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模式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影响

2020-11-17王婉荧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21期
关键词:尿管尿量尿潴留

陈 蕾,王婉荧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陕西西安 710038

术后尿潴留指的是手术后膀胱虽然充盈,但是患者不能排空膀胱,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0%[1]。尿潴留会造成患者逼尿肌的永久损伤及膀胱的过度膨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由于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NSRH)的手术范围相对较大,涉及输尿管、盆腔、膀胱和直肠等重要脏器,常常会对支配膀胱的副交感、交感神经,以及膀胱的传出及传入神经造成损伤,进而在术后发生膀胱功能障碍,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尿潴留,宫颈癌NSRH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9.1%[2]。尿潴留需要宫颈癌患者长时间留置尿管及反复导尿,使泌尿系统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3]。因而,如何减少尿潴留的发生一直是妇科肿瘤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从护理学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行宫颈癌NSRH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分析其对术后尿潴留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采取NSRH手术治疗的158例宫颈癌患者。纳入标准:(1)术后留置尿管者;(2)术后未开展放疗者;(3)无泌尿系统感染和泌尿系统病变者;(4)未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5)既往没有盆腔手术史和盆腔炎史者;(6)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1)存在如膀胱肿瘤、尿路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而引发尿潴留的患者;(2)术前进行放疗的宫颈癌患者;(3)有中枢神经手术史、颅脑或者脊髓损伤史、骶骨畸形、脊柱裂、带状疱疹及糖尿病等可能导致膀胱功能异常的疾病患者;(4)合并有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5)有精神病,无法配合治疗者;(6)年龄超过70岁者;(7)术中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8)依从性较差的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9例。观察组年龄31~70岁,平均(57.34±4.29)岁;临床分期:Ⅰa2期患者6例,Ⅰb1期患者29例,Ⅰb2期患者19例,Ⅱa期患者20例,Ⅱb期患者5例。对照组年龄31~70岁,平均(56.93±5.64)岁;临床分期:Ⅰa2期患者6例,Ⅰb1期患者28例,Ⅰb2期患者19例,Ⅱa期患者21例,Ⅱb期患者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每日清洁患者的会阴部、置入导尿管等常规护理,并使用1%的聚维酮碘液擦拭患者的会阴部。留置尿管护理包括观察患者每天尿袋中尿液的尿量及性状,告知患者在留置尿管的过程中需要多饮水,禁止把导尿袋放在高过膀胱的位置等。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耐心做好心理干预,向患者告知NSRH手术的成功率及术后的生存率,激发其生活的勇气和治疗的信心,减轻紧张和害怕的情绪,向患者讲解术后长期留置尿管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以及可能产生的不适症状和相关的预防方法。经常与患者谈话,及时掌握其病情和思想动态,认真进行对症治疗和心理疏导,以获取配合及信任。(2)膀胱功能训练: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腹肌功能训练及盆底肌群功能训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开展床上卧位的肛门、尿道及阴道括约肌锻炼。(3)坐浴:采取1∶5 000的高锰酸钾热水坐浴,每次20 min,每天2次,借助水的热力作用刺激患者尿道周围的神经感受器,从而促进排尿。(4)切口和会阴护理:NSRH术后观察切口的疼痛和出血情况,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告知患者第一时间说出不适的具体症状,详细讲解出现疼痛的原因,及时采用减轻疼痛的方法。观察周围皮肤的受压状况,保持床铺干燥及整洁。观察会阴有无分泌物和出血,保持会阴清洁。(5)拔出导尿管后的护理:拔出导尿管后,认真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并且检查患者的残余尿量。如果患者仍然不能自行排尿,或者残余尿量大于100 mL,则需要重新放置导尿管,并进行膀胱操锻炼,2 d后再尝试拔出导尿管。拔出尿管后可以采取听流水声、热敷下腹部、热水泡脚及按摩膀胱区等措施以诱导排尿。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最后拔出尿管后的残余尿量和留置导尿时间。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尿动力学变化情况,主要观察最大尿道压(MUP)、最大膀胱容量(MCC)、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腹压漏尿点压(ALPP)及功能性尿道长度(SFL)的改变。采用EORTC QLQ-C30癌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包括:(1)功能维度(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及全身健康状况(总体健康状况),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2)症状维度(恶心或呕吐、疲倦、疼痛)及6个单项(失眠、气促、食欲丧失、便秘、经济困难及腹泻),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症状越严重。

2 结 果

2.12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最后拔出尿管后的残余尿量和留置导尿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最后拔出尿管后的残余尿量和留置导尿时间均明显低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最后拔出尿管后的残余尿量和留置导尿时间比较

2.22组尿动力学MUP、MCC、MUCP、ALPP和SFL比较 护理后,2组的尿动力学MUP、MCC、MUCP、ALPP和SFL较护理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2组EORTC QLQ-C30评分比较 护理后,2组的EORTC QLQ-C30(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状况、恶心或呕吐、疼痛、疲倦、失眠、气促、食欲丧失、便秘、经济困难及腹泻)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各项EORTC QLQ-C30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尿动力学MUP、MCC、MUCP、ALPP和SFL比较

表3 2组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排尿反射属于脊髓反射,在机体正常的情况下,膀胱壁由于受到刺激而兴奋,传输到机体的中枢神经而出现尿意[4]。广泛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常出现膀胱和(或)下尿道功能障碍,包括膀胱容量改变、膀胱感觉功能减退、逼尿肌活动低下等[5-6]。手术后膀胱麻痹导致的尿潴留是NSRH主要的并发症,主要原因为NSRH的过程需要广泛游离输尿管及膀胱范围与其周围的组织,使得周围神经节受到损伤,造成输尿管末端和膀胱尿道的血液供应受到不利影响;NSRH的创伤面积比较大,需要切除相应的子宫骶韧带、子宫主韧带和阴道上端的组织,盆腔部分相应的神经丛会受到损伤,影响神经的功能,进而影响排尿反射,导致神经性膀胱麻痹,逼尿肌反射差而无法排尿;术后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患者都需要留置导尿管等[7-9]。上述原因,均会导致膀胱功能的恢复速度减缓。术后尿潴留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不适和痛苦,增高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的费用[10]。

随着护理观念的更新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已经由注重患者机体正常的单一功能转变为以满足机体的身心健康需求为最终目的的综合护理模式,预防保健与临床护理干预相结合的护理成为发展趋势[11]。综合护理模式以护理程序系统化作为核心,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入院评估掌握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现患者已经存在的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制订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从而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全面的护理干预[12]。宫颈癌患者NSRH术后自主排尿障碍不仅与术中的神经受损相关,而且与患者自身的因素相关,如患者术后的腹压、心理情况及尿路感染等[13]。本研究采取了综合护理模式,尽量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鼓励患者,增强信心,采用膀胱锻炼和物理手段增强患者逼尿肌的紧张程度,加强患者膀胱的压力,进而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最后拔出尿管后的残余尿量和留置导尿时间均明显低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综合护理模式有助于宫颈癌患者NSRH术后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护理后,观察组的MUP、MCC、MUCP、ALPP和SFL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采取心理护理、膀胱功能训练、坐浴、切口和会阴护理、拔出尿管后的护理等综合护理模式,能促进尿动力学恢复,这与已有研究报道相符[14]。本研究还发现,护理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恶心或呕吐、情绪功能、疲倦、社会功能、疼痛、认知功能、失眠、角色功能、气促、总体健康状况、食欲丧失、便秘、经济困难及腹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护理后,自主排尿情况得到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与文献[13]报道相符。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模式可以明显改善宫颈癌患者NSRH术后的自主排尿情况,促进尿动力学恢复,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尿管尿量尿潴留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