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与传统术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和膝关节功能的比较研究

2020-11-17侯兵刘涛吴则龙

贵州医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胫骨经皮钢板

侯兵 刘涛 吴则龙

(1.靖边县人民医院骨科,陕西 榆林 718500;2.陕西省镇安县医院骨二科,陕西 商洛 711500)

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胫骨平台骨折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传统临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多以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主,其对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症状缓解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手术创伤大,患者术后存在膝关节黏连、僵硬等并发症风险,疗效不甚理想[1-2]。随着现代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以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预后好等优越性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得以应用,为探究其临床有效性,此次研究收集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8例,均为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患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纳入时间范围为2016年6月~2019年6月,对该时间段内我院7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38),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21:19、20:18,平均年龄分别为(43.84±3.26)岁、(43.91±3.15)岁;致伤原因:观察组16例为交通事故伤、9例为摔伤、10例为高处坠落伤、其他5例;对照组15例交通事故伤、8例摔伤、11例高处坠落伤、其他4例;Schatzher分型:观察组10例Ⅰ型、15例Ⅱ型、9例Ⅲ型、3例Ⅳ型、3例Ⅴ型;对照组11例Ⅰ型、14例Ⅱ型、7例Ⅲ型、4例Ⅳ型、2例Ⅴ型。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等基线资料进行处理结果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差异小可进行对比分析。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3]。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合CT、X线诊断结果,于膝关节正中前内行一手术切口,使得胫骨平台以及胫骨上段充分暴露,切开关节囊,予以复位操作,内固定选择钢板螺钉。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前患者给予跟骨牵引,确保软组织条件符合手术要求后,再进行手术治疗。结合X线片对患者骨折情况、胫骨形态进行全面评估,从而选择长度、形态适宜的钢板,做好术前塑形。麻醉方式为持续硬脊膜外麻醉,结合患者骨折情况于胫骨平台内侧或外侧行一3~5 cm手术切口,进入关节囊后对交叉韧带、半月板予以检查,平台关节面显露后将其恢复平整,通过植骨操作弥补骨质缺损。针对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患者,应复位撕脱骨块并作复位处理。在C型臂X线机透视作用下,评估关节面复位情况,并对其他骨折部位进行复位。自深筋膜与骨膜位置将支持钢板顺切口位置向远端推进直至到达理想位置,将克氏针分别置入钢板近端及最远端螺孔钉孔,选择相应长度钢板套上克氏针,明确钢板螺钉位置及所需钻入螺钉的位置,选择钉孔位置分别行1.0 cm纵形切口,将钉孔充分暴露,经过钻孔、攻丝处理,将螺钉拧入,并予以固定。在固定对侧髁关节时,可采用重建钢板,选择相应的位置于近端行一1.0 cm切口,向远端推入合理位置。完成固定后需要对患者关节稳定性进行检查,若患者合并侧副韧带损伤,一般无需特殊修复。针对存在半月板损伤患者,选择6-0可吸收线进行缝合。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并对关节部切口逐层缝合。观察指标见相关文献[4-7]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在切口长度方面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2.2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对比 经过不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伸膝、屈膝最大角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对比

2.3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对比 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优例数分别为28例、23例,良分别为9例、7例,统计学计算P<0.05,前者优于后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对比(%)

2.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对比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5.0%VS23.7%),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 论

目前,临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多强调的是保持关节面及韧带平整、完整、恢复膝关节功能,选择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有效术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10]。此次研究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手术过程中仅需要在骨折远端行一小切口,然后将内固定钢板由骨膜外插入,不仅无需暴露骨折区域,而且术中不作骨膜剥离操作,降低了对组织的损伤,对患者血液循环无明显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手术指标方面,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范围大于对照组,随访观察显示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到92.5%,高于对照组,与以往学者研究结果一致,证实了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有效性。在手术安全性及预后方面,经过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仅为5.0%,低于对照组,体现了其良好的预后。

综上所述,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是提升患者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术式,创伤小、安全性高,可予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胫骨经皮钢板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临氢设备用125mm超厚2.25Cr1Mo钢板的开发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