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2020-11-18刘永腾蔡蕾张润泽

法制与社会 2020年30期
关键词:引导策略网络舆情自媒体

刘永腾 蔡蕾 张润泽

关键词自媒体 大学生 网络舆情 引导策略

自媒体的发展运用就像“双刃剑”,又有利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当前,自媒体是学生提出问题、发泄情绪、表达观点的枢纽,也是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有利工具,但又是虚假、消极网络舆情涌现之地,网络信息具有开放性,无中心性,等特点,很容易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如冲动、盲目和偏执等负面影响。

近些年来,我校陆续发生学生通过朋友圈、百度贴吧等自媒体媒介,发表不当言论,对学校声誉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及班主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如何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防控网络舆情、提高学生服务质量与效率,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舆情处置案列分析

(一)事件经过

一名大学生学生雷某,平时在班里比较内向,在寒假临近期间,因放假前收到订票通知较晚,该生在网上购买火车票时又发现没有自己想乘坐理想时间段的车次,同时因为考完试某科没考好,本身心情不好,两件事加在一起成为导火索,导致该生在网络媒介上发表不良言论,为学院放假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事件应急

在网上发现舆情信息后,立即组织相关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对舆情内容进行核实,排查,根据网络反映问题,通过分析很快找到了发帖学生,随后选派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对该生通过谈心谈话的方式做了思想引导,同时了解学生产生负面情绪根源,积极安抚学生情绪,帮助学生挑选适合时间段回家火车票问题,并予以解决。

(三)事件处置

首先对该生进行了心理访谈,积极解决合理诉求,通过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该生认识到自己在网络上发布的一些牢骚,不实言论违反了法律,更对学院造成了不良影响,十分后悔,及时把不实的言论进行了删除。其次本着以“教”为主,以“管”为辅,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这一根本原则,根据该生平时表现良好,未有过违纪行为,是因为对自身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认识不到位、考虑不到位,导致此次事件发生。鉴于认错态度及事件影响给予通报批评。

(四)后续引导

采取一对一关心,持续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有序进行谈心谈话,畅通诉求流程,采取“1+1+5”模式帮扶(辅导员+班主任+个舍友),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引导教育,该生表现良好,并无再次违纪情况发生,学习态度积极,思想认识上取得了很大进步!

二、案例启示

此次事件行为的发生,首先是该生收到可以购票通知较晚为导火索,事后我们告知班委要及时转发学院相关通知内容,避免再次出现类似情况。通过学风建设大会、宣传等方式加强学生对于法律的认识、对于网络舆论事件的认识和了解,建立正确的网络观,加强对于校纪校规的了解,树立守纪意识。要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加强留意身边舆论事件的苗头,做到及时上报,做到从思想上不断加强正确引导与行动上加以关注和监督相结合。

三、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一)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上网习惯

对于网络舆情事件处理我们要加强学生对其的认识,其中部分同学是不能正确分辨出网络中大量信息,容易被一些表面信息所迷惑,还有部分学生对于自己日常想到的话、事情不加思索就放到网络媒介上,所以学生出现此类行为问题的根源是学生在思想上并没有意识到后果、产生的严重性和今后会带来的影响。在日常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要系统的加强学生对于网络、新媒体处理的宣传普及,使所有学生加深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轻信网络舆论、不跟风,起到预防、警示作用,培养良好的学习、处事习惯,使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营造良好的社交环境。

(二)加强对网络舆情问题的监测和正向引导

日常对党员、学生干部、班团干进行培训,形成关注网络言论的习惯,提高他们的敏锐度和警惕性,宣传正能量,关注大家的想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辅导员、班主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积极主动,密切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发现网络舆情问题的苗头后,及时通过班会、谈心谈话等方式进行教育引导,使网络舆情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处理。可以组织政治立场坚定同时具有一定号召力的学生成立一支舆论引导队伍,在网络上发现不当言论时,及时在网络平台发表言论,对网络言论进行正向引导,让同学们听到不同的声音,客观地认识问题。

(三)思政教育先行于决策安排

当前0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烈,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成为网络自媒体应用的主力军,兴趣娱乐爱好广泛,但由于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一些不理解,或影响自己利益的事件,往往会采取网络自媒体平台进行吐槽,发泄,甚至夸大事实,这样容易造成舆论热点,不利于大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做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时候,要注意学生个性特点,循序渐进的开展,比如早晨晨跑,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但有部分同学表示不理解,认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就是早晨休息,晚上跑步,学校不应该要求大家一起晨跑,在掌握学生的想法建议后,积极征求学生们的建议,广泛开展讨论,及时公布同学们建议意见,最终形成共识,晨跑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并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学生思想工作开展过程中,在面对一些敏感或棘手的问题时,班主任、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同学们有一个认识、理解上的缓冲,通过学会代表座谈会、调查问卷、大数据分析方式,与学生在思想上达成共识的时候,再通知、落实具体的事項和要求,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学院决策的接纳程度,形成人人理解,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同时避免造成网络舆情问题。

(四)畅通诉求反馈渠道并及时解决问题

很多网络舆情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学生对学校的一些决策感到不满,内心的诉求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应和解决,所以选择在贴吧、微博等网络平台宣泄自己的情绪,一方面获得其他同学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表达自己的态度,希望自己的诉求得到妥善解决。

在日常的网络舆情处理过程中发现,有时候仅仅畅通诉求反馈渠道是不够的,这样只记录问题而不解决问题,会让诉求反馈渠道形同虚设,极大地损害学校的公信力,失信于学生是学生管理工作之大忌,没有信任基础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会举步维艰。学生的合理诉求一定要及时、妥善地解决,合理诉求,在官方平台上及时公布诉求较频繁的问题,积极答复反馈个别诉求问题,让学生的合理诉求公开透明,使他们看到学校积极的工作方式,便于形成理解和谐的局面,有效预防网络舆情的爆发。

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学校会定期召开学生诉求反馈座谈会,会上广泛征集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的困惑予以答复,采纳学生提出的合理诉求并积极整改落实,对不合理诉求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完成阶段性整改工作后,学校会再次召开座谈会,將近期完成的整改工作予以公布,并明确下一阶段的完善计划,是学生有获得感,从而降低热点的发生。

(五)加强信息公开的力度

网络中信息繁多,鱼龙混杂,很多网络舆情问题的产生源于官方真实信息的缺位,从而谣言四起,在校园范围内引起恐慌和焦虑。学校在应对舆情信息危机时,第一时间公开信息,有利于学生了解事实真相、缓解紧张情绪、平息舆情风波。舆情监测团队发现学生热议的问题后,学校应当及时进行回应,官方及时发声,让谣言不攻自破,从而化解舆情信息危机。同时,打造舆论领袖非常重要,舆论领袖更贴近学生,更容易产生『青感共鸣,当网络上出现不当言论,及时跟帖、回复,还原客观事实,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避免更多学生偏听偏信。

从长效机制来看,新媒体时代高校要不断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加快法治校园建设,及时更新涉及学生权益的重要信息。学生不仅是被管理者,更是学校发展建设的参与者,构建学生监督机制也非常重要。高校在官方网站上及时发布信息,对学生各种情绪作出正面回应,满足学生的知情权,一方面有利于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有助于工作方法的改进,从而进一步增强学校公信力。学校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信息公开,积极搭建网络互动交流平台,主动对接、及时回应学生的利益诉求,才能有力控制网络舆情问题之根源。

(六)形成制度体系应对网络舆情问题

面对突发的网络舆情问题,要建立一套全面、及时的应对体系。遇到网络舆情问题,第一时间汇报上级,同时成立网络舆情处置小组开展调查,召开相关人员紧急会议,表明学院立场,对合理的意见建议表明学院态度,对舆论源头及时进行处理,谈心谈话后教导学生澄清或删帖等,降低事件的恶劣影响。虽然处于自媒体时代,但是网络不是绝对“自由”的,更不是法外之地。对于违反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扰乱社会和校园秩序的学生,依据相关规定给予妥善处理。日常思政教育中,要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底线思维,遇事要明辨是非、沉着冷静,避免出现过激言行。对网络舆情问题产生的根源、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否则类似的网络舆情问题还会再次发生。

猜你喜欢

引导策略网络舆情自媒体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