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患者血浆活化蛋白C、活化蛋白S、抗凝血酶Ⅲ的表达及与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2020-11-19魏丽红张三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凝血酶抗凝

范 云,魏丽红,张三军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2)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供应障碍,又无充分侧枝循环代偿供血时引起脑组织缺氧、缺血性坏死,进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征候群[1]。有研究表示,脑梗死的形成与凝血机制及凝血系统功能失调具有重要联系[2]。抗凝机制一般分为体液抗凝和细胞抗凝,当血液中出现了被激活的凝血因子或促凝物质,机体内的单核-吞噬细胞就会对其进行清除、吞噬、灭活,从而产生抗凝作用;而近年来,通过凝血酶作用、免疫C系统来抑制凝血因子生成的体液抗凝机制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3,4]。但该凝血机制的异常将导致脑梗死的形成这一观点在临床上仍存在较大争议[5]。为探讨凝血酶作用、免疫C系统与脑梗死患者疾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90例脑梗死患者的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活化蛋白C(PC)、活化蛋白S(PS)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血浆PC、PS以及AT-Ⅲ的水平与患者的病程变化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脑梗死[6]且经头颅CT或MRI证实;②经医院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或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严重并发症患者;②代谢紊乱或血液、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③近1个月内服用过影响血液指标结果的药物,如抗凝药物等。④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研究组男54例,女36例,年龄32~84岁[(62.19±7.32)岁];合并高血压26例,糖尿病31例。另选4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35~85岁[(63.01±7.82)岁],合并高血压11例,糖尿病14例。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检测方法 抽取所有受检者3 ml清晨空腹静脉血,并加入枸橼酸钠抗凝处理。予以离心后取上清液于恒温箱中待检。将PC、AT-Ⅲ放置于ACL7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并运用配套试剂盒作为试剂通过发色底物法进行检测;PS则在ACL7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的运用凝固法进行检测。

1.2.2分组方法 ①根据病灶大小分为小梗死组(病灶<10 cm3)、中梗死组(病灶10~50 cm3)、大梗死组(病灶>50 cm3);②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组(≤7天)与恢复期组(>7天);③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可分为管壁正常组(CIMT<1.0 mm)、增厚期组(1.0 mm≤CIMT<1.5 mm)、斑块期组(CIMT>1.5 mm)。

1.3 观察指标①两组人群血浆PC、PS及AT-Ⅲ表达情况;②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血浆PC、PS及AT-Ⅲ表达情况;③不同梗死病灶范围脑梗死患者血浆PC、PS及AT-Ⅲ表达情况;④不同程度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血浆PC、PS及AT-Ⅲ表达情况;⑤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浆AT-Ⅲ及PS、PC的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和F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浆PC、PS及AT-Ⅲ表达情况比较研究组PC、PS、AT-Ⅲ表达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浆PC、PS及AT-Ⅲ表达情况比较 (%)

2.2 不同梗死病灶范围的脑梗死患者血浆PC、PS及AT-Ⅲ表达情况比较在90例脑梗死患者中,小梗死33例,中梗死31例,大梗死26例,小梗死组的PC、PS、AT-Ⅲ表达活性高于中梗死组和大梗死组;大梗死组上述因子的表达活性低于中梗死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梗死病灶范围脑梗死患者血浆PC、PS及AT-Ⅲ表达情况比较 (%)

2.3 不同时期的脑梗死患者血浆PC、PS及AT-Ⅲ表达情况比较在90例脑梗死患者中,急性期49例,恢复期41例,急性期组的PC、PS、AT-Ⅲ表达活性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PS、AT-Ⅲ的表达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而PC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血浆PC、PS及AT-Ⅲ表达情况比较 (%)

2.4 脑梗死患者血浆PC、PS及AT-Ⅲ的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脑梗死患者PC、PS、AT-Ⅲ的表达与发病时间呈正相关,与梗死病灶及颈动粥样硬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见表4。

2.5 不同程度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血浆PC、PS及AT-Ⅲ表达情况比较在90例脑梗死患者中,管壁正常34例,增厚期32例,斑块期24例,斑块组的PC、PS、AT-Ⅲ表达活性低于正常组和增厚组(P<0.05);增厚组和正常组上述因子的表达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4 脑梗死患者血浆PC、PS及AT-Ⅲ的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表5 不同程度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血浆PC、PS及AT-Ⅲ表达情况比较 (%)

3 讨论

据相关数据统计,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死亡率、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脑梗死的死亡率占脑血管疾病的60%~80%[7]。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压力的逐渐升高,该疾病的患病群体呈年轻化倾向[8]。目前,临床上对于脑梗死的治疗及预防效果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该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复杂,有相关文献证明脑梗死的发生与动脉栓塞、动脉硬化、代谢性疾病及血液凝血机制等多种易发因素有关[9,10]。

近年来,已有大量文献证明在脑梗死患者的外周血浆中,存在PC、PS以及AT-Ⅲ等因子可有效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11]。PC是蛋白C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当PC与凝血酶结合后将被激活成活性的PC(APC),具有灭活凝血因子Ⅴa和Ⅶa的作用,从而抑制血液凝固[12,13]。PS是对凝血因子无灭活作用的由肝脏合成的维生素K依赖的血浆蛋白,但可辅助PC活化成APC,使凝血因子Ⅹa对凝血因子Ⅸa、Ⅴa的保护作用消失,进一步促进APC发挥抗凝活性[14,15]。而AT-Ⅲ则是有内皮细胞、肝脏共同合成的一种抗凝因子,对凝血酶及凝血因子Ⅸa、Ⅹa、Ⅺa、Ⅻa等含有丝氨酸的蛋白酶具有抑制性,以维持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16]。有相关学者研究证实,AT-Ⅲ的水平有效的反映了凝血酶的水平,当血液在AT-Ⅲ的活性小于70%时,将加大血栓形成的可能性[17]。而在本研究中发现,脑梗死患者血浆中PS、PC、AT-Ⅲ的表达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这有效的验证了上述研究中各因子的作用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由于当机体内发生的凝血机制异常,将导致PS、PC、AT-Ⅲ的大量消耗,促进血栓的形成,引起脑梗死[18]。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梗死范围及粥样硬化程度的患者PC、PS及AT-Ⅲ的表达进行比较发现随着不利因素的变化,上述蛋白分子的表达也不断变化,这与李东杰等[19]研究结果大致相同。进一步说明了上述蛋白在脑梗死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还发现脑梗死患者PC、PS及AT-Ⅲ的表达与发病时间呈正相关,与粥样硬化程度及梗死范围具有负相关关系。该结果的产生提示着在未来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可根据其含量对患者的病情变换进行评估。而在本结果中出现了PC、PS及AT-Ⅲ的表达在梗死恢复期、粥样硬化增厚期存在与正常状态下无明显差异的情况,这与洪流[20]等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考虑是上述抗凝物质在血管变化过程中发挥的细胞屏障及抗炎作用缓解了凝血因子及动脉硬化产生的进程,故与正常情况下差异不大,而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上述抗凝物质与凝血因子的平衡打破,其活性逐渐降低,而具体情况还需予以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血浆PC、PS及AT-Ⅲ的表达活性与发病时间、梗死范围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具有相关性,可根据其表达活性作为临床上指导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凝血酶抗凝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伴房颤患者抗凝现状研究*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基于稀土离子介导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开关的凝血酶生物传感器
Mutually Beneficial
看恐怖片,血液都被吓凝固了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