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祁阳小调中舞蹈元素的应用

2020-11-16周志萍王雅超

艺术大观 2020年27期
关键词:道具传承

周志萍 王雅超

摘 要:舞蹈是一种用肢体语言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方式,戏曲中的舞蹈元素是在戏剧情节的客观要求下表达的,而不是独立的艺术特征。在戏剧表演中适当地运用舞蹈元素,可以塑造更加立体鲜明人物的性格、展露人物细腻的内心世界,展现鲜活的舞台形象。本文主要从祁阳小调中舞蹈元素的表演形式、表演形式、道具应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将舞蹈学中的“舞蹈元素”这一概念引入到祁阳小调中进行研究。

关键词:祁阳小调;舞蹈元素;舞蹈风格;道具;传承

中图分类号:J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7-00-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祁阳小调受地域发展的限制,传播范围不广泛,现有研究资料有限,阻碍了祁阳小调的传承与发展。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如需要活态的传承祁阳小调,就要深入研究祁阳小调的实质内容,将祁阳小调的整体构架拆分研究,从体态、道具、舞蹈风格逐一进行研究,再进行组合、加工和完善其表演形式,提炼其本质内涵,使舞蹈元素祁阳小调中的舞蹈元素更加细致、具体和直观,使表演形式更加生动灵活,创造更加系统的、全面的、更具特色的学习课程,更有利于后人的学习和发扬,这对祁阳小调的多元化的发展和传承都有着积极推动的作用。[1]

研究并整理祁阳小调,特别是祁阳小调中舞蹈元素的应用研究,对祁阳小调保护和传承有着极其深远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分析法、归纳法等方式研究祁阳小调中的舞蹈元素,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性,对今后相关研究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祁阳小调中舞蹈元素的应用

(一)祁阳小调的表演形式

1.坐唱

坐唱的表演形式是祁阳小调最初的的表演形式,在祁阳小调发展的初期,通常是一个人唱、一个人坐于一旁拉琴伴奏,动作随意且动作幅度较小,没有固定的舞蹈动律,主要依托面部表情进行表演。而这类表演形式通常是人们在吃饭或者干活时表达喜悦心情的一种方式,他们就地取材,现场作词编曲,将生活与艺术合为一体,生活气息浓郁。聂晶在《论祁阳小调表演形式中舞蹈性的研究》[2]中指出,祁阳小调最初的表演形式起源是在人们等待用餐时,拿起手边的碟子和筷子作为道具和乐器进行有节奏的敲打而来,是一种以自娱自乐的方式呈现的。

2.对唱

对唱又称走唱,这种表演形式和东北的二人转很相似,由一男一女组合进行演出,女演员扮旦角,手拿粉色手绢;男演员扮丑角,手拿一把彩扇,男演员围着女演员打转,二人对唱,一问一答,这种表演形式对演员要求一定的舞蹈功底。这种表演形式适用于在城乡市井的节日里或者灯会上表演,生动活泼,风趣幽默、舞蹈性强、赋予感染力。

3.表演唱

随着时代的发展,祁阳小调的表演形式也日渐成熟,开始由一男一女的表演形式逐渐转变为一男多女或者群体女子等边唱边跳的表演形式。据祁阳小调传承人杨爱萍老师口述介绍,这种融合舞蹈动作的表演形式的存在历史只有大概三十年时间,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开放和高速发展演进的,其中的舞蹈动作和表演风格吸收了各类戏曲和舞蹈的养分,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专属于祁阳小调的舞蹈体系和新时期的表演风格。

4.花灯小调

在整理研究祁阳小调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祁阳花灯”这个名词的是在[3]邹林波的《祁阳小调发展概况的研究》中,经整理笔者发现祁阳有祁剧、祁阳小调、祁阳山歌、祁东渔鼓、祁阳花灯等戏曲。祁阳花灯是属于祁阳小调的一部分,它在本质上来看是和祁阳小调是一致的,是同出一脉的,只是在道具的运用上有所不同。在[2]聂晶的《论祁阳小调表演形式中舞蹈性的研究》中,笔者也整理到祁阳花灯虽然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戏曲形式存在,但是从本体内涵上说,祁阳花灯隶属于祁阳小调的一个分支,祁阳小调覆盖和蕴含了祁阳花灯的所有表现手法和情感灵魂。这也为证明花灯小调是属于祁阳小调的一部分而提供佐证。

(二)祁阳小调中的舞蹈风格

祁阳小调现实生活中的戏剧形式保留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且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戏剧形式大不相同。为了在方寸舞台上展現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让生活在单调乏味环境中的人们体验意想不到的精神娱乐,祁阳小调始终如一的都是趋于融合的,是歌曲、舞蹈、戏剧三者的结合,因此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作为特色地方文化的祁阳小调是基于文学、音乐、舞蹈各种艺术成分中都充分发展和兼容上,形成了以唱词诙谐、节奏鲜明、动作优美的舞蹈为表演特征的戏剧形式。杨爱萍介绍,祁阳小调的舞蹈风格主要是吸取了各民族舞蹈(如东北秧歌)中的一系列体态和动律。其主要依据表演内容、表演形式和节奏和道具的要求,来表达祁阳小调中舞蹈元素的美感,并在不同的表演内容和节奏动律下形成不同的舞蹈风格。[4]

(三)祁阳小调中的道具应用

1.碟子与筷子组合

在祁阳小调的表演中最经典且最常用的道具是碟子与筷子的组合,因此,对于碟子和筷子的选用是有严格的规定和讲究。碟子大多选择陶瓷材质的,直径为14.5厘米左右的瓷碟,碟背的底座要适中,便于用拇指抵住。用筷子敲击碟子时要发出清脆、空灵的声音。与碟子相搭的筷子应选长度在20厘米左右的,以便左手易于控制道具。在进行表演时左手持碟,手腕松弛,力度适中,碟心向下,拇指和中指捏住碟子的三分之一处并保持中空,这样有利于增加持碟的稳定性;左手持筷,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右手的中指横向夹住筷子,使筷子的头端在右侧,尾端在左侧,置于左手碟心之下;右手持筷,筷子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保持活泛灵动,用手腕发力。在聂晶的[2]《论祁阳小调表演形式中舞蹈性的研究》中的概括是:夹碟不松,夹筷松。

(1)线敲

线敲是最常用的表演手法,其基本要求是: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捏住筷子的尾端,左手拿碟子于肚脐前,拇指捏在碟子的背面,碟子的背面朝上,中指捏在碟子的碟心,碟心向下,左手的拇指和中指捏在碟子的三分之一处。在此基础上,右手手腕控制筷子并发力至筷子头端,保持力度适中,手腕松弛的在碟子边缘均匀灵活地来回拨动。线敲是用于流动性的舞蹈动作时的一种敲法,主要用于开头、结尾和过门以及队形变化时。[5]

(2)边敲

边敲在《祁阳小调音乐集成》[6]中称为“姑姑打铁”,其基本要求是:在线敲的基本要求上,除右手拿筷外,左手的中指也横向夹住一根筷子,筷子的头部在右侧,尾部在左侧。左手的拿碟的至胸前,并且延伸至与胸前间隔两个拳头宽的位置,这样有利于右手筷子在表演过程中的运用。边敲的敲法比线敲较为复杂一些,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拍右手用筷子的头部敲击碟子碟心的边缘,第二拍左手用筷子的尾部向下敲击碟背,或左手用筷子的头部向上敲击碟心,最终形成一套动作。边敲的敲法是随机组合的,变化多端的,根据唱词和剧情节奏的需要进行变化和更改,大多数用于节奏鲜明时。[7]

2.酒盅

(1)扣盅

基本要求是:酒盅一般是两两为一组,左右手各拿两个酒盅,一上一下,盅口相对。上面的酒盅,用食指和中指反向夹住,盅口向下,中指扣住酒盅的底部,食指的第二个关节和第三个关节抵住盅口的内部;下面的酒盅,用拇指指尖托住酒盅的底部,要做到松中有力,不能太死,也不能太松。在进行表演时,主要用食指和中指进行发力,用上面的酒盅扣下面的酒盅。主要在表演中边走边敲的,用于给唱词打节奏,节奏均匀,变化方式较少。[8]

(2)摇盅

基本要求是:在扣盅的基础上,手腕控制发力点,上面的酒盅夹住不动,摇动下面的酒盅,以两个酒盅之间进行有规律的碰撞而形成的节奏变化。节奏清晰,主要运用于开头、结尾和过门。

二、结束语

在祁阳小调表演中适当运用舞蹈元素,对塑造更加立体鲜明人物的性格、展露人物细腻的内心世界,展现鲜活的舞台形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祁阳小调中应用舞蹈元素,对祁阳小调本身的唱词、唱腔等方面的编创都带来极大的难度,既要满足唱词唱腔方面的传统要求,又要满足舞蹈元素和道具应用的融合;对祁阳小调表演者也是挑战,表演者除了要学习专业的祁阳小调的演唱外还有进行专业的舞蹈培养,使之演出更加具有美感和专业性。在祁阳小调中加入舞蹈元素,更加有利于祁阳小调的推广。曲词新编,形式新编,使年轻人更加容易接受传统地方文化。

參考文献:

[1]龙华.五、祁阳小调[J].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版),1978(03):129-139.

[2]李旋,聂晶,唐彦歆.论祁阳小调表演形式中舞蹈性的研究[J].音乐时空,2015(06):99-100.

[3]邹林波.祁阳小调发展概况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报,2007(12):196-197.

[4]聂晶.祁阳小调中舞蹈元素的动律动态分析[J].文艺生活·苑,2004(07):143-144.

[5]吕春艳.舞台形体在戏曲中的运用[J].剧影月报,2009(1):87.

[6]蒋钟谱.祁阳小调音乐集成[Z].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7]邹林波.探究地方曲艺“祁阳小调”[J].中国音乐,2010(03):209-212.

[8]邹林波.“祁阳小调”的表演与唱腔分析[J].大舞台,2013(09):3-4+31.

猜你喜欢

道具传承
在实践中如何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情趣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道具在杂技节目中的作用分析
浅析道具在汉族民间舞中的功能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