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大纲时代物理原创题的命制*

2020-11-18翟应品汤金波赵建国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大纲教材核心素养

翟应品 汤金波 赵建国

摘   要   “大纲”导致了命题标准的混乱,“依纲据本”的命题弊端与不良影响已日渐显现。“去大纲”是扭转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的需要,是核心素养测评和发展的需要。新时代背景下原创题命制要注意厘清源头,开源活水,广开渠道,明确依据。而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是一种创新生活,基于此生活的原创题编制可分为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等六个步骤。

关键词  大纲  教材  去大纲  核心素养  学生自主创新实验  原创题

2019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指出:“在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和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都要以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促进教考有效衔接”,要从“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等方面提高命题水平[1]。高考改革是中考改革的风向标,紧跟《指导意见》,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工作意见》),要求:“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2]。由此,中高考命题进入“去大纲”的新时代。

一、“去大纲”的原因

1.“大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命题标准的混乱

大纲是命题“依据”吗?2019年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高考大纲时如是定义高考大纲:“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那么,课程标准与教材是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标准的说明是:“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而“教材是课程标准的物化形态”[3]。那么,大纲、课程标准、教材究竟谁才是命题的标准,标准不唯一会出问题吗?2014年全国高考物理卷Ⅰ卷第21题就因一个长度单位该不该直接出现而引起了不小的争论,题中“AU”这个单位只在人教版教材中出现,而在其他教材和全国大纲中并没有涉及。由此可见,在“大纲”时代即便是全国高考命题有时也把不准“依据”之脉。再看中考大纲,中考“大纲”实际上是各地市为了操作方便所制定的本地区“考试说明”,它一般仅限于地级市使用。以江苏为例,十三个地级市各自单独组织中考命题,各有各的大纲。因此,中考大纲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撇开具体知识考查要求的千差万别不谈,单就命题依据这个原则性问题“大纲”们就有非常“多样化”的表达,不能不说,“大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造成了命题标准的混乱。

2.“依纲据本”命题弊端明显

取消考试大纲除了是澄清命题标准的需要外,更是纠正当今许多不良教育现象的必须。据笔者所知,自2013年教育部教材审定通过以来,各地所用大纲、教材总体都处于基本不变、小有微调的状态。固守“纲本”,难免出现弊端。

(1)“依纲据本”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具有破坏力的。考试“大纲”对考试内容限定难度,圈定范围(一般都限定在教材内容之内),本是出于减轻学生负担的“善心”,但在功利化的驱使之下其真实效果却走到了减负的反面,变相成为了功利化学习的助推剂与题海战术的孵化剂,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情绪,学习变成了简单的重复、枯燥的记忆、反复的训练,而学习本来应有的自主、体悟、质疑、实践、创新等特征却被大幅地压缩和弱化,进而造成了当今普遍表现出来的方式单一、情绪低落的学习状态。

(2)“依纲据本”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与研究方向。廖伯琴认为物理教师“应站在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国家强大、民族兴旺,为了全人类文明进步这样的高度进行物理教学,为全面实现物理课程的功能做出努力”[4]。可是,我们的教师在关注什么呢?是课堂上如何“精講多练”,怎样“猜题押宝”;是课后研究考试大纲,全解学科教材;是作业布置“消灭题库”“吃光试题”。从这些司空见惯的做法中我们不难看出,现阶段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研究方向都是围绕“试题”而展开的,当这种投机性研究取得一定“效果”后,又会加剧教师对大纲、教材以及基于此的试题研究,如此相互“促进”下去,形成了当今试题研究的“正反馈”,而这种“正反馈”落到学生身上就变成了越来越沉重的学习负担!所以,“依纲据本”实际上已经带偏了教学行为与研究方向,“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教育的反面,违背了教育的育人初心。

(3)“依纲据本”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当今的教育生态。一直以来,我国的教学改革都反对“题海战术”,但是“题海战术”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始终存在,为什么呢?“大纲”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以无边之“海”应对有限之“纲”还是有一定“效果”的,所以“百日冲刺”“百题压轴”这样一系列动作应运而生。可见,“依纲据本”给学习创造了“投机”的可能,进而影响了教育评价、教育研究、教育方向……而当今教育环境的不良生态特征大多与之有关。大纲甚至于还间接影响到了社会、网络、学校、家庭的方方面面,加剧了紧张、焦虑、浮躁等不良情绪的扩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浮而不实、急功近利的不良社会习气的形成,对中考、高考的公平性原则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3.“去大纲”是核心素养测评和发展的需要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是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复杂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业测评除了要实现科学、公平、公正的学业检测与升学选拔外,还担负着引领学科教学朝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方向而进发的重任。从当今教育教学现状可以看出,“大纲”背景下“静态”的学业测评充其量只是对记忆能力、运算能力等一部分能力水平的测量,它无法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全方位、科学的测量。所以,“去大纲”是考试命题直面动态的社会生活与复杂的真实问题的前奏曲,是学生素养科学测评的需要。“去大纲”也是扭转命题导向、撬动教育改革、弱化功利驱动、发展核心素养的需要,在“去大纲”的背景下,考试范围会非常宽泛,“刷题”也就失去了方向[5],在这样的背景下,唯有以不变应万变,循序渐进,提升素养,才能在未来面对复杂生活问题的时候,以综合、创新的方法寻得解决之道。

二、“去大纲”背景下物理原创题命制的注意点

1.厘清试题素材的来源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核心课程资源,因而在“去大纲”之后很多教师甚至一些专家都认为教材顺理成章地应该成为中考命题之“源”,如2020年人大复印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转载的《渗透物理观念开发高考热学命题资源》一文中就提出:“高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教材就是高考题目的‘源”[6]。然而,教材能够作为中高考命题的“源”吗?应该承认,各版本的优秀教材都大量“提取”了曾经是最为新鲜的“生活”,然而教材编写一旦完成,它就变成了静态的“风景”,若我们以之为源,几番“挖掘”后命题必然就会最终走进“钻牛角尖”的死胡同,这其实也是近几年中考命题频频引来争议甚至出错的重要原因。所以,“去大纲”后命题者首先要厘清试题的来源问题。中考命题只有以广阔而且动态变化的生活为源,才能获得无边无际的“活水”,也才能从源头处切断“题海战术”的“小心思”,引导学科教学指向对“人”的关注上来。此外,物理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当然也应该在试题中得以体现,“源于生活”的“真实问题”使学习更具生机活力[7]。

2.引来试题素材的“活水”

“物理实验创新向来是我国物理教学的优良传统,尤其是以学生为创造主体的实验创新更是促进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南京汤金波团队近年来对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展开了丰富的理论研究与实验研发,逐步将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发展为一种教学模式”[8]。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探究式学习生活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正是集自主、探究、创新于一身的可再生学习生活,以这样的“生活”作为中考物理测评的载体是新时代背景下未来物理原创试题命制的无尽“活水”。

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是在问题引领或者任务驱动之下学生自主探究,创新学习的一种生活,这种生活可能是因为生活中某个事件的引发而产生,也可能是因为课程学习中的疑问或者指引而产生,笔者将之称为二次生活,它极大地丰富了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引导学生从教材、教室走向更加广阔、更有创意的生活化实验天地。除了学生自主创新实验之外,学生参加的综合实践活动,STEAM项目,劳动教育活动等都属于这样的二次生活,它们也都是新时代原创题命制的源头活水。

3.广开试题命制的渠道

列宁在《论策略书》一文中写道:“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辨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9]笔者以为,这段话可以非常准确地描述出试题命制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缤纷复杂的,而我们所编写的试题只是生活的一个部分,生活之水广阔而鲜活,哪一瓢水可以通过课标的“检验”而“出品”为合格的试题呢?这既需要教师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更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教学与命题功底,还需要教师有一颗教育赤子之心。因此,原创试题命制是“艰难”的,我们不能教条地认为所有的原创试题都必须从生活之水中第一次“萌芽”,指望所有原创作品都是“原始”而且“独一无二”的想法显然是不现实的,我们不能否定也不能回避教材以及“大纲”时代下的优秀试题,它们曾经也都是从生活中“生长”出来的,依据课程标准对它们进行加工、修剪、整形、换血是广开试题渠道的不错选择。要注意的是,笔者此处所提教材也好,试题也罢,绝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区的学科教材与试题,也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的教材与试题。除了社会生活外,不同版本的教材,不同学科的教材与试题,甚至于不同学段的教材与试题都可以成为我们在试题命制时的素材选择或灵感来源。

4.明确试题命制的依据

彻底摆脱“依纲据本”的惯性除了要厘清源头问题外,还要明确试题命制究竟何为依据的问题。教材既不是试题命制的源头,也不是试题命制的依据。《工作意见》明确指出:“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因此,命题者要始终清醒地认识到物理课程标准作为物理原创题命制的唯一依据的地位与重要作用,依据课标科学地编制试题并以此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实践活动,自主探寻科学奥秘,创新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形成物理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态度才是物理原创题命制的正确思路,这也是引导物理学科教学回归学科初心的正确之路。

三、基于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的原创题命制实践

新时代命题要求既明确了课标在命题中的地位,也砸碎了命题的“枷锁”。一方面以课程标准为唯一依据可一定程度防止挖坑拔高,另一方面以广阔而发展的生活为试题源头能够迎来原创试题命制的“海阔天空”。基于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的原创题命制既是开源也是继承,既是实践创新也是初心回归,但试题命制仅有理念是不行的,它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责任,所以试题命制必须精益求精,慎之又慎。我们既要有责任担当的大情怀,也要有工艺制作的小精致。因此,在具体创作中我们不妨仿照景泰蓝的制作将原创题命制步骤也分为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等六个步骤。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 “汽水中的橡皮泥”

来源 我班陈锐同学一次吃零食时,不小心把葡萄干掉入了汽水中,意外发现葡萄干在汽水中浮浮沉沉,因正在学习浮力知识,陈锐回家后改用橡皮泥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她把这个实验取名为“汽水中的橡皮泥”。

分析  首都师范大学邢红军教授把直接从生活原型中“提取”出来的物理问题称为原始物理问题,但是陈锐同学在原始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橡皮泥便于调整大小的特点开发了家庭小实验,这样的改变就是创新,此类活动如果得以广泛、常态、深入地开展下去,便能够为原创试题的命制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

步骤

制胎:制胎就是编制题干,这一步要注意确保试题情境的公平,文字要求簡练准确,最好能够辅以清晰的图片。

如图1,在烧杯内倒入一定量的汽水(一种融入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再向汽水中放入若干大小不一的橡皮泥颗粒。很快,烧杯内壁和橡皮泥上会出现大量的小气泡,这些小气泡中有些还会脱离内壁及橡皮泥的吸附而浮出水面然后破裂。再过一会儿,部分橡皮泥也开始上浮,当它们上浮到水面后,马上又会下沉然后再上浮,如此反反复复很是神奇。

掐丝:掐丝即是设问,设问的形式不限,选择、填空、作图、解答、计算皆可,但是一定要注意适恰性。设问是原创题中最容易出“纰漏”的地方,设问的内容、先后、难度、形式都要反复斟酌。要注意的是,设问千万不要以考住学生、难倒学生为目的。相反,设问应该以考“启”学生和考“起”学生为目的,“启”是给学生以启发,“起”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下述即为本题的设问部分。

(1)关于在烧杯内壁以及橡皮泥上出现大量小气泡的现象,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小气泡内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可能还含有少量的氧气;

B.汽水倒入烧杯后出现大量气泡是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到了水中;

C.出现此现象是因为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水面上方的气压大小有关;

D.小气泡之所以能够吸附在烧杯内壁和橡皮泥上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

(2)此实验中一部分橡皮泥会上浮,但它们上浮到水面后马上又会下沉,其原因是______。

(3)仔细观察会发现,沉在底部没有上浮的橡皮泥都是一些较大颗粒的橡皮泥,请对此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点蓝:点蓝是查漏补缺。本题题干与设问中几处画波浪線的部分就是笔者多次检查后增加的部分。点蓝部分往往就是我们容易疏忽却又至关重要的细节部分。

烧蓝:烧蓝与点蓝实际上是一体的,点蓝是添加,烧蓝是推敲,点蓝与烧蓝之间通常要经过多次反复,甚至打磨之后还需要回过头重新点蓝、烧蓝。

打磨:打磨与烧蓝、点蓝不一样,试题命制中的打磨一般应该请其他学生或者老师共同来完成。因为在经过了长时间的试题命制后,命题者对试题已经很亲近,这种“情感”已经阻碍了自身的正确判断,只有交给其他人才能有新的发现。比如本题问题(1)的前三个选项便是与化学老师反复沟通后的产物,这也使得本题有了非常明显的跨学科特色,这也提醒我们来自生活的真实问题往往都不是单学科的。打磨的过程是检验题目综合性、可信性、公平性、正确性的关键一步,如果有条件,打磨次数越多越好。

镀金:镀金阶段就意味着题目命制已经基本完成,镀金就是对文字,图片进行再次地润色加工。比如图片的清晰度能不能请专业制图人员重新制作美化,文字部分也可以请其他学科老师帮忙优化等等。

学生自主创新实验为物理原创题的命制打开了更加丰富的资源,这种资源来自于学生动态发展的学习生活。学生是这些资源的主人,所以还有一个更加大胆与创新的做法就是让学生本人以及他的伙伴们也参与到试题命制的行列里面来。这样的话,无论是对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的深度开发或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都将是大有裨益的。同时,相比“题海战术”而言,这还是一种“聪明”的应试策略。

参考文献

[1] 中会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Z].2019-06-1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Z].2019-11-22.

[3] 俞红珍.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术语之辨——以英语学科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05(08).

[4] 廖伯琴,陈国文.实现物理课程功能,促成学生素养发展——《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问题探讨[J].复印报刊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2018(07).

[5]翟应品,汤金波.十论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是物理教学的最优途径——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减负增效的作业形式[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0,37(03).

[6]夏良英.渗透物理观念  开发高考热学命题资源[J].物理之友,2020,36(01).

[7] 翟应品,汤金波.指向深度学习的物理主导综合实践活动——以“家用电器待机功耗研究”活动为例[J].物理教师,2019,40(08).

[8] 张海龙,马亚鹏.2019年度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综述——基于《中学物理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分析[J].物理教师,2020,41(02).

[9] 何海根,孙代尧.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论习近平的科学社会主义观[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06).

【责任编辑  孙晓雯】

猜你喜欢

大纲教材核心素养
教材精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应试良方
显示或隐藏“大纲”或“幻灯片”选项卡
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