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基于社区治理视角下的智慧社区的理论分析

2020-11-16韩会远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6期
关键词:智慧社区理论分析社区治理

韩会远

摘要:智慧社区的建设发展和社区治理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对智慧社区进行理论研究,可促进社区治理水平提升,并优化智慧社区建设。本文对智慧社区的概念进行阐述,说明了智慧社区建设发展中的关键点,并对其未来发展路径进行理论分析。

关键词:智慧社区;社区治理;理论分析

前言:智慧社区在建设中,强调对新技术的结合与运用,大数据手段和物联网建设等,以其科学布局,可提升智慧社区的建设水平。智慧社区并非是新技术的机械化运用,而是重视建设多维度完善性的社区,基于当前环境,寻求智慧社区未来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一、智慧社区的概念

在现代社会中,社区是基础的构成单元,进行高水平的社区管理,可促进整个社会和国家的体系化运作和科学化治理。社区建设工作具有基础性特点,同时也是国家进行社会管理的基本着力点。科技发展影响具有全维度和全局性,在“智慧社区”这一概念初现时,原为商业性理念,但政府认识到其可行性发展价值,将其作为社区建设理念之一,也使该理念逐渐广为人知。

智慧社区自智能小区和社区信息化等概念发展而来,智慧城市概念出现并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指导理念之后,智慧社区理念也渐渐得到认可,并作为政府文件中的社区建设理念之一。究其本质,智慧社区即是基于社区发展建设,结合技术手段,促进社区智慧化,基于社区居民需要,提升社区的信息化水平,其根本目的为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此同时,智慧社区重视社区居民的管理参与和服务参与,希望通过智慧社区的构建,促进社会和谐,提升整体社会环境[1]。

二、智慧社区发展要点

(一)社区治理体系

智慧社区建设要求全新的社区组织形态,并匹配与信息化相适应的行为模式。传统管理体制中,基本以居委会进行社区自治,然而在智慧社区中,有多方社会组织参与,相关经济组织对社区管理也有参与权,其中常见的组织包括物业公司等。治理体系构建时,为实现协同共治,保证管理有序,必须建立多中心的管理体制,党组织参与,社区自治组织参与,相关社会、经济组织也在体制之中,多方参与,科学分工,其中主要领导者为党组织,而自治组织负责主要执行,社会组织也会参与执行,经济组织给予必要支持。通过多方助力,在群众监督之下,社区事务方可有序进行,形成秩序化的管理局面。基于此种管理,智慧社区具有多个参与主体,每个主体各司其职,同时以科技手段保证参与协调和执行到位,其最终目的为实现“四自”,即从服务、教育、管理、监督四个维度实现社区内部良好运转。

(二)社区治理问题

传统的社区治理,是从管理、服务两个角度对社区核心工作进行划分,在智慧社区的管理中适用性较低。传统的管理观念造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地位不对等,传统的服务观念同样存在此缺陷。此种情形造成管理与服务协调性较差,易形成对立关系,不利于治理。智慧社区重视自我服务与管理,通过多维度调节维持社区社會环境。智慧社区还应从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两个方面着手,促进治理优化,并基于以上要求,进行总体信息化设计。调动各方有利因素,共同实现治理目标。

(三)社会服务为基础

智慧社区建设的基础是社会服务,而社会系统是否完善与全社会的参与度相关。智慧化建设中,个人通过终端设备与网络信息建立联系,家庭中也应用各种智慧终端,社区中的缴费终端和监控等也为信息化的一环。虽然此种体系尚未完善,但在智慧社区建设中至关重要。从社会层面而言,社会服务需要借助组织网络实现自身服务,而建设完成后,受益者将是网络中的每个参与者,即全民受益。

三、智慧社区的未来发展路径

传统发展模式对智慧社区适用性较低,想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必须探寻全新路径。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应重视社会服务的基础性作用,以科学治理理念促进生态圈构建,从达成共识到促进共治局面。

(一)完善社区生态圈

智慧社区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对科技进步也有正向影响,为最大化发挥其影响力,应多方联合助力,配合政策引导,推动市场实践,促进社会组织与相关学术研究的结合,共同建设围绕智慧社区的生态圈,扩大民众影响,提升大众对其认知,增强社会治理水平,以社会治理为最终目标。

对社区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现人民利益。通过计算机网络,借助相关应用系统,实现社区组织智慧管理,宣传政府公共服务动态信息。政府是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通过政策颁布和督促落实等方式,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学术界围绕智慧社区也开展了大量研讨,技术领域研究者、企业均以不同方式参与了社区建设。

在社区建设中,紧靠技术性“智慧”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部分社会问题依然需要多方参与共同探讨,例如养老、医疗转院等问题,对社区治理提出了客观要求,必须保证更科学的社区参与。在智慧社区建设中,许多社会组织也参与并促进了其发展。

(二)促进多方协同

多方参与治理,必然涉及到利益与责任问题,应保证利益与责任一致,同时协调各主体关系,促进各方协同。平衡各方利益,是实现社会参与的前提,也是达到“以人为本”的治理目的的基础。在此过程中,不仅要确保政府参与,市场获利,还应使社会获益。为达成此目标,应先行权责划分,再开展建设,制定统一治理规范,构建组织脉络,完善信息系统,促进规范落实,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治理,实现协同共建。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应保证信息公开,保证开放性,调动可用资源,以开放式的规则为基础,保证数据公开,社会组织以数据为依据,完善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方面,应加强基础服务,保证信息化投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体现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影响作用。

(三)建设者和用户的认知协调

建设者和用户之间对科技的认识角度不同,秉持的态度也有所区别,应协调二者的认知。在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时,需要明确的问题之一是社会与科技之间的关联性。落实在智慧社区之中,需要对技术和社区之间的主次地位进行探讨,分析智慧社区的建设模式。若以社区为主导,则应使技术适应其发展,即选取与社区建设和治理相匹配的技术,促进智慧化建设。若以技术为引导,则是选取具有超前特征的技术,基于技术构建管理体系,实现智慧化升级。在社区建设中,信息化可作为有效的辅助工具,此外,信息化还可作为智慧社区发展动力,推动其不断升级。各种新型商业模式的兴起对社区智慧化建设起到正向影响,促进其技术化,对社会治理完善也起到促进作用。应注重理念宣传,促进公众理解,智慧化建设推进需要一个适应期,应避免一刀切,否则信息化建设很难获得预期成效,还会对信息资源应用造成负面影响,引发不公平问题。为此,应客观认识到民众的理解力和接受力问题,加强教育宣传,提升全民素养,使民众对技术有更高认知和更多认可[2]。

结论:综上所述,智慧社区是基于社区信息化发展而来的、践行新型治理理念的社区,智慧社区是对信息化技术的高水平结合,也是对社区服务的高质量运用,是适应时代发展的社区模式,同时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是社区智能化建设的积极探索,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郝若曦.智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以碧云社区为例[J].智能城市,2020,6(13):12-13.

[2]   张庆玲,马英.论社区治理视角下的智慧社区的发展[J].学理论,2019(09):65-67.

猜你喜欢

智慧社区理论分析社区治理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智慧社区”的养老生活
以试点带动打造“智慧社区”助力居家养老
沥青路面的裂缝形式与原因分析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陕西省农地流转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