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协同体系的建构与实证研究

2020-11-16同宇苏保卫王印锁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三全育人思政教育

同宇 苏保卫 王印锁

[摘  要]高职院校各职能部门在“三全育人”的工作中,普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甚至盲区和断点的问题,如何将分散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三全育人”力量充分整合,构建三全协同育人体系和长效机制是一個全新的视域。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发挥党委主体责任,从工作基础、理念思路、手段载体、运转机制等方面出发,建构了“五课堂、六协同”育人体系,使“三全育人”工作匠心独用,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关键词]思政教育  三全育人  实证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迈入新征程,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作为高职院校,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1]特别紧迫并尤为重要。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合力,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全新的视域。

生动平台 鲜明主题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根植于革命圣地延安,院内设立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人文素质专业委会革命传统教育研究中心和延安红色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机构,坚持以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方向,制定培育“枣园灯光照人心,能工巧匠有红心”的人才标准。依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该院党委出台《“六维育人”工程实施方案》,实施思想、组织、政治、行为、文化、励志“六维”育人工程,引导全体教职员工把工作重点和目标落在育人成效中,使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该院立足“延安精神铸魂立德树人育才”,锻造了“传承枣园灯火培育能工巧匠”的学院精神。在该院精神指引下,“延安精神立院 德能并重育人”的办学理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着力将延安精神、红色文化转化为符合青年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特点的“延安精神特色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开设必修课程7门,选修课程5门。该院搭建两类平台,一是展示青春才华的实体平台,坚持常态化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2016—2019年分别以“启迪智慧、自信人生”“放飞梦想 成就未来”“创新筑梦、创业远航”“崇德尚能、铸魂育人”为主题,每周由一个院系主办,按照师生“自学、自创、自编、自导、自演、自练”的要求,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发挥特长、展示才艺,做到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特色,人人能参与、系系呈亮点”。同时为学生搭建“参与就在眼前、参与就有快乐、参与就能提高”的平台,达到“挖掘潜能、启迪智慧、张扬个性、增强自信”的效果。二是搭建思想交流与表达的平台,开辟了红色教育网络、心理健康交流、青年志愿者服务三个平台,学生将理论探讨、精神追求、情景体验结合起来,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职业,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实践感悟,互联互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2]。

统筹规划 脉络清晰

该院全面贯彻落实“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将各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目标指向,秉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和“问题导向”理念,引导各系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盲区、断点,真正把各项工作的重点和目标落在育人成效上,满足学生成长所求、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进步需求,做足育人大文章,把“延安精神”的育人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能工巧匠的能力,紧紧围绕“固基筑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五个课堂”和“六维协同”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宏观层面,以“三全育人”观为统揽,充分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建构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三全育人”体系,推动形成育人功能各有侧重、相互协同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职业实践、网络媒体、学生宿舍”五个课堂,打通该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区、断点,构建“政治协同、组织协同、思想协同、环境协同、行为协同、励志协同”六维协同育人体系。学生层面,以培育学生立志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政治素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素质,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吃苦耐劳的进取品格,锻造有灵魂、有精神、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节点精准 五个课堂

1.课程教学课堂

建构科学合理的思政课程体系,依托“两课”推出《心灵航标——延安精神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校本教材和省级在线开放课,人文素养通识课、专业课和社会实践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实践教学中,专业和实训课教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把“德技双优、德艺双馨”的人才规格根植于“匠心”、镶嵌于“灵魂”并通过“淬火”“打磨”等工艺,不断浓厚“修身励志、博闻强技”学风,历练“授人以渔、敏行诚朴”品质,体验所有课程“思政味”,感悟“传承枣园灯火,培育能工巧匠”的精神,升华挑起“思政担”的行为自觉和文化自信[3]。同时,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开在革命旧址、纪念馆,例如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前的“初心课”、杨家岭旧址的“忠诚课”和梁家河大学问课堂上的“担当课”,现场教学,实现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文化育人课堂

构建“生命之魂、思想之魂、品德之魂、血脉之魂、素养之魂、行为之魂”的“六魂”文化。以“六魂”文化为育人载体和抓手,使办学理念服务于人才培养总目标,让培养的学生既要成为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又要成为品德高尚、技艺精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用红色文化为“六魂”打底,传统文化为“六魂”润色,企业文化为“六魂”添彩,军营文化为“六魂”亮色,校园文化为“六魂”烙印,劳动教育为“六魂”强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催生该院师生的奋斗力量。

3.职业实践课堂

建立“大一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目标,大二进行素质拓展和职业技能培养,大三提升顶岗能力和求职能力”的职业实践课堂,在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方面缜密地进行课程设计。在校内日常行为管理中坚持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坚持周一升国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天天出早操、常态化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展示学生才情才艺;坚持服务育人,全体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通过以“学生为本”的服务行为、制度和环境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当好“不上讲台的教师”,处处彰显行为(实践)育人成效。

4.“网络媒体”课堂

用“供给侧改革”理念加强该院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系统建设,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秘书局《“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实施方案》,打造“互聯网+思想领域、互联网+生活服务、互联网+教育教学、互联网+文化建设”为一体的师生思想精神家园、网上服务大厅、教育教学平台和时代文化阵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通过“小”声音讲述“大”故事,用“微互联”成就“大思政”。

5.“学生宿舍”课堂

该院建成学生公寓育人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展“最美宿舍”评选,由学生组成的学生公寓自主管理委员会,通过问卷测评和满意度考核,评估公寓管理服务工作。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公寓文化建设,在楼宇前悬挂教育引导性横幅,在楼内墙壁上张贴安全标识、节电节水温馨提示和文明引导语,让墙面会“说话”,提高学生综合素质。[4]学生党建“三进”公寓,就是要发挥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建工作来促进学生思想政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道德修养和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的作用。

有效突破 协同育人

1.该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坚定政治协同

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并内置于心、外化于行。基于问题导向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理顺管理多头、力量分散、各自为阵、协调困难的工作问题,建立党委思想政治工作部,统筹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思政课教学部、网络中心、各系(院、中心)管理的辅导员以及红色研究中心、革命传统教育研究中心等担任思想政治教育职责的部门,使得行政体系与教学体系相融合、思政主题教育与团学文化活动相融合、思政理论课专业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相融合、“互联网+思想教育”与传统思政工作相融合的工作新格局。

2.完善组织架构,加强组织协同

构建“党委强起来、党总支实起来、党支部活起来”的工作机制,三级党组织联动,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建强团组织,利用学生会、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共青团各级机构以及业余团校等组织形式,发挥团组织教育引领作用。同时全力推进自主管理改革,强化院(系)学生会“组织学生、服务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的能力建设,发挥教育学生、团结学生、组织学生的职能。组织育人的理念渗入学院的各个方面,每个人都是宣传员、信息员、安全员,使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加通畅,组织育人的基础更加坚实。

3.破解制度“瓶颈”,深化制度协同

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必须从领导体制和制度瓶颈进行改革,这样才能有效地将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整合起来,有效解决思政工作长期存在的“两张皮”和“原地打转”的现象。打通辅导员双线晋升的制度,将课堂育人列为教师考评的基本条件,将辅导员工作经历列为教师职称评聘的必要依据,制定辅导员职业等级认定和落实双线晋升制度,支持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落地生根,作为思政教育主力军辅导员的作用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4.构建责任体系,加强队伍协同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目标任务,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为此,围绕目标管理体系,明确细化教育课时、落实教育时间,细化目标、分解任务、分段考核,实现二级机构育人协同。建立起全员岗位育人责任体系,准确定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各级行为主体的责任和权利。优化结构、调控运行状态、落实责任,形成党委领导、部门支持、各支队伍联动协同的“全院教职工人人参与、全院学生人人受益”全员育人工作格局。全面推行院级领导联系院系、中层以上干部联系班级,推行专(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相结合的学生管理机制。

5.完成家、校、社会“作业”,加强环境协同

在感恩与情感交流方面,倡议学生在清明节、中秋节为长辈洗一次脚或洗一次头。在彰显职业理想和技能技术体验方面,要求2个学生一组,在课程或专业领域找到有造诣的前辈,完成“生涯访谈”。在日常服务学生事务中,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开展访谈教育,寒暑假走访学生家长;挖掘校史资源,开展优秀校友进班级,强化榜样引领;联动校政企行,发挥社会力量对大学生的综合教育作用。

6.精准资助和励志帮扶,加强资助协同

推行对象精准、措施精准、管理精准、督导精准的资助工作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扶志)、学习指导(扶智和扶技)、困难帮扶。坚持“助学·筑梦·铸魂”主题宣传、“资助+自信+感恩”主题教育,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会感恩、勇于担当。催生“双向励志”精神和奋斗力量,开展励志和感恩教育,树立踏实肯干、励志成才的典型,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5]

高屋建瓴 推陈出新

把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三条主线,抓紧抓实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教师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夯实人才基础,增强发展创新动力。

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方位育人方面探索形势政策课专题式教学改革,落实党政领导和中层领导为学生上形势政策课,把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有效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抬头率”,有效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功能。

思政育人从校园向社会延伸,制定实践育人工作方案,发挥广义上的“三全”育人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堂,并延伸到学术报告会、科研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平台、教育端口从学校延展到社会,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只出现在思政课课堂、辅导员主题班会的现象,构建从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到专业教师全面参与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彬.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把全员育人落实在制度上[EB/OL].(2017-5-11).http://edu.cyol.com/content/2017-05/11/content_16055651.htm.

[2]呼世杰.“六维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2).

[3]同宇.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体系的建构与实证[J].陕西教育(高教),2019(4):58.

[4]同宇,景向伟.红色文化教育视域下延安高职教育特色与实践[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8〕15号)[EB/OL].(2018-5-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1805/t20180528_337433.html.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三全育人思政教育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