逾600m2。所有配文皆源自赵文竹系列禅意作品中的佳句妙语,处处透露着禅意。

2.2 补山禅意窟.禅意窟位于村北山上已废弃的石坑内,占地700多m2,主要用于禅艺作品的收藏、展览、学习、研究和参观。修建禅意窟的目的:一是借此修复村庄破坏的山体环境和风水。二是其内收藏了许多赵文竹创作的玻璃画、诗词、杂文及书画作品,希望为村落提供一个陶冶民风、开发民智,吸引各地游客兴趣的标志性场所。

2.3 剪纸艺术馆

2019年,西水夼村委又修建打造了“西水夼剪纸传习馆,剪纸艺术馆”。馆内陈列的皆是本村的卫女士多年来创作的剪纸作品,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禅意”系列剪纸作品。剪纸馆作为村落禅意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与其他项目主题同步进行,将打造一面“禅意墙”,集中展示以“禅”为主题的系列作品。

王思斌教授将“相关的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定义为“文化丛”,它在时空中可以作为一个单位存在并发挥作用[10]。西水夼村的禅意文化丛中各种文化元素交互错杂,赋予了村落禅意文化传播的载体和动力,并对村落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  禅意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立了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推进融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西水夼村的禅意文化建设,较为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目标。

3.1 禅意文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村民收入

西水夼村为今后发展规划的方向是乡村旅游。2019年夏天,村里成功举办了几届“行知少年研学夏令营”,获得社会各界好评。剪纸馆负责人卫女士立志将西水夼打造为烟台剪纸第一村,馆内的体验室墙上设置了村民剪纸作品展示台,参观者可选择喜爱的作品付款购买,以此搭建起村民与外界接触交流的平台。同时,围绕禅意文化制作的特色旅游纪念品也提上了日程,禅意文化将为村庄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契机。

3.2 禅意文化美化村貌,实现生态宜居

村庄北山原本树木葱郁,后来为了经济效益村民纷纷挖石卖钱,肆意砍伐树木。禅意窟选址在此,既修复了山体,也美化了居住环境。现在的西水夼村,绿树成荫,青翠簇拥,壁画斑斓,街道平整,2019年获得了山东省“美丽村居”“森林村居”荣誉稱号。

3.3 禅意文化提升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

王思斌教授认为,“文化具有导向、整合、维持秩序的功能”[10]。在禅意文化的影响下,西水夼村禅风悠然,村民的心态小富即足,平常的休闲娱乐多为喝茶、书画、吹拉弹唱。人们的生活方式洁净、健康,必然有助于乡村的有效治理。

4  禅意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困境

西水夼的禅意文化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困难。

4.1 各类人才供应不足,资金支持未全到位

在新时代乡村治理实践中,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离不开“新乡贤”作为村庄内生性价值的参与[11]。西水夼建设的主要引领者是以赵文竹为代表的“新乡贤”们,他们为村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与中国大多数村落一样,村内50岁以下的人很少,人口老龄化严重,已经走出去的年轻人不愿回村建设,经济等条件限制也难以从村外引进人才,目前村庄建设缺乏人才支撑[12]。

村庄发展还需大量资金支持,目前资金获得主要为政府投资,来源单一且时效难以保证。近年来西水夼村获得了烟台市民俗文化村、山东省森林村居等荣誉称号,但相关资金审批、发放耗时太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庄的建设发展。

4.2 村民参与意识薄弱,对建设支持力度不够

乡村振兴,振兴的是乡村,受益的是村民。很多村民对“禅意文化村”的概念都十分模糊,参与村落建设的积极性也不高。因为目前已有的建设还没能给村民个人带来太多实际可见的经济利益,而村民大都已年迈,对村落的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存在目光短浅、无心思考村落长远发展的情况。

4.3 缺少参考借鉴,宣传力度不够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但因为禅意文化的特殊性,西水夼禅意文化建设能够借鉴的现实例子并不多。很多村民自身对禅意文化都缺乏了解,对外宣传更是薄弱,村落品牌还没有打响。

5  结论与建议

西水夼打造“禅意文化村”是烟台市乡村振兴中的一个亮点,目前已初具规模,在村落经济发展、村民思想教化等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但文化村的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对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5.1 培养吸纳专业人才,拓展资金筹措渠道

发展经济,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吸引年轻人回乡建设,积累资本外聘专业人才。先以现有短期建设获得一定收入,后将资金重新投入建设,形成良性循环,实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初具规模后以村集体名义招商引资,拓展其他资金筹措渠道。同时,也要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乡村本土人才。

5.2 科普增强村民意识,提高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通过村民大会、讲座等多种方式向村民们宣传禅意文化的含义,传达建设理念,让每个村民了解村庄的文化特质,明白村庄的发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文化旅游、文化产业的建设过程中,建立农业旅游合作社,为村民提供合适的岗位,增加收益,提高村民建设的积极性。

5.3 主题鲜明重视宣传,持续挖掘后生动力

除了依靠政府宣传,要借助互联网,打出村落品牌,提高村落知名度之外。还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极具特色的村容村貌。扩建更多与禅意文化相关的设施,增加旅游项目,挖掘文化旅游后生动力,开发村落发展潜力。

从2017年至今,笔者见证了西水夼村的飞速发展,为其日新月异变化高兴的同时,也为其面临的困难担忧。“禅意文化村”是否会昙花一现,这是对西水夼村发展振兴“续航能力”的考验。笔者期待它能克服重重困难,挤进全国文化旅游先进村行列,成为山东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参考文献

[1] 何小红,张军.论乡村振兴文化力量的重要性[J].农家参谋,2018(24):8.

[2] 周锦,赵正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2018(9):9-15.

[3] 罗建军.生态与禅意文化渗透下木结构建筑的回归[J].中外建筑,2018(7):48-52.

[4] 张阳.无处不在的“禅意”——禅与日本文化浅谈[J].艺术科技,2017,30(6):420.

[5] 魏波.禅茶一味——禅意书法与茶文化[J].福建茶叶,2018,40(6):110.

[6] 吕晓冬.禅意审美取向下的中国绘画艺术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7(4):49-50.

[7] 邓自标.以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N].云南日报,2019-02-10(4).

[8] 王宁.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进路——基于浙江农村文化礼堂的实践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18(9):46-52.

[9] 任祎.对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36):63-64.

[10]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1] 刘昂.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兰州学刊,2019(4):165-172.

[12] 王庆成,贾启红.沧州东部地区乡村振兴实施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资讯,2020,18(8):53-54.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